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需躬行

时间:2022-08-15 09:19:32

如今,信息传播已经相当发达,哪怕是一个足不出户的乡村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知晓天下。因此对一个人来说,所谓“开放”,不一定要环游世界,关键是视野要开阔。

这次来到美国马里兰大学参加研修班学习,通过教授的授课,知道了许多教育理念,通过实地考察也感受了美国基础教育的特点。但仔细一想,这些“理念”“特点”,其实在国内就知道了,报纸、杂志、电视、网络,还有各种培训,都把美国的教育理念和做法传递给了我们。

所以,那天翻译代我们向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提问:“中美基础教育有什么不同?”她话音刚落,我就觉得这个问题有点多余。现在几乎每一位中国教师都可以对中美基础教育的不同说得头头是道:中国重共性,美国重个性;中国以强化记忆为主,美国以鼓励创造为主;中国重书本知识,美国重动手能力;中国以教师教为主,美国以学生学为主……这些东西,哪里需要到美国来当面请教才知道呢?

当然,“百闻不如一见”,我们不能否认身临其境实地考察的必要性。在美国课堂里,亲眼看看孩子们是如何主动积极地学习,教师又是怎样围绕孩子转。那种气息,那种氛围,那种现场感,是国内无法感受到的。尤其是美国基础教育赖以存在的社会大环境,更是国内无法体验的。

经过二三十年的中外交流,就先进教育思想理念而言,即使没来过美国的中国教师也已经非常熟悉。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发现法”“目标教学法”“教学过程最优化”“建构主义”“多元智能”“全纳教育”等,至少是在理论上,中国基础教育称得上是领先的。同时,不仅有“理论”,也有实践――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尊重个性、以学生为主体,综合社会实践、小老师上讲台……这些做法就是拿到美国,也很新潮。

这样看来,中美基础教育应该没有什么差别。但为什么却实实在在存在着差别呢?这差别又在哪里呢?

就基础教育而言,中美差异不是在观念上,而是行动。甚至可以说,在理念层面,中国和美国的教育者已经达成共识:要尊重学生,要围绕学生的学来设计教学,要因材施教,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激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的看法……但基于同样的理念,中美各自的课堂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情况。

在美国的课堂上,学生活泼、自由、积极、舒展、无拘无束,教师围着学生转。在安纳波利斯中学观摩一堂写作课,我们看到四个学生围一桌,大家神情放松,教师讲解时学生都看着教师,讨论时学生都非常积极地发言。翻译告诉我们,这是一堂写作课,主要是写读书笔记,然后分享交流,彼此提意见,再改进写作。

美国教师告诉我们,他们的课堂都特别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这一点在学生的座位编排上体现得非常明显,没有一间教室的学生座位像中国的教室那样整整齐齐,学生都是三五成群地围坐在课桌旁。美国教师告诉我们,学生座位并不是刻意安排的,也没有任何人规定必须怎样坐,学校也允许教师有其他的座位安排,教师们觉得这样坐最适合学生交流合作,所以自然就这样了。

美国教师反复强调,他们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创造能力,设计课堂也以这些为重点,把学生的能力兴趣作为要点考虑。他们的课堂程序一般是,先让学生热身5分钟,就是让学生自学、读书、思考,然后教师讲10分钟左右,接下来就是学生一起讨论,教师参与讨论,课堂结束前又是学生自己总结,包括自我评价和考核。

可见,中美基础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教育理念的实践,美国教师是做的比说的多,然而我们国内的教师呢?往往是说的比做的多很多。在国内的课堂上,基本上是学生坐得整整齐齐,教师一个人站在讲台上。除了教师有时会提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外,基本上是教师一讲到底,甚至拖堂,喋喋不休地强调这个“关键”那个“重点”,唯恐有所遗漏。其实这些教师不是不明白“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之类的教育理念,如果是写总结,或者写论文,都会把新课改的理念说得头头是道:“学生主体”“以人为本”“师生互动”等。

说中国教师“只说不做”也不特别准确,其实我们不少课堂也很精彩。但这样的课堂大多是公开课,或课堂大赛,或者是为迎接检查、接受督导、通过验收等特殊场合所精心准备的展示课。每当这时,课堂总是学生快乐的天堂。教师精心设计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每个环节都尽量让学生活动,讨论、辩论、表演、小组合作,学生上讲台……课堂教学往往高潮迭起,美不胜收。所以,同样是做,美国教育是常态,中国教育是特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这里,不是说我们的教育不需要观念更新,也不是说不需要学习先进理念和做法,只是想提醒各位教育同行――其实也是自勉,无论我们知道多少理论,如果不转化为行动,这些理论都是没用的。“行动”,不是昙花一现的表演,而是自然而然的生活。哪怕把我们认可的百分之一的教育理论落实到教学中,像呼吸一样自由,像潮汐一样自然,那么我们的素质教育才算成功。那时候,“素质教育”也就没必要叫“素质教育”,它就是“教育”。(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

上一篇:对当代美术教育教学管理方式的新思考 下一篇:感谢那次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