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引导式教学模式

时间:2022-08-15 07:27:52

浅析初中语文引导式教学模式

摘要:时代不断更新,社会不断进步,教育也要随之而进行变革。新课程改革是教育界的大事件,各个教育领域都在积极探索不同的途径和策略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实处。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把握住这次新课改的机遇,同时也要积极应对新课改带来的挑战。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我们应该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促进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提出了引导式教学模式,旨在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模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引导式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117-02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要掌握教材,只有充分地理解和把握了教材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其次就是要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最后就是要对教学进行反思,要在不断的反思中进步。而在这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了,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我们的教学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教育才真正变得有意义。引导式教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满足学生的需求,适应教学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我们应该大力推广这种教学模式。

一、引导式教学的概念

初中生的身心都处于稳定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心智在逐渐地走向成熟,其认知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水平,这时期的学生不再需要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喜欢自己探究知识,他们有着探索和创新的精神,有着一股什么都不怕的勇气,因此,我们不能够再继续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了,也不能推行“应试教育”的理念。在此背景下,新课改诞生了,新课改强调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式教学的核心含义就是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不再“主宰”课堂,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着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究,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认知水平。引导式教学由四个步骤组成:自主学习、阅读教材、重点讲述、巩固演练。从这四个步骤中我们不难看出,引导式教学是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在这样一个学习环境中,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够得到一定的培养。

二、引导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自主学习。众所周知,自主学习就是给定学生一个课题,让学生自己寻找探究的策略和学习思路,然后按照自己所定的这一套学习方案来进行自我学习。但是自主学习有一个必要的前提,那就是必须要有一个教学目标做指引,这个教学目标就像是一个指南针,指引着学生的学习航程。自主学习从阅读和搜集材料开始,然后对材料进行整合、归纳和总结,最后提出结论并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整理和归纳能力,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学生能够逐渐地了解并掌握新知识的基本结构。在语文教材的阅读中,我们要分为三个步骤:初读、细读、重读。第一步,粗略地扫描,了解文章大概;第二步,仔细品读,明白文章的主旨;第三步,针对文章中的重点段落精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文章所表达的内涵。可是有些学生却认为,阅读没有那么复杂,只用读一遍即可,所以他们常常忽略掉第一步的初读。其实不然,对于语文这门文科重点学科来说,初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初读,可以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学生可以了解到这一课的内容大致是什么,文章讲了个什么样的故事,属于什么类型的文章,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掌握的,这其实就相当于一次预习。经过初读之后,学生不会对这一课再感到陌生,不会在没有思路、没有条理的思维下进行学习,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了。针对那些没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我们应该引导他们正确地阅读学习,以便顺利地实现引导式教学的第一步――自主学习。

2.合作与探究。引导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合作与探究,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引下,互相帮助,密切配合。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和探究学习。小组内成员互帮互助,共同努力。小组外又可以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学习别人好的经验,反思自己的不足。例如,在教学《斜塔上的实验》这一课时,就可以采用合作与探究的方式。教师在上课前,进行一个小实验。教师拿出实验工具――“毛钱管”,即一个试管内装有羽毛和钱币,学生肯定会感到好奇,这时教师就可以向各小组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猜管中的羽毛和钱币哪个会先到达管底?”几乎所有的小组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肯定是钱币啊,这毫无疑问。”接着,教师让每个小组上台来亲自做实验,得到的结果却是,钱币和羽毛同时落地。而且,每个小组的答案都是一样的。学生惊讶不已,急于解开这个疑惑。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会积极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3.精讲点拨。教师在精心备课时,要把握住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要能够预知学生可能会出现疑虑的地方,依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找出那些容易误导学生的知识点,在课堂上进行精讲。例如,在教学《风筝》这一课时,学生定会有很多难以理解的地方。教师就可以针对一个重点问题进行精讲,这个问题可能也是大部分学生感到最困惑的难题,当然,这也是整篇文章的重难点所在。课文中结尾处有这样一句话:“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这句话本身就有一定的矛盾性,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作者说“倒不如躲到严冬中去”,那为什么又要“四周又明明是严冬……”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你觉得这其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这一问题触动到了学生内心的疑惑,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终于了解了作者鲁迅先生的写作意图,这句话看似矛盾,却正因为这矛盾,揭示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作者的愤慨之情。原来,鲁迅先生觉得自己无法补过,只能够一直沉重下去,这是一种无法摆脱的悲哀。这时的他只能够希望躲到严冬里去,不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样才能够忘却这一切。文中的“寒威和冷气”并不是指当时的天气,而是指心里的悲哀。当年的虐杀者与被虐杀者受到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之间都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但是现如今,虐杀者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为自己曾经的作为感到后悔,但是被虐杀者仍然无动于衷,已经全然忘却那一段历史了。虐杀者虽然已经觉悟了,但是却无法补过,这种悲哀让人不寒而栗。

4.巩固演练。在学生已经对课文知识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掌握之后,教师就要为学生安排巩固练习了。以往的巩固练习就是课后习题,这样的方式未免太枯燥。倒不如来一个有趣味的巩固演练方式,比如说,可以安排学生做一场辩论赛,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角色扮演,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演讲等等。当然,还是不能够完全地“抛弃”习题练习,教师可以设计出不同的题型,给学生新鲜感,让学生通过练习来进行巩固。

参考文献:

[1]王杰峰.上好高中语文引导课[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03).

[2]卢坤甫.引导式教学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01).

[3]李慧.语文教学设计研究[D].辽宁:渤海大学,2012.

[4]缑兴国.论语言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地位[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2.

上一篇:基于AHP与模糊综合评价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 下一篇:超导磁共振制冷系统维护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