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时间:2022-08-16 03:16:30

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信息同步发展使得多媒体技术不断提升,尤其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肯定,学生学习起来也十分感兴趣,从而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实现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就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一问题进行了总结,以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中学数学;教学效果

G633.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教育方面其辅助教学效果得到了肯定。尤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合理地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多媒体既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又能伴随着图像的变化、动听的音乐,诱发愉快的学习情绪,是“一对一”与“一对多”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的优势互补。它能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那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现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这一问题浅谈以下几点: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展现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课本、黑板、粉笔是课堂的三大教学工具,教师也是靠这三样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的。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较为死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且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而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不仅实现了图文并茂,还有效节约了教师书写板书和悬挂教学挂图的时间,所以能够向学生传递更多的教学信息,音频、视频、图片、Flash、PPT等教学手段也更能激发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在中学数学“概率”知识的教学中,理论知识是非常枯燥和乏味的,教师单向性的知识灌输只会让学生更加反感,中学数学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多样性,通过教学课件的巧妙设计,创建故事性、游戏性、交互性等趣味化的概率教学形式,将抽象化的概率知识在多媒体技术的演绎下变得更具趣味性、参与性,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二、灵活运用多媒体,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生动、形象地展现教学过程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运用多媒体,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中学生由于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还相对有限,学生在遇到较难的数学知识时将存在很大的思维障碍,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教学优势,将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进行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的展现,这将会降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难度,让中学生可以更加轻松地学习。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例如:我在《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及《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教学中,利用Powerpoint制作动态的平面向量课件,学生通过探索,发现了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深刻的理解了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意义和作用。由此可见,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三、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知识点的切入更形象化

教学内容知识点的切入是一堂课的关键环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而采取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够有效地将知识点揭示出来,并进行很好的阐述、展开及归纳总结,从而使得数学知识更加形象化。如在“圆周角”一节教学中,定理的证明有难度,而笔者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知识切入得更加形象,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具体步骤是:(1)以动态方式画出同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这样学生自然明白有无数个;(2)从一方向向另一方逐个显示各个圆周角,学生就容易发现,可按圆心与角的位置将图中圆周角归为三种情况;(3)对第一种情况进行证明,轻点鼠标可当堂添加辅助线;(4)学生合作学习,讨论另外两种情况的证法;(5)多媒体动态演示,及时反馈矫正;(6)学生总结定理,以大屏幕显示;(7)屏幕显示各种变式图形,以加强学生对定理的理解和运用。

四、利用多媒体融入新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学习

《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利用信息来回答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而借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后,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呈现什么教学内容投影到大屏幕上,在学生中开展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如学习统计时,运用信息媒体播放一段交通路口的情境录像,引起学生的思考:在这一段时间内各种机动车各有多少辆通过路口?学生对路口的情境非常熟悉,但没有注意到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各种机动车的辆数问题,因而在原有生活验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需求──记录一段时间内通过的各种机动车的辆数。这一学习任务,并非是教师要求他们一定要做的。但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在已有认知发展水平基础上产生了自主探究的愿望,因此在学习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

总之,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合理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地呈现给学生,为学生创设各种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它在辅助学生认知的功能要胜过以往的任何技术手段。但它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我们应客观合理地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方法,才是现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转变的观念。

参考文献:

[1]孙文东.多媒体课件在数学教学中的利弊分析[J].学周刊,2015(12)

[2]袁均娟.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神州,2014年05期

[3]张会智,王君.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课堂教学[J].语数外学习(高中数学教学),2014(04)

上一篇:《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导下的... 下一篇:高中生物社团系统和科学化之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