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运行机制探究

时间:2022-08-16 01:20:54

校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运行机制探究

摘 要:培养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党完成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高校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方面具有重要的职责,“青马工程”日益成为其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有效载体。要持续深入开展好校级“青马工程”首先要明确“青马工程”培养主体的特征、培养目标和培养原则,同时要正视“青马工程”面临的全球化冲击、缺乏资源保障、培养方式落后、整体性谋划不足等问题,突出“四个结合”,持续将“青马工程”提升到更高层次。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者;培养

一、开展“青马工程”是党完成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内在需要,更是党完成自身历史使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必然要求。同志就曾明确指出:“要使我们的党保持千秋万代永不变色,就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①在1989年10月28日诞辰100 周年纪念大会,同志明确提出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概念,并对其重要意义进行了详尽论述“我们必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提出和解决这个任务,我们的党就不可能有坚强的后备队,就不可能胜利地走向未来。这是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长久地坚持和发展下去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问题,必须引起全党同志的高度重视。”\+②在全面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背景下,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更显重要,因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

量。”\+③

高校青年学生有朝气、有梦想,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青年群体,同时又具备相对完善的专业知识素养,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和骨干。因此,在高校中培养和教育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新青年,有着更加重要的战略意义,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校有责任,也有能力将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完成好。首先,高校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方面具有重要责任,高校是承担培养人才的前沿阵地,立德树人是其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得广大成长中的青年学生坚定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其次,高校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学生在校期间思想尚未完全定型,可塑性强,高校具备对青年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良好时

机\+④;高校内有完备的教育资源,师资队伍雄厚,育人氛围浓厚,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能够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主阵地。

2007年5月15日,团中央在北京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青马工程”着眼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青年,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风雨历程锤炼青年,用出彩的青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前景团结青年,使广大青年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根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的要求,“青马工程”构建了全国、省(区、市)、高校及院系四级培养的工作格局,分工负责,分层实施。高校作为实施“青马工程”的基本单元,对校级培养富有主要责任\+⑤,在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下,校级培养成为“青马工程”培养最为系统,有效覆盖人数最多的培养层级,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经过多年发展,“青马工程”在高校展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逐步成为了高校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有效手段,各级、各类“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成为了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型载体。在“青马工程”校级培养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探究校级“青马工程”运行机制,对于优化“青马工程”工作方式方法,增强“青马工程”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开展“青马工程”的基本遵循

1.明确“青马工程”培养主体特性

首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具有动态特征,所有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都将经历一个由不掌握马克思主义到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由一个不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逐步成长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历程。\+⑥其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具有信仰特征,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是作为追求人类解放的锐利武器去接受,去掌握的,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他们共同的信念;有了这种信念,他们就能够将科学的理论作为行动指南并不断去实践。最后,马克思主义者具有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具体的历史使命是不断变化的,每一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具有共同特征的基础上必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性。

明确了主体特性,能够帮助高校更有针对性地确定“青马工程”学员的选拔原则,既要重视学生干部、社团骨干、创新创业标兵等群体的选定,又要加强群体中个体的甄别力度;既要重视选拔对象现有的理论水平、能力素养,又要充分考察其主观意愿和发展潜质。

2.明确“青马工程”培养目标

“青马工程”的培养目标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要让学员从理论和思想上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使其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对党忠诚、信仰坚定,在加强自身信仰的同时,能够影响和带动更多青年学生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第二,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就是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剖析热点,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第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⑦,就是要通过参与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形式了解国情、认识社会,具备鲜明的实践品格、深厚的群众根基。第四,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既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又具有完备的知识结构,具有运用所学独立解决问题、开展工作的能力。第五,强劲的创新和发展潜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走在创新、创业、创优的前列。

明确了培养目标,能够使高校构建完备的培养格局,不断拓宽培养领域,从信仰、理论、实践、知识、创新等方面开展各具特色而又紧密联系的培养工作,提高“青马工程”培养的协同性。

