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主体人格 唤醒自我意识

时间:2022-08-15 10:41:08

塑造主体人格 唤醒自我意识

传统的德育模式,只把学生看成是教师 “教”的对象,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德育过程中学生主体的情感需要和道德内化。学生由于缺少参与,缺乏深入实际的道德体验,因此对外部的道德规范要求难以引起共鸣,以致无法从内心里真正领悟到做人的真谛。另外,网络时代的到来,价值多元的网络文化对我们传统的道德观、价值观等产生巨大冲击,给中小学德育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所以,我们应该着力建构以塑造主体人格为目标的德育模式,以唤醒学生的 “自我”意识,使之学会识别五彩缤纷的世界,正确选择人生道路,积极进取,主动去实现自我价值。

一、在“遵守行规”中养成

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品德发展的基础。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认为,“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人的完整品德结构发展中质变的核心”,“道德行为习惯是德性质变的标志”,应“从行为习惯入手培养德性”。要维护学生主体地位,首先要对学生加强教育,在规范中养成德性,使之“习与性成”。

根据学校“行为规范优秀、道德品质高尚、心理素质良好、适应未来生存、有利终身发展”的德育总目标,我们制定了“重道德需求、重道德内化、重道德实践、重道德养成”的德育工作思想,构建了“三基、五育、八法、三范、三结合”的德育模式。

“三基”是指“基本的学习规范,基本的行为习惯,基本的做人要求”等德育的规范。为了体现德育的整体性、有序性,根据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需要和实际,从操作层面提出了“养成教育、传统教育、情感教育、体验教育、隐性教育”等德育的五方面,简称“五育”,并具体化为可操作的十项教育内容,即“自立教育,培养自主的品质;兴趣教育,培养热爱学习的品质;自信教育,培养自强的品质;意志教育,培养顽强的品质;挫折教育,培养抗挫的品质;合作教育,培养团结协作的品质;责任教育,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乐观教育,培养乐观和谐的品质;审美教育,培养追求美的品质;自我评价教育,培养自我评价的品质”等,以引领学生习得良好的规范,提升自我教育的意识,培养高尚的德性。

“八法”指德育的八种途径。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渗透、班组综合教育、团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生活教育、环境教育、网络教育等。“三结合”即是道德教育与文明行为的自我养成相结合,系列训练与专项反复训练相结合,自我教育与他人督促相结合。“三范”是领导率先垂范,教师以身示范,学生行为规范。

二、在学习生活中发展

“人们道德认识的深化、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锤炼、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信念的确立都离不开个体现实的道德生活和活动”。因此,活动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自我对话的舞台,是促进品德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学生品德素质高低的标准。

学校开发德育课程资源,拓展活动形式,丰富学生生活,为学生的发展完善管理的机制和提供施展的平台。发挥班主任、学科教师、社区工作者、家长等四种资源功能,实现学校与社区人力资源的整合,增强教育的合力。开展五类活动形式,包括专题教育活动,参与制作电视节目等实践活动,参加团校学习等组织活动,利用现代传媒的学习活动,心理辅导咨询活动。创建校广播电台等现代传媒的平台,体育运动设施的平台,实验室、科技活动室等实践场地的平台。提供三个保证: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提供活动时间;加强设施设备的配备和管理,提供活动空间;高效率教与学,提供活动的愉快心境。

为了让学生在人文环境中熏陶,我们在起始年级开展以下活动:一是组织新生开展“我与母校共同成长”为主题的栽花种草植树活动,并负责三年的管理,把学生爱校意识落实到行动中。二是组织开展“如果我设计……”等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居室文化设计活动。三是组织“野营生存拉练”、“军训”活动,磨练学生意志,培养抗挫意识。开展寓德于美,寓德于艺的活动,引导学生展示特长,体验成功。

三、在参与管理中培养

学校是学生快乐的空间,发展的平台,展示的舞台。按照“学生是主人,班主任是主导,活动是中心,自育是核心,终身发展是目标”的原则,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我评价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管理。任何教育和管理,只有把制度和要求化为学生的需要,才能激发学生自觉的行为。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临时大家庭。每个学生都是其

中的一员。我们在班级里开展做 “班级小主人”的自主体验活动,要求每位学生都以 “小主人”的身份出现在班集体中,做到自己的 “家事”自己做、自己管,使每个学生都关心这个 “家”,乐为这个“家”做贡献,从而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其内容有:一是班干部通过民主选举并轮流上岗,让学生人人有机会当一回 “家长”,体验作为班集体带头人、班主任得力助手的荣誉感,从而懂得:只有自己做好,并处处为别人着想,主动关心他人,宽容他人,才能赢得同学的好感,得到大家的支持;二是让学生自己主持每天的班务工作,从最简单的点名考勤到处理班里同学的种种矛盾,从中体验到班主任的工作繁琐,以此激起尊师之情,理解老师的用心良苦,接纳 “师之严”的教育;三是改革评价模式,由学生给自己鉴定评分,并通过互相评价、互相督促,使班规班纪人人遵守,达到自主体验教育的目的;四是开展 “一帮一、一对红”活动,让优秀生和中下生结对子,在“一帮一”的交往中学会互相欣赏,要求优秀学生学习后进生热心集体活动和公益活动,后进生学习优秀生刻苦好学、勤于思考的品质,形成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宽容、互相激励的友爱之情, 使这个“家”真正成为每个学生的温暖之家。

总之,德育就是要给学生创造互动、快乐、幸福的空间,搭建自由、自信,富于想象、富有个性的成长平台,在真实的情景中实现德性的自我超越,促进主体的发展。我们在德育实践中的每一点尝试,体现着师生心灵上的融合,凝聚着创造的智慧,追求的乐趣,引领着学生快乐的发展。让学生去 “做”,在“做”中激情、明理,自我体验人生价值,形成健康的主体人格,从而开发自身的潜能。

上一篇:浅议国土资源系统反腐倡廉工作 下一篇:浅谈在技工教育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