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镜”亦如“窗”

时间:2022-08-15 05:06:19

教育如“镜”亦如“窗”

教育如镜亦如窗。首先,育人者须常擦“素质之镜”,更须勤拭“督促之窗”。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因此,育人者一方面必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努力擦亮自身的“素质之镜”,以“吾日三省吾身”的态度时刻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深入学习和钻研教育学、心理学及其他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和学识基础,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真正受到启发。所谓:“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另一方面必须念好“勤字诀”,多留心孩子的变化状况,多琢磨沟通的渠道与方式,多变换观察的位置与角度,真正擦净每一面“督促之窗”,看清不同教育方法的实际效果,掌握准其个性特征,把握准育人的火候。

其次,育人者须展现“魅力之镜”,更须巧开“个性之窗”。育人者的“魅力之镜”不是一厢情愿可以滋生出来的,更不是“陈腔老调”、“千年一面”就可以实现的。它的奥妙在于可以满足不同孩子个性成长的需要。因此,育人者只有多开辟出“个性之窗”,才会让自己的“魅力之镜”引人注目。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准确无误地熟悉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征,才可以在教育过程中让最常用的激励和评价方式放射出异样的光芒,让最普通的情境和气氛洋溢着别样的色彩,在轻松唤醒孩子进取动力的同时,也悄然形成自己的育人风格。

再者,育人者须多一些“宽容之镜”,多一些“生活之窗”。育人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帆风顺,这就要求育人者的示范过程多一些耐心和尊重,引导情节多一些细心和激励,体验环节多一些信任和理解……用自己的宽容丰富各种细致的“教、扶、放”等施教环节。同时,育人者必须注意许多生活中的教育细节,比如良好的生活习惯、认真的工作态度、与人为善的处事风格等,这些都将是一扇扇生动的生活之窗,让孩子印象深刻,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得到熏陶。

教育如镜亦如窗。苏霍姆林斯基说:“精神空虚、思想枯竭、志趣低下、愚昧无知的人,决不会焕发和孕育出真正的爱。”育人者应该时刻明确教育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在平时的实践中,不仅要多设几扇“窗户”去了解、尊重、呵护孩子,更须精心研究育人规律,努力提升自己的育人水平,学会享受同步成长的快乐,让自己“风格之镜”早日树起,育人实践才会不断折射出五彩的光芒,光与影才有可能交汇出和谐的风景。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中区实验小学)

终校/于 洪

上一篇:哎,大学唉! 下一篇:爷爷的少年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