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综述

时间:2022-08-16 04:16:04

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综述

1加快调整和健全当前农机技术推广体系

加快调整和健全我国当前施行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要在我国政府的宏观指导与调控下,创建结构科学合理、功能全面以及计划统筹和产业化的农机技术推广扶持计划。我国农机技术推广体系主要包含国家级的农机研发部门的农机技术推广体制、高等农业院校的科学技术推广体制、社会组织形式的农机推广体制、专业化的经济合作的农机技术推广体制、农机生产企业的科研推广体制、中介服务机构以及民间农机推广机构等。具体指的是政府主导与民间辅助的农技推广组织的联合发展,创建技术先进且符合我国农机技术发展需求的工业化体系。同时,我国政府应不断增强不同组织形式和体制构成的农机技术推广方式的指导和宏观调控,采用多种手段来鼓励农机技术的发展,并且还要加快制定与当前农机技术推广以及农业、农民需求相符的政策、法律法规。另外,还要对农机技术的推广体制与形式和内容施行统一化的管理和监督,使农机技术的推广在基础设施、服务方式上得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此外,要不断加强农机技术推广的管理、技术支持以及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从而不断提高农机技术推广自身功能水平,促进农机技术推广的公共服务功能在农业发展领域的良好体现。

2加快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不断创新

2.1公益示范模式

政府应不断加强农机技术推广的公益化与社会化发展。同时,要加大在农机技术与农机设备上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上的投入力度。当前我国在农机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主要方式有政府主导推广与农户、农业生产示范基地联合,政府主导推广与农户联合等。以上2种方式都是由政府作为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主要出资人以及法律主要执行者,对农机技术推广组织提供相应的农机技术指导,从而调控农业示范基地、农户生产作业。

2.2企业带动模式

当前,我国应大力研发和制定经济效益较好、技术操作性强且资金投入较小、农民能接受的农机技术推广项目。以农业企业来促进农机技术推广的模式主要是由中介机构作为农业企业与农户之间生产销售的交流与沟通渠道,且农机技术研发机构与企业研发单位可以双向提升企业在农机技术上的研发进度和成果的完善,使农业企业能将这些研发成果进行生产与转化,为农户生产提供技术与资金上的支持。

2.3合作社、民间团体推广的模式

合作社、民间团体推广模式是在自由平等及自愿互利原则的基础上所开展的多元化的农机推广联合体系。民间团体成员在进行农机技术、作业及生产经营环节上的推广过程中,团体组织能向成员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资金服务,保障成员的独立经营不受团体推广的影响。另外,这类推广模式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目前我国因专业性农业技术人才匮乏以及农业服务单一所造成的农户在技术、经营上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缺陷,还能全面协调政府、组织及农户之间的关系。目前,这类推广模式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农民及农业企业的广泛认同。

3完善我国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策略

3.1健全农机技术推广的法律规范

在农机技术推广的法律规范建设上,要积极地学习和吸取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同时,要不断健全我国现行的政策法律体系,实现以市场经济发展为主导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形成,最终为我国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逐步完善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法律保障。

3.2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不断提升我国农机技术推广扶持资金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进一步拓展农机技术推广融资渠道,从而形成政府资金扶持与农户自我融资的联合,改善我国农机技术推广的基础设施与服务水平。

3.3增强农机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需创建一支专业技术水平高的农机技术推广人才队伍,为我国农机技术推广建设提供充分的人才保障。首先,要不断加强对现有农机技术人才的培训教育,通过函授、短期培训及深造等方式来更新现有农机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提升其技术推广能力,以此使其掌握最新的农机技术,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的需求。其次,要加强对农机技术人才的培养,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通过多种形式吸引技术人员参与到农机技术推广中来,建设一支会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农机技术推广队伍。最后,要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及储备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培养出一批能掌握最新农机技术的新型农机技术人才队伍,并通过对农户的示范和指导,全面提升农户的科学知识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从而在人才与技术上保障农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和应用。

4结语

农机技术推广作为我国农业生产实现农机化发展的必要环节,只有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来不断增强我国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才能真正提升农户与农业企业的农机技术管理与应用水平。

作者:周春波

上一篇:企业经济目标成本管理方法 下一篇: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