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论文

时间:2022-08-16 04:24:26

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论文

一、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一)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概况

本文探讨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主要指后者。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通识选修课分四大类,即人文社科类、外语语言类、科学技术类、艺术体育类。根据2013年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理工农类专业学生选修人文社科类课程不得少于5学分,经管文类专业学生选修科学技术类课程不得少于5学分,全校非英语专业学生选修外语语言类不得少于3学分(大学英语必修课由原来12学分调整至分),全校所有学生选修艺术体育类课程不得少于2学分,每位学生选修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总学分不得低于15学分。为此,我校公共选修课每学期开设两轮,由本科生自由选择课程和上课时间。目前我校共开设183门通识选修课程,具体分类如下:(1)人文社科类,主要有大学语文、庄子与中国艺术精神、中国文化概论、教育学、普通逻辑学、经济法概论、国家公务员制度、国际关系概论、KAB创业教育等65门课程。(2)外语语言类,包括希腊罗马神话、圣经文化赏析、科技英语翻译理论与技巧、第二外语(日语)、农业科技日语I、岭南文化英语导读等17门课程。(3)科学技术类,包括学位论文与科技写作、信息检索与毕业论文写作、科技英语、Internet基础及应用、VisualFoxPro数据库应用技术、统计分析与SAS软件、农业环境保护概论等63门课程。(4)艺术体育类,包括交响乐赏析、中国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园艺艺术、健身健美、体育舞蹈等36门课程。

(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目标有偏差。我校现有的课程设置体现了高等农林院校通识教育的一个基本特点,即强调以知识性、认知性、结果性为目标,忽略对人的情感性、体验性、人格性的重视。比如突出强调计算机、外语等工具技能掌握以及服务于专业学习的自然科学基础教育,而对于文史哲、社会学等领域的课程设置较少;再如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信息能力、管理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人格、心智培养等方面都没有在课程中得到明确表述。很显然,通识教育被等同于文化素质教育,把它看成仅仅是在主课以外“扩大”一些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而已,其课程设置的目标就是“什么都知道一点”即可。基于这样的目标,致使相应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与通识教育要求相去甚远。正如王伟廉教授所言,虽然通识教育日益受到我国大学的关注,但一直没有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成熟的通识教育理论作指导[1]。课程设置目标的偏差源自对通识教育的理解有偏差。众所周知,通识教育的概念源于欧洲,形成于美国,并伴随着美国大学的发展而发展。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通识教育是一种基于人的发展、人的社会化、人格完善的“全人”教育。为贯彻这一理念,通识课程作为一种载体和媒介,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教养的人。所以,通识教育是通识教育理念(思想、理论、目的)与通识教育实践(制度、课程、内容、方法)的统一体。笔者认为,通识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它所期待的是人的生成,进而维护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根据这一定位,我们将通识教育的功能和目标梳理成四个层面:第一,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如爱国守法、道德高尚、积极进取、尊重他人、爱护环境、热爱生命等。第二,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和团结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实践能力———运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第三,注重对心智情感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如针对农林类专业特点加强责任感、吃苦耐劳、勤勉敬业、踏实奉献等人格品质的培育。第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形成批判性思维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2.课程内容碎片化、随意化。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人”,因此,课程内容涉及面要广,不但要接触人类迄今所拥有的庞大的知识体系,还要对庞大繁杂的知识进行融合、浓缩。我校虽然开设了近200门通识选修课程,但课程内容浅显杂乱,少前沿性和新颖性,大多为专业课的浓缩版和普及版,缺少优化与整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有师资难以满足通识教育的需求。优秀的专业课教师不一定是优秀的通识教育课教师。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都要求教师从全新的角度去设计。当前,高等农林院校大都按专业需求来培养和引进教师,这些教师深受专才教育模式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知识结构残缺、教育思维方式单一等问题,本身不具备通识教育师资所需要的条件,加之人文学科师资匮乏,难以形成跨学科、跨专业、融会贯通的通识教育教学团队,所以,这些拼盘式的课程达不到通识教育应有的效果。3.课程结构有缺陷。有人说,人文的力量加之以科学的力量,艺术的力量加之以逻辑的力量,将有助于知情意的统一和人的和谐发展[2]。对于长期接受收敛思维训练的农林科大学生来说,培养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要依靠通识教育来完成。由于我校通识教育教学团队师资不足,目前只能满足开课数量的要求,不能按培养目标需求设计课程体系,因而在课程结构上存在明显缺陷。第一,课程领域划分不清,课程之间各自为政,缺少关联度和整体规划。第二,缺少主干课程和具有农科特色的综合性或广域性的课程设计,“校本特色”课程不突出。第三,知识性、分科性、概论性课程偏多,方法思维类、综合性、体验性课程明显偏少。第四,从分布比例上看,文史哲艺术等课程大约占19%左右,管理、财会、营销、心理学等实用技能训练课程占43.2%,科学技术应用占28%,体育及其他占10%。很显然,文史哲艺术等课程所占比例太小。另外,由于缺少整体设计,致使设置通识选修课程的思维与方法简单化,课程内在的联系和逻辑性不强,系统性和整体性不足,难以形成通识教育的合力。因此,在课程结构上,要依照整合性、主体性、普遍性、系统性等原则,实现跨学科的有机融合,在课程设置上要保证人文社科类课程应占的比例,使农林科大学生也能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和较强的适应能力。4.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单一化。当前高等农林院校通识教育仅停留在有多少类课程、开设多少门课程、要求学生选修多少学分等层面上,很少触及课程组织形式和教学模式改革等实质性问题。教学通常以大班讲授的理论课为主,侧重于讲授式教学,课程学时少,学生参与较少,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关人格、个性品质的养成无法内化到学生的行动和能力上。而且,在教学资源库的开发、新课程研发、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等方面严重滞后。

