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蚌埠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时间:2022-08-15 07:52:32

加快蚌埠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摘要:进入21世纪,蚌埠市的城市建设迎来了大发展的重要契机,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关系,促进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都需要新思路、新理念。为适应建设皖北重要中心城市的需要,建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生态市已成为蚌埠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蚌埠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0-0156-02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有效解决中国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的突出矛盾的重要方向。新的文明转型革命,必然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和变化,如何建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生态城市也就成为蚌埠城市发展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蚌埠市在加快建设生态城市方面的积极进展

“十一五”期间,蚌埠市按照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建设生态城市方面有着积极的进展。

1.生态产业发展为生态城市建设奠定了经济基础。一是循环经济发展有序推进。在单个企业的循环经济改造方面,中粮丰原集团通过坚持农林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原则,依托国家发酵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的技术优势,为发展循环经济不断进行工艺优化和改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农业生态循环经济方面,淮上区集种猪场根据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建设要求,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的原则,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利用。已初步形成了“生猪养殖—沼气—果林—水产”立体生态种养循环链。在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方面,五河沫河口循环园区的区域环评已获省环保局的批复,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已获省批准。园区内一批化工项目和退市进园项目进展顺利。 二是生态旅游项目不断开发。蚌埠市区周边及附近有着10多万亩的山林资源和丰富的湿地资源,并且呈现出山水相依、山水相连的独特景观,更有众多的名胜古迹点缀其间,为发展生态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蚌埠市针对这些生态资源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推介和开发利用工作,并确立了荆涂山风景区、三汊河湿地公园、沱湖自然保护区、大巩山森林公园、芦山生态文化陵园、东芦山生态旅游、四方湖湿地等一批重点生态旅游项目,着手开展规划设计、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兴建工作。三是生态农业经济进一步壮大。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有28个农产品生产基地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8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检测总面积28.3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总产量12.8万吨。有27家企业的47个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获得了“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在农村生态能源建设方面,着力示范推广“畜禽—沼—菜”、“畜禽—沼—粮”生态农业生产模式,推广“一池三改(改厕、改圈、改厨)”,整治村容村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带动农村进步与文明。

2.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的建设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一是污染企业的治理与监管进一步加强。对污染严重的落后产能果断实施断电措施;对上级关注、群众反复投诉的敏感企业,建立环保人员、群众代表、辖区政府三方共同参与监管的工作机制。二是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全市2011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7 090吨,较上年减少223吨。烟尘排放量为14 242吨,较上年减少580吨。全市工业粉尘排放量为2 713吨,较上年减少689.9吨。三是水环境明显改善。全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完成省政府下达COD减排目标任务,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四是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目前,市区绿地面积4 497公顷,公共绿地面积34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 539公顷,绿地覆盖率21.6%,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4.82平方米。已创建两个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和147个省、市级花园式、园林式单位。五是生态防护能力和恢复得到加强。全市成片造林27.5048万亩,新建农田林网65.75万亩,补建农田林网46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0.84%,达到16.7%。初步形成以林木为主体,乔、灌、花、草搭配,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结合的绿色生态屏障。六是积极开展了推进退市进园工作。工业企业退市进园实施意见和化工企业退市入园方案都已形成,一批精细化工企业已经成功退市进园。

3.生态文化建设为生态城市建设注入了精神内涵。花鼓灯艺术作为淮河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享有“东方芭蕾”、“淮畔幽兰”的美誉。围绕花鼓灯艺术打造蚌埠特色文化产业,更为生态城市建设注入了特色的精神内涵。冯嘴子花鼓灯生态保护村的挂牌,中国花鼓灯艺术博物馆建设,中国花鼓灯研究工作室的成立,有利于花鼓灯文化进一步发扬。围绕玉器文化,发展玉器产业,蚌埠光彩玉器文化城被命名为第四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依托光彩玉器城,大力发展民间工艺业,做大做强奇石玉器产业;充分利用大剧院、会展中心、专利展示交易中心等文化设施,大力发展文博会展业。依托双墩、垓下古战场、禹墟等人文遗址资源,打造一批文化内涵深、经济价值高的知名文化旅游品牌,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优势,推动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大力开发山水休闲游、文化历史探索游、生态度假游等旅游产品,彰显我市大河文化、大禹文化、大汉文化、大明文化的魅力,打造“山魂水韵·人文驿站”旅游名城。

