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开展农民“种文化”活动的经验启示

时间:2022-09-28 06:02:42

嵊州开展农民“种文化”活动的经验启示

摘 要:立足农村“种文化”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手段,对于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村文化活力,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如何孕育良性文化土壤,培育优秀文化种子,确保先进文化种子在老百姓的家门口开花结果等方面作了粗浅的探析。

关键词:种文化;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235-02

“种文化”是指农民自主参与的文化体育活动普遍开展起来,像农民种庄稼一样,在农村生根、开花、结果,并长期坚持下去。开展“种文化”活动,对于加快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文化的内源动力,提升老百姓的主体参与者意识,促进社会和谐进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嵊州市在“种文化”活动中,立足地域特色,勇于实践创新,大力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由“送文化”向“种文化”的模式转变,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孕育良性土壤是种好农村文化的首要基础

浓厚的文化氛围,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农民“种文化”活动肥沃的“土壤”。

首先,要营造好“种文化”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舆论导向功能,广泛运用一切宣传工具、宣传手段、宣传阵地进行氛围渲染,乡镇(街道)一级要积极利用有线电视、广播及时报道相关信息;村(社区)一级要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宣传标语、宣传牌等,多管齐下努力提高农民思想认识,提升农民参与意识,激发农民参与热情,为农民“种文化”活动打下扎实的舆论基础和群众基础。

其次,要提供好“种文化”的活动平台。进一步完善农村文体基础设施,为“种文化”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平台。大力开展各级各类创建活动,如省东海文化明珠工程、市级文化示范镇、文化示范村、文化示范社区等创建工作,通过创建,进一步建设好一批文体设施。根据各村(社区)“种文化”活动内容,因地制宜,按实际需求配置好相应的文体活动场所,进一步完善好一批文体设施。

二、培育优秀种子是种好农村文化的根本前提

培育好适宜的文化种子在整个“种文化”活动过程中的作用十分关键,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要选择适宜的文化种子。当前,要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农民生产生活现状和农村文化建设实践,坚持本土性、需求性和适应性原则,挖掘、提升、培育一批深受农民喜爱、能吸引群众广泛参与、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文化种子。

其次,要创新丰富文化种子。“种文化”不仅要挖掘、继承好固有的农村文化资源,更要不断融入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时尚元素,坚持继承与发扬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积极鼓励不断创新,广泛培育具有现代气息和流行时尚的文化种子。

再次,要提升文化种子的质和量。在质上要聘请优秀的培训师资加强对农民“种文化”活动的指导,确保文化种子的优质性;在量上,要不断拓展文化种子的数量和内容,使越来越多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走进千家万户。

三、实施精心栽培是种好农村文化的重要保证

只有精心栽培,细心呵护,才能保证文化的种子茁壮成长,最后结出丰硕的果实。

首先,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吸引、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到各类文体活动中来。一要在自发集聚中进行辅导。要积极利用各级文化广场、农民公园等活动场所,就近选派文体骨干利用早晚两个时间段进行太极拳、健身操等文体项目的免费辅导、带动,由少积多,逐步形成规模效应;二要在自编自演中进行指导。要根据村民们的兴趣爱好、文体特长,定期创编一定数量的文体节目,在创作、编排过程中加强辅导,不断增强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凝聚力;三要在自娱自乐中进行倡导。要广泛利用中秋、国庆、春节等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设计具有一定针对性、趣味性和实效性的活动载体,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吸引更多的农民群众主动加入到文化活动的行列中来。

其次,要切实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种文化”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让广大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的建设者、享受者和主体参与者,但在具体农村文化种植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十分必要,因此要积极发挥起政府在农民“种文化”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从实际出发,科学建立健全农民“种文化”活动的投入、激励、考核、优化等工作机制,努力确保农民“种文化”活动持之以恒、良性运行。一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要结合区域实际,出台相应的“种文化”活动指导意见,明确目标、任务和要求,并结合实际设计一定的活动载体加以推进。同时,要落实专人负责,经常性对“种文化”活动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二要建立健全投入机制。要出台相关政策意见,建立多元的投入保障机制,切实加强对农民“种文化”活动的资金扶持力度。要设立专项经费,为农民“种文化”活动的正常、持续开展提供经济保障,村一级也要自筹资金,为“种文化”活动提供充足的“动力”。三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经费,定期表彰一批在农民“种文化”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如文体队伍、文体人才、文体活动、辅导教师等。四要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要把各级“种文化”活动开展情况纳入文明街道、文明村、文化村、新农村示范村等创建考核内容。五要建立健全优化机制。要定期对基层文体骨干开展业务培训,提高辅导能力,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展示活动,为广大文体爱好者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以不断优化队伍力量,提高活动效果。

四、要确保先进文化种子在农村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必须重在做好“四字”文章

(一)突出一个“激”字。即激发农民参与热情。通过各级宣传阵地、宣传平台,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宣传窗等多种途径大张旗鼓进行文化渲染,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通过各类形式和各级宣传阵地,集中介绍基层文化生活,展示文化成果,着力唤起农民文化自觉意识,激发农民参与文化热情。

(二)突出一个“育”字。即培育农村文体骨干。全面实施基层文体骨干培育工程,组织文体骨干开展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越剧、绍剧、莲花落及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太极拳、木兰扇、健身操、舞龙舞狮等文体项目的培训。同时,充分发挥已有人才资源,选派优秀文化人才配送至各村,加强业务指导,做到面上培训和重点辅导相结合,着力培养一批懂得文化、热心文化、善于经营文化的能人、骨干、经营者,为农村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提供基础保障、能力支撑。

(三)突出一个“挖”字。即挖掘农村文化资源。挖掘、利用好农村文化资源是种好农村文化的基本支撑点。在农民“种文化”活动中,要努力挖深、挖透固有的文化资源。一是挖掘失传文化资源。如黄泽前良村把近乎失传的“哑背疯”这一民间艺术,通过组织村民进行重新学习、编排,形成了独具匠心的特色文化;二是挖掘已有文化资源。如三江街道以绍剧团为主解,把绍剧演唱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将已有的文化资源打造成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

(四)突出一个“固”字。即巩固农村文化成果。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展示活动,进一步巩固农民“种文化”活动成果。如去年我市开展的“金秋农民文艺擂台赛”、今年正在组织开展的“百姓越剧名星”擂台赛等系列活动,以及各镇乡(街道)广泛举办“农民文化体育节”、“农民才艺大展演”等文化活动,充分展示农村文化成果。这些具有较强针对性,且生动有效的活动载体对于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巩固农村文化成果具有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安丽,徐园.浙江农民“种文化”百村赛启示录.浙江日报,2007年6月14日.

[2]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农民“种文化”.西泠印社,2008(8).

上一篇:PS在旅游摄影中的应用 下一篇:平凡的我并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