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儿童发展价值探析

时间:2022-08-16 04:12:50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儿童发展价值探析

【摘要】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开始飞速发展,人们在物质文化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也不忘记进行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具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泱泱大国,我国从古自今就十分重视民俗文化课程的教育,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民俗文化课程的教育从幼儿时期就开始进行。本文主要从当下学前儿童民俗文化课程的教育方面入手,来探讨儿童民俗文化课程的教育现状和价值。

【关键词】学前教育 民俗文化 发展价值

我国作为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这也是我国民族的根源和文化的精髓所在,推动着我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上不断的前进。学前教育界对于民俗文化的教育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但是由于当时不健全的教育结构,没有完善的民俗文化课程体系,这些都导致了民俗文化课程的教育没有取得其应有的效果,甚至对儿童真善美三方面的追求也逐渐发生误导,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对于现阶段学前教育中民俗文化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 学前教育中民俗文化课程教育的含义

对于现阶段的学前教育中的民俗文化课程来说,就是为了将我国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悠久的民俗文化以简单的形式传递给儿童,为其以后更好的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进行民俗文化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其所在地域的民俗文化为主进行重点介绍,同时也要兼顾好其他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

针对于当下学前教育界的民俗文化课程来说,将传统的普适性知识和境遇性知识进行完美的结合,使其满足于当下儿童对于民俗文化知识的需要,并在教学方式中实行体验式的情景式教学方式。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故事、视频、声音等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接受民俗文化知识,并将知识进行深刻记忆,以至于在未来的生活中充分运用和传承,同时还能很好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协调发展,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

二、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主要内容

对于现阶段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内容来说,本文经过相关的总结分析,将其总体上分为以下几类:

(一) 社会组织民俗文化资源类

这类民俗文化课程主要是指以家庭、社会组织和宗教等集体形式存在于组织类型中的文化。它是以个人为主体,通过逐步的向外延伸,不断的发展到家庭、社会、宗教等其他组织之中去,主要包括传统的节日风俗和人情世故等方面的内容,是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民俗文化类型。

(二) 物质民俗文化资源类

我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辛苦劳作中积淀下来了丰富的物质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传统的农业、渔业、商业等方面的内容,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也大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可以算是一种常见的民俗文化类型。

(三) 口头语言民俗文化类

自从人类进化开始,身体语言就一直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交流的方式存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身体语言也作为一种经典的民俗文化类型存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当下许多民族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历史文明和发展。学前时期的儿童,由于其不健全的语言组织结构,有很多语言是用他们各自的身体来进行传达,因此,口头语言民俗文化的类型能够引起他们高度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于民俗文化的理解。

三、 民俗文化课程对于现阶段学前教育时期儿童的重要影响

学前教育时期的儿童,由于其年龄还比较小,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还处于十分不健全的时期,同时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促使儿童进行民俗文化课程的学习,不仅有助于他们对传统中国文化的理解,也有助于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其对儿童成长产生的重要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 增强文化认同感

所谓的文化认同感就是指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产生的一种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强烈的肯定心理和情感支持。这是一个民族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对于本民族人们的强烈文化形式影响,是最主要的引起人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形式。在学前教育时期就对儿童进行民俗文化的教育正是增强这种民族认同感的有效方式,值得广泛推广。

(二) 有助于培养文化包容的意识

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来说,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种环境下生长起来的孩子很容易没有集体意识、不懂得包容他人。因此,对于其进行民俗文化的教育就可以很好的提升他们对于他人的包容意识,同时也能很好的提升其对于外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学习,充分了解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时期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和家长在这一时期对其进行民俗文化的传授工作,有助于其深刻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对其未来的健康成长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应该大力推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幼儿园教师要不要教学:一个原本无需讨论的问题--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反思之八[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09)

[2]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3]刘茜,张良.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小学的个案调查[J].当代教育科学,2011(09)

上一篇:在区角活动中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下一篇:养成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