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同行,共同构建绿色网络环境

时间:2022-08-15 05:45:48

与孩子同行,共同构建绿色网络环境

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孩子也开始加入到“上网大军”中,网络对他们的吸引程度愈来愈高。在网络带给我们生活便捷的同时,更多的家长们却处在忧心忡忡的境地里,害怕网络侵蚀孩子们的头脑与心灵,所以,一味地防范着孩子接触电脑与网络。而孩子们呢,却个个不以为意,仍然在与家长的“你来我往”的较量中,找寻可以上网的时间与空间。网络到底是好是坏,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助推器还是绊脚石,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其实,网络本身没有错,它的出现拉近了我们每个人之间的距离,也不断地扩展着我们的视野。如果家长一味害怕孩子被不良的网页所毒害,就杜绝他们上网。这样,网上的一些有益的东西孩子也就失去了接触的机会,变得孤陋寡闻。家长应该给予他们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达到两全其美呢?

首先,家长要把电脑放在一个开放的空间,家长随时都可以关注到孩子浏览的网页内容。虽然有的孩子自制力强一些,不去搜索不良网站,但是有些网页会自动弹出来,撞击孩子的视线,而无意中点击了。如果电脑在这样一个空间里,孩子会自动关闭这些网页的,从而减少了对孩子的腐蚀。

其次,家长可以把一些有意义的网站整理在浏览器的“收藏夹”里。诸如:校讯通、新华网、新浪网……这些都是家长应该做的。这样孩子上网时,只点击这些网站浏览就可以了。既方便查找,又防止一些不法网页的侵入,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家长也可在电脑上安装一些过滤软件。诸如“网络爸爸”软件(我只知道这个,不是做广告哦)之类的,可以控制上网时间,过滤不良网站,控制游戏、查询历史记录等等。安上这样的软件,家长可以适当地控制一些孩子有意或无意的操作。

相对于以上这些硬件措施来说,下列软件措施显得更为重要。

第一,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

父母怎样才能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引导这个时期的孩子,不再使孩子与自己对着干呢?专家告诉我们做到以下三点很重要:首先,父母对孩子说话要由命令式变为讨论式。就是父母不要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而应该放下架子,从内心尊重孩子;家长应掌握这种心理,改变“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要用一种平等、友善的态度与孩子交流思想。对孩子应先允许他有自己的见解,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然后父母再去进行引导。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释放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行为会让父母担心、惧怕或难过。这时,再给孩子选择题。不要强制孩子听从自己的命令与意见,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其次,正确引导孩子认识“性”。这个时期的孩子在“性”方面发展较快,他(她)们对此感到很好奇、很神秘,也很想去了解。这时,父亲最好与儿子,母亲最好与女儿进行讨论,父母可将自己的切身感受告诉孩子,帮助他们了解“性”、认识“性”,以便孩子健康成长。另外,在行为上要让孩子“吃一堑,长一智”。

青春期的孩子表现得更为激进冒险,更多的想法会诉诸行动。对此家长不要过于紧张,不要习惯于各种保护式命令,要敢于放手让孩子一试。当有了“切肤之痛”后,绝大多数孩子都会对同类问题改变态度。 这时,他们对家长的劝导会更容易接受。此外,在交友上要多引导少限制。怕孩子学坏是初中生父母最担心的问题之一,提前入手正确引导,给孩子注入“免疫力”,这个问题就不再是问题。父母应引导孩子结交遵纪守法、勤奋好学的朋友,一般对孩子交友也不应太多干涉,要相信孩子已经长大,自己已有辨别能力。干涉太多会适得其反!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同时,父母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和孩子的老师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学校与家里的表现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因为,多了解就会少误解。这样,一旦孩子有不听话的时候,就能比较明白应如何去引导孩子,也不至于破口大骂、拳脚相加,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了! 父母要充分认识到:上初中的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是很正常的。家长一定要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家长可以找一些话题与孩子展开讨论,听听孩子对某件事情或某个故事的看法与想法。同时要尊重孩子的阐述,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认知性。他们遇到某些事情时就会主动与家长沟通,表达自己的意愿。从而对网络的依赖就相应少些。

第二,家长还要创造孩子与小伙伴交流和嬉戏的机会。

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社交能力,也增进了友谊。同龄孩子的想法不尽相同,有共同语言。不要让孩子沉溺虚拟的网络小游戏,失去与小朋友玩耍的机会。

第三,家长要用心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倡导绿色网络。

绿色网络并不排斥健康的网络游戏,没有不喜欢玩网络游戏的孩子,我们不能剥夺孩子从游戏中获得快乐的权利,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引导孩子适时、适度地游戏。如果家庭气氛是和谐的,父母给孩子提供适当宽松的空间和良好的监督,共同制定一份“网络守则”——约定上网时间、活动内容,既可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又使孩子的上网活动能在家长的监护之中。试想:父亲能够陪孩子一起适时适度地玩一些健康的网络游戏,妈妈能够利用博客与孩子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和沟通,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能享受网络乐趣,能够让网络为我们的沟通和交流提供条件。这种和谐的家庭氛围,给力的绿色网络,哪一个孩子还能成为“网瘾少年”呢?

让我们与孩子同行,共同构建绿色网络环境!既让孩子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又让他们走近缤纷多彩的网络世界,正确使用网络,享受现代文明吧!

上一篇:浅谈青少年变声期的嗓音训练与保护 下一篇:中西方文化差异--颜色词的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