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援笔纵横扫 何必粉饰去争妍

时间:2022-08-16 02:49:28

徐燕,江苏张家港人,别署若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江苏省文联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干部、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联合会委员。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优秀青年书法家”荣誉称号。

书法作品获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全国第三届正书展“最高奖”、全国第二届书法百家精品展评为“精品”、江苏省青年书法篆刻家精品展“金奖”等。入展全国第八、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三、第四、第五届妇女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二、第四届正书展,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展,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当代名家系统工程 五百人书法精品展,全国第三届“林散之奖”书法双年展等。还多次参加国内外书法交流展。

出版《当代江苏青年书法家・徐燕卷》。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有“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中眠”,“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之句,如果再加上“满盈金尊不离口,兴来索笔纵横扫”的狂素,贺知章、张旭、怀素三位唐代草圣,无一不与酒有缘。不仅于此,历来中国的文艺似乎也都与酒有关:从斗酒诗百篇的诗仙李白,到豪放不羁、酒后挥毫的徐文长,乃至“往往醉后”的傅抱石……酒是他们生命的伴侣、艺术创作的催化剂。当然,这些形象给人的直觉印象是粗放而雄强,为男性所专属。倘若将这样的形象,与一位文雅的娇小女子相联系,似让人难以置信,青年书法家徐燕的书作之风,却让我感到了意外。

26岁时的徐燕,曾以磅礴的巨幅行书联征服了评委,摘取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的“全国奖”。除其书法的基本素质,胆量与豪气必不可分。徐燕善饮,饮后能作大草,这在她的作品中确有所见。如其《草书旧作一首》,落笔果敢,行笔恣意,点画狼藉,笔受情使,章法自然。细察其内部,却结字有法,使转有度,不是一任狂泄,体现出良好的书法素养。书与酒,既有缘,又须有度。酒后作书的前提是“能书”。若是倚仗酒性,不知浅陋地狂涂,那是要贻笑大方的。其次是善饮有度,恰到好处。傅抱石先生画上常钤“往往醉后”,其所谓“醉”,仅是“微醺”而已,这是道中人皆知的。作书,尤其作大草,是书家才情之表现,最忌拘谨。但作为社会中人,总是身处一定的社会环境和错综复杂的关系中,人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收敛自己。恰恰酒后作书,可以借助酒力摆脱世俗带给我们的拘谨,直抒胸臆。徐燕的大草于法度内外所呈现的气象,既是酒的作用,亦是其天性中本有的纵放与洒落。

出生于江苏张家港的徐燕,一位典型的江南女子。在她身上有乡村田园带给她的淳朴率真,又有浩浩长江般的奔放情怀。她自幼聪颖,酷爱书法。刚刚20芳龄便只身来南京求学,接受专业的书法教育。也许是天性使然,她选择了大草书法作为主攻方向,选择了朴茂与洒脱、豪放的书风,从“二王”到宋、元、明、清诸家,广泛涉猎,潜心“修炼”,初步形成自己磅礴雄健、风神潇洒的大草格局。与其大草形成对照的是小楷书,以晋唐筑基,汲取碑意,点画精谨,秀中藏拙,自具一种凝练雅宜之风。

中国的女性艺术家,历来不乏杰出人才与高艺。东晋王羲之的启蒙老师卫夫人的书法“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芳树,穆若清风”,呈清妍流丽之美;唐代公孙大娘舞剑器“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尽现声色之美。明清时期程、朱理学大行其道,“存天理,灭人欲”,女性受封建纲常与宗教禁欲主义禁锢,虽仍有杰出者,但大多偏向纤弱、阴柔之美。少数如南明黄道周夫人蔡玉卿,能诗善画,尤以书法著称。其书于晋唐法帖外融金文、碑版格调,笔力精遒,险峻峭拔,苍劲中显灵秀浑逸。至近现代,女性书画又有豪杰,何香凝善画狮虎、松梅,笔健墨沉,骨气凛然;萧娴则是一位从封建禁锢中觉醒、彻底解放的中国女性艺术家,是现代女性书家的杰出代表。她笔力苍浑的篆、隶、榜书与何香凝笔下咆哮的狮虎一样,表明那个时代女性的自强信念,是女性艺术审美超越纤弱、阴柔,迈入遒劲、阳刚的标志。

今天,中国的女性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时代,女性艺术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景象,如徐燕这样的女性书法家更有条件和可能做出不让须眉的大事来。我们赞赏徐燕的书法同时,似乎更应该赞赏她的气魄,她有一首诗:“朝朝临池把墨研,何曾粉饰去争妍。当知草书篆隶法,书道如同通自然。”我将“何曾粉饰去争妍”改一字,以“何必粉饰去争妍”作此文之题,不止是对其书艺的肯定,还包含我对当前书坛充斥萎靡、造作现象的一点态度。当然徐燕还年轻,她有广博的基础,深厚的功底,又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她对洒脱、豪放的书法风格的追求假以时日,定会有更高的成就的!

上一篇:滁州情怀 第3期 下一篇:不泥古 不离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