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文化惠民活动的实践

时间:2022-08-15 02:11:25

嵊州文化惠民活动的实践

摘 要:文化惠民是党和政府以人为本、亲民爱民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执政为民”理念在文化上的重要反映。嵊州市在文化惠民活动中,充分发挥市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的文化服务职能作用,完善机制,注重创新,进一步调动了农民自办文化的积极性,促进了群众文艺精品创作,从而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

关键词:主要做法;初步成效;几点思考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211-01

文化馆站是国家在基层设置的文化事业单位,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与纽带,也是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文化食粮的重要部门。近年来,嵊州市文化部门针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化的客观实际,充分发挥服务职能,有效整合各种文化资源,送文化、送戏曲、送电影下乡,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

一、主要做法

1.“三下乡”与常下乡相结合。一方面,市文化部门积极参与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的文化、卫生、科技、计生、法律等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三下乡”活动;另一方面,抓好经常性的文化惠民活动,努力在长效性、连续性、持久性上下功夫、做文章,做到活动有计划、有举措、有成效。

2.定点式与流动式相结合。为全市文化礼堂创建村实行定点、定期、定量的文化服务,如辅导农民开展文化礼堂村才艺比赛,内容有戏曲类、声乐类、舞蹈类、器乐类、综合类等项目,有效提高了农村业余骨干的表演水平;同时组织市各文艺协会赴农村进行巡回演出,与所地村的文艺骨干进行互动表演,营造了繁荣活跃的文化氛围。

3.培训辅导与精品创作相结合。2014年全市进一步加大农村文化队伍的培训力度,相继举办了民乐吹打、健身舞蹈、越剧表演、书法美术等由业余爱好者参加的培训班,提升文艺团队的整体水平。同时,多措并举推进文艺精品创作,通过抓重点、突亮点,组织全市业余作者创作涉及“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生态环境、村歌、健身舞等题材的文艺作品,并组织业余骨干参加全国、省、市的各种比赛。

二、取得的初步成效

1.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2014年通过组织送书下乡21000多册、送电影5073场、送戏下乡231场(其中“山花争艳”群文剧目展演47场次,送戏下乡进文化礼堂村51场,民营剧团80场次),在一定程度上覆盖了农村文化生活的盲点,弥补了不同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助推了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2.调动了农民自办文化的积极性。文化惠民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基本求,吸引和激励业余文艺骨干参与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2014年举办的为期4个月的第五届农民“种文化”暨首届文化礼堂才艺比赛和全市文化礼堂村歌创作比赛,吸引了全市48个文化礼堂村的130多个节目参演,1000多人次参加了相关项目的比拼,数万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了这一文化大餐。

3.促进了群众文艺精品创作。近年来,全市有上百件作品在市级以上发表获奖,如2014年《赵马村歌》获第十五届“家国之春・中国民族歌曲演创大将精品金奖”,并收入《中国民族歌曲选粹》暨指定演唱歌曲;三界镇选送的《万紫千红春满园》代表绍兴市参加省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主题活动文化展示等。

三、几点启示

1.以人为本,服务群众。近年来的文化惠民实践充分说明,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老百姓服务,为基层群众服务,就要从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出发,缺什么送什么,要什么服务提供什么服务,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切实实为农村群众解决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要巩固已建文化礼堂的建设成果,新建一批文化礼堂,提高实效性和利用率;要探索边远山区文化惠民的新路子,努力在设施配套、功能齐全、服务提升上下足功夫。

2.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广泛深入地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不仅需要宣传部门、文化部门的重视和组织,需要各种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当地党委政府及村级组织的全力配合。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试齐抓共管、宣传部门指导协调、文化馆站分共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格局;要建立以城带乡的联动机制,鼓励文化单位面向农村提供流动服务、网点服务;推动学校文化体育设施向群众免费开放;要鼓励引导各类社会团体和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惠民服务。只有这样,文化惠民活动才会形成氛围、取得实效。

3.立足长远,追求绩效。文化惠民是一项长期的文化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各司其职,长期坚持。因此,我们要从文化惠民服务活动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强化保障,提档升级,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文化发展力,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满足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大发展大繁荣。

总之,文化馆站的全体群文工作者要以学习贯彻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指针,以切实改善文化民生为着力点,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服务,势力把先进的文化思想传播好,把百姓的文化需求服务好,为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全吉,周航.浙江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1).

[2]杨志强.绍兴公共文化服务现状及创新研究[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3(12).

上一篇:繁荣群众文化,推动“三农”工作的迅速发展 下一篇:试论群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