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时间:2022-04-06 10:41:32

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摘 要:所谓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主要是运用合理的评估标准全面评估相关主体,考核单位主要为与资金相关的部门,例如财政部门,在考核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即相关性、可比性以及重要性等等。本文探讨的主体为以往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例如导致预算功能无法发挥正常作用、资金分配存在不合理等等。本文的研究理论来自平衡计分卡理论,研究目的在于变革目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我国相关的绩效评价做出微薄的贡献。

关键词:事业单位 专项资金 绩效评价

1、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要构建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首先要梳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建立起相关的结构模型,这个结构模型要具有层次性。在此基础上,由各个元素组成相关的问题。而各个元素又处在不同的层次上,其中上层元素决定下层元素。

1.1、最高层:这一层次又可以成为目标层,其主要代表着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因此由一个元素组成。

1.1.1、中间层:又称为准则层,这一层次主要代表着目标实现的过程,包括实现目标需要的一系列准则,一般包含不止一个元素。

1.1.2、最底层:又称为措施层、方案层等等,这一层次主要包括实现目标所能采用的各种措施以及方案等等。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来自平衡计分卡理论,即BSC理论,以战略组织为立足点,充分考虑财务、客户等因素,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建立评估模型,即财务控制、利益相关者、内部管理以及核心竞争力,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2、财务维度指标

虽然行政事业单位的最终目的不是实现效益最优,但是预算对其资金使用有着决定权,因此需要保证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而利用财务维度指标可以清楚掌握以下三种情况,即资金的投入效率、运行效率以及使用者对成本的掌握能力,从而让以上三者和谐发展。

1.2.1、

通过项目资金完成率一方面我们可以知道相关资金的预算进度、准确度,另一方面也可以知道相关项目的进度,同时我们还能知道相关管理者对财务支出的控制能力。

1.2.2、

通过目标任务完成率我们可以知道最终目标有没有达成。具体衡量过程是设置科学的参数以及权重,然后以调查等方式获得加权平均数,最终得出想要的结果。

1.2.3、

通过这一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知道相关资金有多少转化成固定资产。一般来说,转化比例与未来能够带来效益的资本积累成正比。

1.2.4、利益相关者维度指标

行政单位的专项资金的最终目标是完成社会公众的需求,其最终成果的获益者包括所有的利益相关者,换言之,其具有公共财政性。因此,我们需要重点研究一下两个方面内容,一是相关的利益者对其的态度,二是如何平衡各不同价值定位的目标市场。

1.2.5、

通过项目客户满意度可以及时发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妥善处理,这一数据的收集方式主要有民意走访以及问卷调查等。

1.2.6、

通过这一结果我们可以知道资金投入后的产出情况,行政事业单位的最终产出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即直接经济效益以及简介社会效益。

1.3、内部管理维度

专项资金的绩效情况主要受以下几个部门影响,即管理、决策以及实施能力。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即为内部管理,通过这一行为可以有效提高专项资金绩效水平。

1.3.1、

通过这项数据一方面可以了解相关项目的三大特性,即预见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相关的影响因素。

1.3.2、

通过这一数据可以看出相关资金的预算准确度以及使用效率。

1.3.3、

专项资金的使用具有时间限制,通过这一指标可以看出项目的时间安排情况。

1.3.4、

通过这一指标可以知道资产设备的使用是否具有合理性。这里的资产主要包括两种,即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前者有房屋、设备等等,后者有版权、专利以及课题等等。

1.3.5、

通过这一指标可以清楚掌握相关人员的工作情况。错误的财务信息一方面会阻碍项目进行,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对项目的绩效评价出现偏差。

1.3.6、

通过这一指标我们可以知道项目实施过程中是否有相关的制度保驾护航,通过健全的制度体系可以让资金的使用方向与项目目标保持统一性。

1.3.7、

通过项目资金审减率可以知道审计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发挥的效用,通过掌握这一情况一方面能够进一步健全相关单位的制度体系,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相关部门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1.4、核心竞争力维度

组织能够保持发展势头的核心因素即为核心竞争力。现在社会最关注的资源即为知识,目前最影响组织发展的因素即为个人能力。

1.4.1、

科研能力提升率主要体现了项目实施者们的知识水平以及增长潜力。通过上述公式,将科研项目的以下内容用数据表达,即科研课题、专利等,然后据此评价在专项资金的帮助下相关单位的科研提升水平。

1.4.2、

从这个指标可以看出相关单位的科研效率在专项资金的帮助下提升了多少。这一指标的确定方式主要是调查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数据,即仪器设备是否适用、核心技术的发展情况、相关科研人员的工作状态等等。

1.4.3、

通过人才增长率我们可以知道项目的核心科研人员的数量增长状况,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在专项资金的帮助下相关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增加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以后申请相关项目奠定基础。

2、总结

在行政单位的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传统评价体系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即过于关注财务指标,这一方面会阻碍未来绩效的发展,同时不能适应资金使用的两大特性,即时效性和动态性,导致预算不能发挥应有作用,资金不能优化配置,最终让专项资金的使用不能达到最终目的。本文运用平衡计分卡理论,重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白宗青.中国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蔡红英.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环节的预算管理问题[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0(1).

[3]陈少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由财政部门统一监管是最优选择[J].中国财政.2010(7).

上一篇:浅析我国股指期货会计的问题 下一篇:如何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