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师范生“三笔字”书写技能培养模式的构建

时间:2022-08-15 09:25:57

论师范生“三笔字”书写技能培养模式的构建

摘 要:师范生“三笔字”书写技能的重要性在师范院校中日益凸显。但是在实际“三笔字”书写技能教学中,由于缺乏系统的培养模式,导致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达不到“三笔字”书写技能要求。因此根据师范生“三笔字”书写技能要求,针对师范生 “三笔字” 书写现状,从学习环境、理论教学、实践训练和考核制度四个方面构建一个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三笔字” 书写技能 培养模式 师范生

师范院校重要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出合格教师,“三笔字”书写能力是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因此“三笔字”(毛笔、钢笔、粉笔字)课程成为师范院校培养学生教学技能、提高学生教育素质的重要实践技能课程之一。尤其是近些年,随着教师职业技能教育意识与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与强化,“三笔字”书写技能的重要性得到凸显。但目前师范院校“三笔字” 教学现状并不理想。因此,结合师范生“三笔字”书写技能要求,针对师范生 “三笔字” 书写现状提出一个相对完善的培养模式是必要且具有现实意义。

1、师范生“三笔字”书写技能培养的必要性

1.1、“三笔字”是师范生从教技能的基本要求

“三笔字”书写技能不仅是教育部在颁发《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里的明确要求,也是师范生日后从教的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教师写得一手好字有助于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以身作则的引导学生重视书写的规范性。同时,“三笔字”书写技能也是提高师范生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三笔字”的学习有利于师范生了解文字的内涵、提高书法鉴赏,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

1.2、师范生“三笔字”书写技能培养的现实要求

目前,师范院校“三笔字”教学中,“三笔字”课程在一学期仅为8-34课时之间,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的教学内容在这有限的课时中无法充分地展开讲解;教学地点在一般普通教室,由于上课人数太多,书写空间缺少,这样学生连最基本的常识都可能掌握不全;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讲理论而缺乏书写、重视课堂而忽略课后练习、重视效果而缺乏系统的指导、考核等问题,导致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写出来的字结构松散、神形呆滞,甚至由于长时间见不到效果,而失去练字的信心。所以建立“三笔字”书写技能培养模式是师范院校专业的要求,也是“三笔字”书写的现实要求。

2、师范生“三笔字”书写技能培养的模式构建

“三笔字”是一门技能课,须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方法与练习结合、教学的连续性与学习的坚持性结合,才能达到“三笔字”书写技能训练效果。因此,师范生的“三笔字”书写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系统的培养模式。笔者认为师范生“三笔字”技能培养的方法体系,主要包括四个大类13种具体培养形式。从总体上看,四大类培养方法,即环境设置、理论教学、实践训练和考核制度四类,每大类下细分成几个小功能项,形成一个紧密联系、互为补充的师范生三笔字技能训练模式(图1)。

图1 师范生“三笔字”书写技能培养的模式

2.1、环境设置

2.1.1、课程设置

“三笔字”书写技能课的课程设置与课时配比一定要准确设计,如根据教学内容和上课人数来安排课程形式和课时量。通常汉字书写练习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师范生三笔字的开设应不低于每学期51学时,不间断的学习不低于一学年。这样课程才有延续性,学生才能进一步地巩固所学知识和所掌握的书写技能。同时针对“三笔字”课程的特点,课程安排不仅仅只是课堂上,课外课程教学也要适当安排,如粉笔字练习可安排在周末或平时某个时间段。

2.1.2、学习环境

对于学习来讲,一个好的氛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三笔字”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室、教材、教学软件等各种学习资源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先,有条件的学校应当提供专门的写字课教室。其次,教材与教学媒体结合。“三笔字”教学中,教材的使用是非常重要且关键,但现实教学中往往忽视这个因素。除了教材,还可以结合不同媒体和网络(印刷、图形图像、音频视频、软件等形式)来配合教学,辅导学习。第三,以师范生文化艺术节为平台,每年举办一次以“汉字书写”为主题的比赛和展览,从中挑选出优秀者参加省、区乃至全国的比赛,以带动学生练字的热情。

2.2、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师范生学习并初步理解技能的相关要求和要领,更为核心的是将有关教学内容组成要素、操作程序以及方法要领等精讲给学生,使他们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训练要点。所以“三笔字”理论教学分为方法精讲与示范、观摩学习两类。

2.2.1、书写方法精讲与示范

首先,从执笔、座姿、立姿等基本姿势做起,然后从基本笔画、结构特点到整篇布局章法去讲解与师范。第一,学会“看”:即教学生如何观察书体的特点;如字形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独体字结构等特点需要在教学中明确区别和牢记的知识。第二,练,就是基础笔法示范和训练;如笔划的起、行、顿、回、折、收笔等的用笔方法,以及文字结构与章法需要一一讲解与演练,让学生从一笔一划去练习,再到整篇文字的格局的掌握。第三,想:就是多“动脑筋”,在教学中灌注思考的方向与方法,引导学生从笔画、结构、章法等去评价练习作品,从而在对比与思考中逐步完善。

