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时间:2022-08-16 02:37:48

哈尔滨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摘要:哈尔滨市作为农业大省黑龙江的省会城市,农业科学研究实力相对雄厚,具有比较大的优势。但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科技资源利用率低、研发经费不足等,本文通过研究提出了适合哈尔滨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发;推广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一、哈尔滨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现状

哈尔滨市的农业科学研究实力相对雄厚,具有比较大的优势。哈尔滨市是农业科学学科相对完备且具有综合性的农业科研基地,农业基础研究、应用该研究和开发研究层次分明;形成了一个包括中央、地方和民营企业三个层次,涉及农、林、牧、渔、水利和气象诸方面的完整的研究、推广体系。

哈尔滨市拥有部级和省级农业科技创新机构6家:其中中央在哈尔滨农业科技创新机构2家,主要包括中国科学院所属的涉农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所属的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国农机化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以及东北农业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两所农林高等院校;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农科院、黑龙江省农机研究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等单位,哈尔滨市农业科技创新机构19家,市级以上涉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其中部级2个;中心6个,其中部级2个;部级作物种质改良中心、分中心7个;省部级以上涉农检测中心7个,其中部级1个;省部级以上涉农重点实验室33个,其中部级1个;在先进技术推广、普及及应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和推动作用。

二、哈尔滨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1.科技资源利用率低。哈尔滨市大量农业科研、教学机构及相关科技人员,虽然身在哈尔滨,但为哈尔滨市农业提供的服务却相对不多,这体现了哈尔滨市农业科技体系的“借宿性”。哈尔滨市农业科技资源在郊区的利用率非常低。哈尔滨地区共有近2000名农业科技人员,60%以上人员分布在省属或市属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郊区县几乎没有农业科研人员,乡镇以下则更是少之又少。相对于省内其他城市,哈尔滨市的农业科技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是哈尔滨市的农业发展并未比其他城市好很多,科技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2.农业科技研发的经费投入不足。哈尔滨市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哈尔滨市农业科研的有效投入情况。哈尔滨市市属机构农业科研经费投入情况才是真正用于哈尔滨郊区农业的科技经费。一般来讲,发达国家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2%~4%,发展中国家平均约为1%,而哈尔滨市农业科研经费投入比例少之又少。以2010年1~9月为例,2010年1~9月份,哈尔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4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1%,其中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26.4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61.3%,增长40.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84.0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35.9%;第一产业完成投资仅占全市投资的2.8%,可想而知,关于农业科研方面的投资更是少之又少。

3.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部门分割、职能重叠、力量分散。哈尔滨市的农业科研、教学和推广部门隶属于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及中央等主管部门,部门分割严重,职能重叠、力量分散的现象十分突出。具体表现在:各职能机构之间缺少沟通,各机构在技术创新和信息交流方面缺少协作,在具体项目中缺乏合作,各职能机构人、财、物的整合力度疲软。这些问题导致科研和推广应用之间重复与脱节并存,人、财、物资源的浪费现象严重。

三、哈尔滨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1.建立有效的农业科技难题收集体系。建立快捷、有效的农业科技难题收集体系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根本,因为农业科技创新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和难题。首先,可以在哈尔滨市农村地区聘任一些有能力的农民搜集信息,捕获一些农业难题,在一定时期内将这些难题反馈到农业科研机构。因为农民是农业的实施者,他们最了解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他们的农业生产经验最值得借鉴,他们掌握的农业生产资料是最直接、最“鲜活”的,但是由于他们缺乏专业知识,他们难以解决,同时由于他们缺乏相应的解决途径,所以在遇到问题时无法及时向科技人员反映,所以聘任一些又能力的农民做方面的工作可以最直接地掌握农民所遇到的难题,以便及时做研究,找到解决办法,指导农民生产。其次,应当加强调研。农业科研机构应当定期到田间地头做调查研究,了解农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农业科技应用中遇到的难题,如了解农业机械运作过程中的难题等。

2.建立合理的农业科技创新产业研发体系。哈尔滨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既是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哈尔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要考虑哈尔滨市郊区农业的特点与功能,建立东北三省具有北方寒地农业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寒地农业高新技术和寒地农业主导产业与重点产业的相关技术的原始创新,对于省外和其他地区成熟的先进技术可以通过项目招标、技术引进、合作研究等方式加以利用。着力加强市级农业科技创新机构的创新能力,以政策和项目为桥梁充分利用部级和省级农业科技创新机构的科技创新优势。

3.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鉴于农业科技推广的公益性和特殊性,需要对农业推广机构进行明确、系统、科学的分类,不同类型的农业技术推广,由不同的推广组织承担。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相结合,实行推广行为社会化,实行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实现推广形式多样化。面对哈尔滨市郊区的现状,应理顺区县、乡镇农机推广机构之间的关系,加强区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建设。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在几个乡镇范围内建立区域中心站,作为县级农业主管部门或农技推广机构的派出机构,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人员精简,并保障公益性政府推广机构的经费供给,充分发挥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在推广传播公益性农业科技方面的作用。整合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民科技培训机构的资源,使农技推广和农民培训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级农业专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大力发展农民和企业的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建立科技人员、农民、企业家等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技推广队伍。

参考文献:

[1]佟光霁.完善哈尔滨市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J].决策咨询通讯,2008(02).

[2]尚杰,朱丽娟.提升哈尔滨市农业科技支撑能力的思考[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09).

[3]陈水乡.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杨春植(1983-),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哈尔滨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

上一篇: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风险分析 下一篇:当前高校师资培养模式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