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涉及到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模块、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等诸多因素。

(一)课程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

基于通识教育的理念,学校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定位要紧密结合农林院校特点及三农工作实际,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拓展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文化自觉,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的健康人格。因此,要求授课教师关注学科知识的基础和精髓,挖掘专业知识的文化内涵,对学生起到启发思考、拓展视野、愉悦身心、提升境界的作用,全方位地培养他们“爱农崇农”意识和悲天悯人情怀。

(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实现真正的通识教育,必须以跨学科的方式组织各门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不妨借鉴国外大学模块化的核心课程模式,建立以通识教育为目标的跨学科综合课程模式,将培养“全人”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融合、渗透到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较完善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网络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1.显性课程体系。显性课程是指列入课堂教学的课程。根据我校实际情况,通识选修课程体系可由6个模块构成,分别为文史经典与文化传统、当代文化与世界视野、科学技术与科学精神、生态保护与生命关怀、艺术审美体验、社会认知与公民精神等,每个模块由包括核心课程在内的多门课程组成。文史经典与文化传统类主要包括历史学、文学、哲学、宗教学等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致力于培养用“受过教育的眼和耳”去读、看、听,包含认知、分辩、评判的能力及领悟鉴赏能力;当代文化与世界视野类侧重当代哲学和文化教育,通过对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外语、中美关系史、西方文化等课程的学习,拓展全球化视野、提高跨文化学习能力;科学技术与科学精神类通过对科技文化史、科研方法论、数学文化、“资讯科技与社会”、“科技与社会”等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生态保护与生命关怀类主要包括生命科学、环境保护、农学、心理健康教育、体育学等学科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生命关怀意识;艺术审美体验类通过对音乐鉴赏、戏剧影视鉴赏、书法鉴赏、园林艺术、建筑艺术、美学、创意写作等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理解力和感受力;社会认知与公民精神类包括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人类文化学、法学、服务学习等课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社会科学家如何说明人类行为并探知现代社会问题的;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造福人类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现代公民意识。6大模块涵盖了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基础知识,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及兴趣与爱好,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隐性课程体系。隐性课程主要指第二课堂与体验式课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实现。它要求充分挖掘本校的教育资源,形成通识教育的“校本特色”课程。如我校以廖何纪念馆为载体开展通识教育,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体验信仰教育。隐性课程体系包括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学术讲座和经典阅读等,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3.网络课程体系。基于多媒体网络学习系统的自主学习模式是网络时代通识教育的发展趋向。在显性课程中遴选多门具有自身特色且教学质量较高的通识教育课程,运用慕课、视频公开课等方式,结合教材建设、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建设实际,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教学网络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作者:王健敏,颜琳,洪维嘉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上一篇:实验教学生物科学论文 下一篇:创新型通识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