二、继续加快蚌埠生态城市建设的建议

建设生态城市,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运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和循环经济理念,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改善环境质量为前提,充分发挥区域生态、资源、产业和机制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基本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蚌埠市“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和本地实情,提出以下建议:

1.根据市情制定生态城市规划,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完善生态城市发展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提和条件。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应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分布、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的提高等。在制定规划时,一定要注意规划目标的可操作性,突出重点建设项目领域。根据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生态城市的建设不是一下子就到位的,需要规划设计者要从小处入手,目标设计具体、务实,能够直接用于指导实践活动。这样清晰、明确的目标,既有利于公众的理解和积极参与,也便于职能部门主动组织规划实施建设,从而保障了生态城市建设能够稳步地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2.发展城市生态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首先应以生态产业作支撑。要按照“资源高效利用,废弃物循环使用”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开发无污染和低污染、能治理的绿色工业产品。在生态工业园研究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使一个企业产生的废弃物能变成另一个企业的材料来源,在生产过程中强调减少原材料的使用和废弃物的排放。积极建设生态科技示范园,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推广田间套养、秸秆还田等生态技术和有机复合肥、生物农药等无毒害、无污染产品,促进生态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继续努力培育和发展生态旅游、生态物流和房地产以及文教卫等生态产业,通过生态产业发展,带动和支撑生态城市建设。

3.培育生态文化道德,鼓励公众参与。生态道德是随着生态问题的发展逐步形成的,是人们在生态这个公共生活中,自觉调节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所必须遵循的共同行为准则。围绕生态城市建设,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宣传生态理论知识和生态保护法规,提倡讲究卫生、保护环境、善待地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把生态文化建设纳入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在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文化场所建设、文化市场管理中不断充实生态环境保护内容。鼓励公众参与到生态城市建设当中来,无论从规划方案的制定、实际的建设推进过程、还是后续的监督监控,都有具体的措施保证公众的广泛参与。

4.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加强城市管理。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要让建筑、街道、小区和城镇的设计和建设,都能直接体现出城市的风格、形象和特色。要加快城市绿化步伐,科学规划,科学种植。对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和管理,回收各种可利用资源。建立城市清洁交通体系,通过加强车辆管理和调度,使各种无污染或少污染的交通工具在城市运营并相互配合,在不同的距离和范围内发挥各自的作用,创造出清洁、高效的生态交通环境。

5.建立生态保护机制,加强考核与监督。建设生态城市是一项持久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和全民参与。因此,要逐步建立健全由政府领导和资源、环保、法制等部门参加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体制。要逐步采用绿色GDP指标计算经济增长速度,增设环境保护方面的指标考核,作为衡量城市综合发展能力的重要内容。要实施生态环境审计工作,建立生态环境建设领导政绩考核制度,把环保工作列入党政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建立起环境公共信息网、环境管理网和预警网,及时为生态城市的管理和客观决策提供科学监督。还要加强生态环境科研,重视人才交流、引进和培养,为建设生态城市提供人才和科技保证。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相信通过有效措施和艰苦努力,一定能把蚌埠建设成为“山翠城绿、鸟语花重、天蓝水清、风柔气顺、物丰景美、人和寿长”的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1] 王玉庆.当前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几个突出问题[J].求实学刊,2011,(4):55-57.

[2] 李丽红.政府主导型公众参与生态城市规划的难点及法律解决途径[J].现代财经,2009,(8):79-82.

[3] 韩乃辉.严汉平.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困境和实现路径[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2,(1):87-90.

[4] 李文华.中国生态城市的发展路径[J].财经界,2012,(5):42-45.[责任编辑 陈凤雪]

上一篇:中国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与政策研究 下一篇:让农民“安心”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