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业:中小企业与银行间的桥梁

时间:2022-08-15 11:06:38

担保业:中小企业与银行间的桥梁

浙江省温州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是2001年8月24日经过市人民政府同意成立的全市第一家信用担保公司。政府扶持资金300万元,实收资金1100万元。公司主要是为中小企业短期小额流动资金贷款提供信用担保,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是架接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桥梁。

一、公司的现状

经过近五年的运作,公司累计对外担保752笔,担保企业数656家,担保总额49386.5万元,有效地缓解了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五年来公司风险控制情况良好,运作正常,达到了担保公司与企业、银行“三赢”的目的,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公司在风险管理及业务开拓中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格局。大家知道担保行业是国际上公认的高风险行业,为更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规避风险,公司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规范经营放在首位,建立了一整套的业务操作程序和制度,积极和银行建立合作平台,逐步形成了互相推荐、共同考察、联合决策、协作监控、共担风险的业务关系。公司以“选优”、“补充”为原则,坚持服务中小企业为宗旨,确定信用客户名单采取咨询、上门拜访、向开户银行搜集相关企业信息等方法,多方面了解企业信用状况。同时,公司把反担保措施设定为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除了正常的担保措施外,还尝试担保方式的创新,如动产、存货、股权、仓储等抵押、质押和企业、个人联保等。在担保决策中,公司采取了二级评审制,先由资信评估部门对符合担保条件的企业进行调查,经公司严格审核评价,确保担保决策的合理化。公司始终按照董事会确定的目标,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业务发展稳健,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得到了同业和金融机构的认可。

二、困难与问题

几年来,公司在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运作良好,缓解了部分企业融资难、资金短缺的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与问题:

(一)资金不足,担保规模小。目前公司的实收资本为1100万元,按目前银行通常的放大倍数为5倍,可担保额度仅只有5500万元。这与温州市中小企业经济发展所需的信贷需求总量相比,无疑是微乎其微,远远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二)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不完善。目前全市没有形成统一、共享的企业的信用征集、登记、评估和为主要内容的信用体系。许多中小企业没有信用记录,一部分中小企业信用行为欠佳、信用信息失真现象较多。由于缺乏信用征集、信用评估、信用担保的社会化信用体系,导致担保机构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财力去搜集有关企业的信用信息,管理成本较高。

三、对策及建议

(一)扩大担保公司资本金。通过吸纳各种企业法人、社会团体法人以及自然人闲置资金入股担保公司,引导更多的民间资金入股担保公司。信用担保公司近几期将新增股本金3000万元以上,扩大担保公司资本实力,解决担保能力不足的问题。

(二)拓展经营范围,增加担保品种。担保品种由目前的主要为中小企业短期小额流动资金贷款提供信用担保、拓展向符合担保条件的各类所有制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技术改造贷款、供销合同、贸易履约、工程承包履约、还有社会上大量的拆迁户等进行担保。

(三)建立健全企业、个人信用平台,推进信用制度建设。建议政府协调相关工作部门,整合资源,强化信用观念,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的氛围,促进企业、自然人的信用信息中心建立,出台统一的信用评级制度和激励机制,以信用等级来确定是否担保或贷款。

(四)建立风险分散机制。银行作为以各种货币作为标志物来运行的一个载体,做到安全、流转、效益,担保公司也是一样,目前虽然货币种类只有人民币一个种类在操作,工作人员又不一定是融资的高手,也得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担保行业又是个高风险的行业,且风险控制难度很大。再有,商业银行不愿通过高承担信贷风险,所以要求人民银行引导商业银行在风险分担、放大倍数和业务开展上积极与担保机构合作。政府要建立担保资金补偿机制,可以考虑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划拨一定的资金作为从事高风险经营行业的补偿。

(五)加强对担保公司的监管。目前,由于担保公司缺少行业监管,存在无序竞争的状态,加大了银行信贷风险,而且对担保行业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建议政府应加强对担保公司引导和对行业准入门槛的设限。

(作者系浙江省温州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监事长、高级经济师)

上一篇:科研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的策略 下一篇:提升企业执行力 构建国有企业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