2.2.2、观摩教学

在“三笔字”书写技能训练过程中,“观摩教学”包括课堂观摩、录像观摩、展览观摩等形式。课堂上,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精心挑选经典作品来分析,充分展示某种具体书写方法的典型案例以促进学习者对该种书写技能 “操作程序及要领”的有效理解。再次,在教学中精选具有示范性的视频来演示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直观、准确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同时,我们还与省、市书协、文化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凡举办书展都宣传动员学生参观展览,在艺术碑廊里增长见识。

2.3、实践训练

在学习环境营造、基础理论知识分析的基础上,“三笔字”书写技能培养的重点是加强练习、作业点评纠偏等实践训练部分。因此“三笔字”书写技能训练实践阶段是整个训练模式中最为关键的。本文把实践训练形式主要分为为课堂演练、课外自主训练、竞赛训练三种具体形式。

2.3.1、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则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明确书写技能的操作要领和相关要求,在进行示范后要求师范生当堂进行实践练习。在课堂上,对学生平时练习中容易出现、比较集中的毛病可以及时指出并讲评;对于带有普遍性的缺点,教师重点示范辅导。如,粉笔字课堂上,先抽调3名学生在黑板上书写指定内容,然后教师讲解技法并示范,再让原来几名学生用板书重新书写一遍,自己相互比较分析原因。

2.3.2、课外自主练习

课外自主训练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外延式的自主学习,是“三笔字”书写技能训练的主要方法。但课后自主训练普遍是教师零监督,学生练习自由散漫的现状,这样就失去了有效拓展课堂教学的初衷。所以课外自主训练要设置目标、计划,即定时(对课外练习时间和成果进行定期检查和指导)、定量(对课外练习按教学内容布置具体的数量)、定内容(明确指定课外练习内容)、定要求(对练习质量效果提出明确的要求)。这些“三笔字”的训练计划明确提出与宣布,由专业教师负责检查验收、评价学习效果、统计训练情况等,这些因素计入学生“三笔字”课程综合考评成绩。

2.3.3、竞赛训练

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因材施教,组织书法爱好者参加全校性书法活动。如学校定期举办学生 “三笔字” 比赛、举办师生书画展、学生手抄报届次展、黑板报比赛等,选出优秀作品推荐参加省内外书法展评等。通过这些竞赛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途径,也为学生提供一个多角度、全方位互相交流的平台,增强自信心。

2.3.4、考核制度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之一的普通话,有具体的衡量标准。而同样作为教师职业技能之一的“三笔字”书写技能却没有一个统一衡量标准。所以师范院校必须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三笔字”书写技能考核制度。

(1)考核标准

毛笔、钢笔和粉笔的评分标准既有相通之处,也有细微差别,因此应有三种各具针对性的评分标准。根据以下标准来考核评价学生的书写技能水平。

(2)考核形式

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都紧紧围绕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行合理安排。根据“三笔字”课程设置采取现场考核方式,以一首诗歌或一段古文为现场书写内容。如:测试考核一般安排在期末进行,毛笔字以楷书碑帖临摹为内容,纸张尺幅为四尺三开,时间为30分钟,字数不少于20字;钢笔字以楷书、行楷书写给定内容,纸张A4为复印纸,时间为20分钟,字数不少于100字;粉笔字以行楷在小黑板书写指定内容约30字。若有参加校级以上(包含校级)书法竞赛,获优秀以上奖者,可不用参与期末考核直接获得相应的等级分数。

3、结语

师范生“三笔字”书写技能的掌握是长期训练形成的,只有通过完善的训练模式,让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和课外练习结合,逐渐形成一种书写习惯和书写氛围。只有这样,“三笔字”书写技能才能真正为师范生所掌握,才能成为师范生未来从教的工具和技能。

参考文献:

[1]郭辉,陈宇涛.重视三笔字教学改革,提高师范生从教技能[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05-106.

[2]郑兴安.浅谈小学生毛笔字和硬笔字书写能力的协调发展[J].现 代 阅 读,2011.7(7):158-159.

[3]林子赛.师范生三笔字技能培养研究[J].沧桑.2012.5:145-147.

[4]黄新春,霍琼.书写技能教学应处理好的几种基本关系[J].商洛学院学报.2008 .6(3):62-67.

[5]钟铭枢.高等师范院校三笔字教学现状的思考[J].嘉应学院学报,2004,(4):101-103.

[6]邱红峰.对当前高师三笔字教学困惑的思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6):59-61.

[7]万应均.师范生三笔字课程设置与过关考核方案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2):91-92.

[8]曹长远.师范硬笔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裴杰(1984.08―),籍贯:广西北海;工作单位:玉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职称:助教;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美术理论教学。

上一篇:三维荧光光谱检测地沟油 下一篇:特色办学成就特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