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估――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时间:2022-08-15 11:52:41

教学评估――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摘 要:教学评估是教学管理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则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本文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教学评估的必要性,并对教学评估中存在的问题作了阐述,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关键词:教学评估;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管理

前言

《高等教育法》第31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无论什么类型的高等学校,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都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因此,教学管理在高等学校管理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高等学校要为经济建设服务,搞科研和产品开发,都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没有教学管理这项基本工作,学校就没有立足之地。教学评估是教学管理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则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高校教学实施科学、客观的评估是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前提。我国高校普遍的做法是在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对教师教学过程进行评估,来综合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使用学生评估、同事评估、专家评估以及教师自我评估等手段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1.教学评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教学评估作为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了解学校教学工作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引导教师重视教学工作,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近年来,我国高校对于教学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担总体上讲,对于教学工作的重视还显不足,特别是教学评估结果的导向作用还没有充分得以利用,教学评估工作还没有引起更高层次领导和更多教师的关注与重视。比如,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过程中,重视课时数量的要求而对教学质量没有明确的标准;重视学术研究而对教学改革研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再如再教师的工资津贴、考核中都没有充分利用评估的结果,缺乏激励作用。这样就可能造成评与不评差不多,评高评低一个样的现象。因此,学校要在加大对教学工作支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教学评估所反馈信息,在全校教师中形成重视教学工作的良好氛围,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工作,增强对教学工作的责任心与从事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有些教师认为,教学评估其实就是制造师生之间的矛盾,形成师生之间正常沟通的障碍,从而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实际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教学评估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保障和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并不仅仅在于知道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状况,而是通过实施教学评估,使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能及时了解教学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引导教师重视教学工作,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从而有效地保障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从传统地教学观念中走出来,牢固树立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地教学意识,视教学质量为生命,用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来重新理解和认识教学评估工作。

2.教学评估是培养人才的需要

教学评估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为保证教学质量而采取的主要措施。它在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它对推动学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教师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既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又因为学生参与了教学的全过程,因而对任课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效果的好坏是最有发言权的。而且,他们来自社会,毕业后又要服务于社会,社会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或者说影响他们的愿望、要求,因此,也有必要将他们的意见反映在教学评估活动中。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具有多面性、相对有效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等特点,相对不受多种假定的或潜在的偏见影响。近年来,我国教学评估的实践表明,学生评估教师是教学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学生在评估教师时,受其自身知识、能力等局限,但学生是教学效果的直接体验者,他们对教师的教学思想、策略、方法和效果的感受最深。在学生教学质量评估中,学生问卷调查的方式是教学评估的主要形式。这在高等教育中也有了很长的运用历史,其可靠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各高等院校教学评估实践的论证。

我们前文说过:无论什么类型的高等学校,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都是培养人才。目前,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高校不断扩招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并不断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师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不断推进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已是高校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工作。2001年6月,“北京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工作研讨会暨经验交流会”明确指出:教学评估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3.教学评估是建立激励竞争机制的需要

教学评估具有区别优良、分等鉴定作用,而教学评估的督促与激励作用是评估分等鉴定作用的必然结果。教学评估是对教学及管理部门劳动成果和劳动效率的鉴定与评估,它能给人以某种精神上的满足,促进人们的主动性与工作热情,激励人们以全部精力投入工作,因此,它具有积极的刺激作用。同时,有了评估,他们就不能只管完成任务,而不管效率以及对社会所作出的实际贡献,它在客观上也在督促教学及管理部门的工作向前发展。

然而,我国各高校的教学评估工作还不是很成熟。清华大学宋烈侠教授指出:目前教学评估存在“三重三轻”倾向――重信息收集,轻信息处理;重文件规定,轻文件实施落实;重教学评估结果,轻视反馈。许多高校费了很大人力和物力去搞调查并汇总,收集了很多的数据信息,可到最后很多老师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考核结果,更谈不上发扬与整改。因此教学评估所发现的问题,如教师照本宣科、上课互动不够、普通话不准等,年年重复,完全失去了教学评估的意义。

随着各高校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按岗聘任,竞争上岗将是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为配合各高校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在教学岗位上建立竞争机制,完善选课制度是各高校要进行的主要工作。在这种前提下,逐步公布教师教学评估的结果,可以促进这项改革工作的开展。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估的导向作用,提高教师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探索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我们必须利用一定的机制使教师形成一定的压力和紧迫感,让教师认识到教学工作的好坏会影响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比如各高校将来在实施岗位聘任、职称评审、奖励津贴、考核工作时,均应把教学评估作为一个影响因素来考虑。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重视教学工作,才能促使教师努力去改进教学。

当然,教学评估工作应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努力做到评估结果的准确、全面与科学。教学评估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改革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在利用教学评估结果时,一方面要将学生评估的结果反馈给教师,让教师根据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在今后加以改进;另一方面要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老教师听课、评课,指导青年教师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利用老教师在这方面的经验,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从事课堂教学的水平。不管怎样,教学评估要坚持为促进教学发展服务为目的。通过评估,激励和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对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不断重新认识,激励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激励和促进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激励和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金娣,王刚. 《教育评估与测量》[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2)

[2]李雁冰.《课程评估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06)

[3]熊匡汉.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研究与实践[J]. 高教探索,1996 (01)

[4]郭效仪.试谈课堂教学水平的评估[J]. 武警学院学报,1994(01)

[5]韩兴汉.对教学质量考核评估的思考[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1995(01)

[6]教育部人事司.《现代教育评估》[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03)

(作者简介:徐圣稚,男,江西丰城人,1974年12月生,现江西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比较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比较文学。)

上一篇:一堂好课――教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下一篇:交际诗赋对邺下文学集团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