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转变“老不信”

时间:2022-08-15 02:38:08

政府表态,不信;专家解释,不信;媒体报道,还是不信。最近,《人民日报》发表长篇报道,认为目前社会公信力下降导致的信任危机,以政府、专家及媒体最为严重,曾经的“权威声音”如今让许多民众将信将疑,在一系列热点事件中,老百姓变成了“老不信”。

老百姓变成“老不信”,绝非一两天、一两件事所致,是长期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不妨先从眼前的事例说起:“郭美美事件”的突然曝出,给那些热心公益事业的国人一记响亮耳光,让无数满怀善心、慷慨解囊的人们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捉弄和欺骗,满以为具有官方背景的红十字会绝对是安全的捐款通道,没想到竟是弥天大谎的“空手道”。再说2011年8月份南京的“房产加名税”,从8月23日地税局负责人表示“今天就开始征收”到接下来5天的“等总局文件”、“短期内不推行”,再到28日的“暂不征收”,直至“8月31日起免征契税”,变化之快让网友不禁感叹“比变睑都快的就是变令”。

说了近的,再看看远的。记得前些年股市暴跌,机构都在出逃,政府赶忙在报上接二连三公告,安慰股民,说股市已经见底,号召公众建立信心。听信了公告的股民却一个个被死死套牢。再有那万恶的油价,“权威声音”奋起呐喊:“油价要和国际接轨”,结果,上涨的价格接上了,下降的价格永无着落,让消费者受骗没脾气。向一些公仆表达诉求,直接上门反映吧,必遭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之尴尬;采取反映吧,又石沉大海,杳无音讯;那么采取上访反映吧,十之八九被扣上“扰乱社会稳定”之罪名,遭受抓捕、殴打或强行遣送。

再请看每年元旦、春节前夕,各地会下发相关文件通知,明令禁止“节日期间大吃大喝、铺张浪费、走访送礼”,并且大多在最后附上“一旦发现严肃处理”云云等内容。奇怪的是,通知年年下,腐败日日有。如此公信力谁能相信?有谁又敢相信?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从总体上看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状态显得生机盎然、活力四射。它一方面说明人们对社会时局的关注力、辨别力在不断增强,公民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发言权、参与权逐步高涨;另一方面也说明某些“权威部门”、漠视民生的人治模式早已陈腐不堪。说话办事、制定决策,缺乏科学严谨、依法务实的科学态度,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和有效社会监督,凭主观臆断,从少数人利益出发,甚至为了“救火”,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顾头不顾尾。最终损害的是政府形象,伤害的是社会公信力,助长的是不信任情绪蔓延滋长。

老百姓成了“老不信”,为权威部门敲响了警钟。改变“老不信”,首先要由政府带头,由各级领导做表率,确立诚信基础,以诚信为本,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其二,建立以民主、法治为依托的公正、公开、公平为为主体的运行机制,用健全的制度做保障。以尊重民众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和参与权为纽带,持之以恒,重树权威公信力,筑起社会诚信的大厦。当然,人们不能苛求“权威声音”百分之百正确,但起码要做到有错必纠、知错必改,保证专家媒体敢于说真话,同时,还要建立说假话、说瞎话的惩处机制,对于损害公信力的做法,实行必要的处罚和制裁。其三,大力开展公民诚信教育,增强诚实守信、求真务实的公民道德意识,让更多的老百姓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提高维护自身权益和辨别真伪的能力,确保对政府行为和专家言论进行正确解读,互查互纠,互帮互信、互利双赢。

“有一种说法是,一个容易相信别人的人,幸福感会比较强烈,因为他不会经常生活在怀疑和恐惧之中。”这番话很具哲理性。当我们清晨起来打开水龙头时,都确信水中没有铬渣的污染;每当我们早餐食用牛奶时,都确信里面没有混入三聚氰胺;每当我们炒菜时,都确信用的不是地沟油;每当我们出门乘坐列车时,都确信大桥不会垮塌;每当我们遇事报警时,都确信警察能够及时处理。生活的每一天,确信明天生活得会更美好、更踏实、更自信,那么老百姓的“老不信”必然彻底扭转。

(摘自《杂文报》 作者:李树泉)

上一篇:天灾与人祸 下一篇:人大代表“刁民论”背后的多重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