3.明确“青马工程”培养原则

第一,有机衔接的原则。要将“青马工程”置于高校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系统工程之中,作为立德树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与其他工作的有效衔接。第二,点面结合的原则。既不能仅仅注意少数骨干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广大学生的普遍教育,又不能只抓大面的教育而忽视了重点骨干的培养\+⑧,应该明确层级和差异化的培养手段和目标,做到普遍引导的重点培养相结合。第三,动态管理的原则。培养学员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以发展的眼光,以动态的机制来看待重点培养对象,把教育、锻炼、考察、遴选融为一体,经过长期考验,逐步遴选、挖掘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明确了培养原则,能够使高校在开展“青马工程”时更加有的放矢、张弛有度,更加科学地设计培养路径,真正取得培养的实效。

三、高校“青马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全球化冲击

全球化浪潮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不断向更深层次推进,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内在观念、行为模式与制度建构的影响越来越深入,从宏观层面向微观层面渗透。尤其是在当前新媒体传播的大众化、普及化以及生活化的新趋势之下,马克思主义从思想体系、价值体系到方法论体系,再到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人格与政治信仰培养体系,无时无刻不在全球思想、价值观、经济与文化实践的冲突与挑战下存在。在这种大环境下“青马工程”不可能“躲进小楼成一统”,多元思潮的渗透与碰撞,使开展“青马工程”的大环境受到冲击。

2.缺乏资源保障

高校团组织作为“青马工程”的牵头执行部门,争取资源的力度较弱,在四个方面缺乏有效的保障。一是经费缺乏保障,多数高校没有开展“青马工程”的专项资金预算,此外,“青马工程”的特点也决定了其难以挖掘社会资源,这使得校级“青马工程”的开展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二是缺乏阵地保障,各高校有形化阵地少,理论型社团活力不足,单凭学校团组织之力又难以构建强大网络的阵地,这导致“青马工程”阵地的“空心化”。三是缺乏师资保障,各高校参与“青马工程”培训的教师多为校内专业课教师或团干部,缺乏系统化的培训,专业素养欠缺,同时,由于渠道有限,在缺乏上级帮助的情况下很难建立由专家学者、党政领导、企业管理者、社会知名人士等组建开放式的“青马工程”导师团。四是缺乏教材保障,团中央没有编写和印发切合“青马工程”需要的各类资料和教材,高校凭自身力量又难以编印系统化的培养教材,使得培养工作难以有科学权威的教材依据,各高校执行的随意性较大。

3.培养方式落后

当前,虽然很多高校都进行了“青马工程”的实践,但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在“青马工程”中创新程度不够,培训内容、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培训多停留在短期灌输式集中培训,形式以学生干部培训班或是团校集中授课为主,缺乏长期培养与自主学习,对学员的长期跟踪培养更是存在空白。特别是培养理念偏重意识形态宣示,与社会热点、学生生活结合不紧密,应对挑战的针对性不强,政策科学思维不足,用意识形态上的政治正确代替了对培养政策科学化。这导致“青马工程”不能充分合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

4.整体性谋划不足

“青马工程”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不是简单的教育,更不是仅依靠开几门课程就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它需要全校乃至各利益相关方的重视与合作,形成培养的合力,营造全员育人氛围。首先是与社会的衔接不够,在“象牙塔”中培养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对社会“大风大浪”和现实问题冲击的能力过于羸弱,走向社会后存在理想信念动摇的风险;同时,高校也没有定期向党政积极举荐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机制,造成学员毕业后培养中断。其次是“青马工程”与高校特别是共青团其他重点工作的整合弱,没有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融入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先优树立等其他工作之中,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没有形成全局联动的工作体系。最后是学员带动辐射不足,缺少相应机制使培训后的学员自觉带动身边同学坚定理想信念、拓宽知识结构,进而营造见贤思齐的校园氛围。

四、提升校级“青马工程”应突出四个结合

各高校在校级“青马工程”实施的过程中,探索出了多样的培养方式,总结其中共性规律,可以发现,要实施好校级“青马工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突出“四个结合”。

