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群众文化,推动“三农”工作的迅速发展

时间:2022-08-25 10:48:06

繁荣群众文化,推动“三农”工作的迅速发展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的转型期。长期以来,我国的广大农村里在一种粗放、低效的落后状态下徘徊,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加之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占用量少,致使广大农民的经济收益增幅较小,由此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失衡,缺乏发展的后劲,以致“三农”问题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广大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前进步伐,因此,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关键词:群众文化;工作;开展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213-01

“三农”问题由来已久,从解放之初,它就一直伴随着我们走过漫漫岁月,却始终难以从根本上予以根治。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既有国情的特点,又有历史的原因。如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人口基数大,国民尤其是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文化素质低下,加之,多年来我国政治运动过于频繁,政策摇摆不定,以及长官意志、形而上学的教条主义等未尊重科学的诸多因素的影响,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村的发展速度,积淀了很多问题一直难以解决。

一、繁荣群众文化工作,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是加速治理“三农”工作的前提条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也就是说,没有农民的富裕与稳定,就不可能有全国的小康目标的真正实现。我们孜孜以求的“四个现代化”是紧紧地依附于农村的尽快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的基础之上的。那么,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在解决“三农”问题中,无疑占有着重要的比重,并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三农”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和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其突出表现为。

(一)农村人口庞大,农民素质偏低,生产力极其低下

农村人口多,土地利用率低,生产能力差,效益不高,是我国农村目前的普遍状况。所有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地影响了农村产业的科技化进程。那么,作为群众文化,怎样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文化建设推动“三农”的发展进程?摆正位置、瞄准靶子、发挥才智,是我们必须加以注意的大问题。农村群众文化的主体是农民,它与城市文化有着不同的属性。群众文化作为推动“三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民自身素质的提升,有着密切关系。

(二)文化科技普及率低,制约了“三农”工作的深化与发展

近年来,由于乡镇行政功能的弱化,人们的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凝聚力的下滑、淡化,致使人们更多地只顾个人的眼前利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乡镇领导对群众文化的功能认识不足,没有上升到文化促进生产力这个应有的高度和层面,只是简单地当作业余生活的一个小小点缀,忽视了它潜在的功能和作用。

(三)群众文化形式单一、内容缺乏新意,缺乏应有的吸引力

群众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了农村文化、科普、综合素质等方方面面。然而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文化投入的不足等都造成了农村文化的匮乏,从而影响“三农”工作的进程。

二、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推动“三农”工作的基础

“三农”的核心是农民,只有真正地解决人的问题,才能标本兼治,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纳入日程,注重实效,常抓不懈

农村群众文化的丰富与否,决定着农民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的优与劣,它直接反映了农民的整体素质和“三农”的推进程度。

(二)活动内容的丰富多彩,是繁荣群众文化,推动“三农”工作的有力保证

群众文化作为农村精神文明的载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活动内容的丰富与否,对农民有无吸引力至关重要。所以说,农村群众文化必须在新字上做文章,只有关注社会、关注农民、关注生活、常抓常新,才能真正吸引农民。

三、强化大文化观念,树立服务“三农”意识

群众文化是系统工程,而强化大文化观,树立服务“三农”意识至关重要。

(一)倡导“大文化”观

群众文化是为农民服务的,因而树立“三农”服务意识就是其不可或缺的宗旨。实践证明,农村群众文化普及发展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当地的经济建设速度,彼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强化网络建设,形成主体规模

文化网络建设是群众文化的重要一环。乡镇、村屯、农户三位一体的文化网络是繁荣农村文化的载体,而解决农村文化贫乏问题迫在眉睫。要培养“四有”新型农民,为“三农”的发展奠定雄厚的人才资源储备。

四、结语

总之基层文化活动组织者要大量的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如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及校园文化等经常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引导人民群众在活动中的自我表现、自我教育、搭建公益活动文化性平台,让农民乐于参与、便于参与文化活动,以此来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做新一代高素质的农民。

上一篇: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的建设与发展 下一篇:嵊州文化惠民活动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