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职英语教师反思性教学调查研究

时间:2022-08-15 09:15:20

广西高职英语教师反思性教学调查研究

[摘要]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目前针对英语教师反思性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本科院校,高职院校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反思性教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让教师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学会反思,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开展反思性教学很有必要。为了解广西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开展反思性教学的现状,选取十所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开展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广西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的比例较低、效果不佳、形式单一;教师在反思性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缺乏理论支持、缺乏进修的机会和财政支持、缺乏自我评价的习惯和时间。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教师专业发展;高职;英语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4-0068-04

一、引言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发展高职英语教育,我们应该为更多的英语教师提供培训机会,提高教师适应教学改革的职业素质与教学能力,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及其良性运行创造必要条件。[1]高翔、王蔷则认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应当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机,反思性教学能帮助他们实现这一目标。[2]尽管在本科层次的院校,“反思”和“反思性教学”已经被广泛地研究,但在高职院校类似的研究非常少,因此开展这项研究非常有意义。

二、研究背景

杜威最早提出反思性思考和教学的六个步骤。随后,国外许多研究者都对反思性教学的概念和含义做出了不同的定义和解释。Schon、Cruickshank等认为能够促使从业者专业能力提高的并非研究性理论,而是从业者对自己的实践行为以及内隐其中的知识,观念进行有意识的思考,并将反思性教学定义为教师对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以及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选择使用的方法。[3]Wallace提出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性教学”,并首次将这一理念引入外语教学。[4]Zeichner和Liston则认为反思性教学的目的就是让教师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学会反思。

熊川武教授在1999年时出版的《反思性教学》是中国第一部讨论反思性教学的专著。[5]此后国内很多学者也对反思性教学进行了研究。常波、刘丽丽分别回顾了反思性教学的理论;甘正东、薛笑丛、高翔和王蔷、武继红则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反思性教学的特征、内涵及其方法。[6-10]孟春国和徐锦芬都曾在全国范围内对高校英语教师的反思性教学现状做过调查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结论。[11]然而这两项大型调查都是侧重于本科高校的英语教师。

三、研究方法

本项调查研究拟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目前广西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反思性教学的总体现状如何?2.广西的高职英语教师主要通过什么途径进行教学反思?3.广西的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反思过程中面临什么困难?

调查手段主要有问卷调查以及个别访谈。问卷设计是参考了夏纪梅、李斑斑和徐锦芬采用的调查问卷,在此基础上结合广西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作了相应的调整和修改。[12-13]调查对象为包括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内的10所广西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然后随机抽取5位不同职称的教师进行访谈。

四、调查数据整理与讨论

问卷调查主要通过三个大板块对广西高职英语教师反思性教学现状进行调查:教师的反思意识、反思实践、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教师的反思意识

1.反思的认知

62.63%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具备系统的外语教育知识并能胜任目前的工作。31.31%的教师认为自己已经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并有信心教好学生。并未有教师觉得自己不胜任目前的工作。在教师应具备的各项能力中,选项的权重分别为课堂教学能力(98.99%)>科研能力(82.83%)>教学评估能力(79.80%)>课程设计能力和多媒体软件运用能力(75.76%)>测试设计能力(71.72)>自我发展能力(54.55%)>交际能力(49.49%)>教材编写能力(48.48%)>教学管理能力(46.46%)。

90.91%的教师认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是“指导课堂活动”,仅仅1.01%的教师不清楚(不肯定)自己所充当的角色。82.83%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反思的比例分别为72.73%和72.72%;仅仅有36.36%的教师对“教学语言的使用”进行反思。

2.教师教学中的自我评价

通过数据统计我们还发现,75.76%的教师会对教学和研究做自我评价,评价的方式最主要为收集各方面意见(如学生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等)。评价的频率为“想写的时候才写”(61.33%)。24.24%的教师并不对自身的教学和研究做自我评价,原因主要为“没有评价的习惯”(54.17%)。

(二)教师的反思行为

1.课堂研究

从反馈回来的数据我们了解到,78.79%的教师都曾做过课堂研究,使用最多的形式为“调查问卷和学生反馈”(76.92%)和“与同行教师讨论”(80.77%)。另外的21.21%的教师表示不曾做过课堂研究,主要原因集中在“教学任务繁重,没时间”(42.86%),其他的一些原因如“做科研不是一线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对此研究领域不感兴趣”等并不是十分显著。

2.课堂观察

82.83%的教师表示愿意“观摩熟手教师和同行的授课,帮助提高自身教学水平”;44.41%的教师表示愿意“领导和同行教师来观摩自己的授课”。由此可见,绝大部分的教师愿意听取其他教师的授课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但是当自己被作为观摩对象时,这一比例就明显下降了。这也许跟教师自身不自信,怕麻烦等原因有关。对于教师个人而言,他们认为观摩或听课的目的最主要是“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技巧”(85.86%);仅仅只有小部分的教师选择了“收集资料和数据,进行课堂研究”。

上一篇:图书馆MyLibrary系统研究 下一篇:师范院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及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