1. 骨干群体与先优群体相结合

拓展培养的范围。除校、院两级学生会主要负责人外,还应将表现优秀的班长、团支书、社团骨干及创业典型、创新典型、道德模范等纳入培养范围,避免“大学生骨干培训班”成为“学生干部培训班”及学生干部的交际场;同时,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群体共同培养,能够起到优势互补、拓宽视野的作用。在培养方式上,既要注重对学员进行共性培养,又要关注学员未来发展期待,进行个性培养。例如,促使校外企业家与创业典型结对子,提升其创业能力;鼓励创新典型跨学科组建创新团队,激发其创新灵感,培养协同创新能力;为志愿服务社团骨干提供资金和项目支持,鼓励其开展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项目。

2. 学校培养与学院培养相结合

贯通培养的层级。校、院两级结合的重点在于明确共同的培养目标,分清差异化的培养内容,建立交流融通的管理体制。学校应突出培养的持续性,以本科三年级学生培养为主,兼顾研究生;学院应突出培养的阶段性,以本科二年级学生培养为主。校级培养应以解析理论热点、进行社会观察为主,坚持贯穿始终,从选拔、培养、使用、推荐等环节对学员进行长期跟踪培养。院级培养应结合本院实际,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主。逐渐建立了校、院两级共管共享的学员档案管理体系,实现学分管理、考评考察、学员推荐的无缝衔接;建立涵盖学院和学校的课程、笔记云共享平台,培养信息实现互补、共享。

3.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延伸培养的领域。努力打造精品理论课程,使培训内容更加生动,可以邀请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或团委书记讲述最难忘的经历及其带来的感悟和成长,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主讲人有话可说,学员爱听,培养效果显著。同时可以邀请校内外专家,并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讲座资源,为学员解析理论热点,提升理论水平。在注重理论培养的同时,要充分重视社会实践对学员全面认知社会、增强理想信念的作用。可以在暑期社会实践中以学员小组为单位进行校级立项并开展实践,选派学员到乡镇基层挂职锻炼;鼓励学员申报共青团工作课题,指导发表研究论文;引导学员参加志愿服务;支持学员组团承办校园文化活动,挖掘服务同学的项目,通过前期申报,中期经费支持,后期成果展示,确保项目落地。

4. 集中学习与自我学习相结合

增加培养的方式。校级“青马工程”的培养周期多为一学年,在一学年的培训期周期内,学校可以仅安排一个学期的固定课程,剩余一个学期的培训内容由学员研讨设计并具体操作,或自行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或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团日活动。提供推荐阅读书目,组成各类读书会,使学员扩充知识面,提升理论水平。鼓励学员组建理论类社团,使其成为读书的场所、参与社会实践的纽带、思想交锋的阵地\+⑨。日常考勤、学员研讨等工作交由学员进行自我管理,提升学员自我教育功效的发挥。

在突出“四个结合”的同时,还应坚持严进严出的标准,把好质量关;要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机制,把定期与不定期、定性与定量、静态与动态考核有效结合起来,督促和激励学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⑩。

[注释]

①选集. 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565.

②.在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89- 10- 29.

③.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 中国青年报, 2013-5-5(01).

④石国亮, 黄尹,廖艳琳. 新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研究综述[J]. 中国青年研究, 2009, (12): 40-45.

⑤.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Z].2007.

⑥石国亮,黄尹,廖艳琳. 新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研究综述[J]. 中国青年研究, 2009, (12): 40-45.

⑦白建民,方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长效机制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2).

⑧汪庆华.关于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考[J].学习论坛,1998(5).

⑨石国亮,黄尹,廖艳琳. 新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研究综述[J]. 中国青年研究, 2009, (12): 40-45.

⑩章剑锋. 新时期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机制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 2010, 5(180): 25-28.

(作者单位: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 济南 250002)

上一篇:法治视域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下一篇:略论信阳毛尖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