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

时间:2022-08-15 04:30:58

建构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

数学学习活动是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是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探究过程。如何建构充满活力的数学课,使学生个个积极参与?笔者就自己的实践探讨如下:

一、充满乐趣的课堂才是有活力的课堂

快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学好数学的动力源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前精心设计上课思路,把教学目标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让数学课堂充满乐趣。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师生互动做折纸游戏,并提出问题:一张1毫米厚的纸对折一次有多厚?对折2次、3次之后呢?让学生猜想对折24次之后的厚度,并动手探究规律。然后教师提示,如果对折24次大约有10000米厚,比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学生动手操作,猜想,使课堂充满乐趣和活力。

二、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才是有活力的课堂

数学教学活动要让学生置身在一个宽松、自然、充满平等同时又充满竞争和生活气息的学习氛围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参与其中,这样的课堂才有活力。数学课学生学的好不好,并不是看教师讲得有多精彩,课件做得多么精美,更多的是看学生的参与度有多高,教师的课堂环节的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合作交流、实验、讨论、猜测、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都能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使课堂活起来。鼓励学生动脑学,用心思考,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小组的交流、讨论,获取知识,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是毫无乐趣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操作中学,在实验中体会,感悟,理解,在经历数学的探索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三、敢于质疑的课堂才是有活力的课堂

在教学中,往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只是一个数学知识点,而提出新问题、新观点,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平等、和谐、友好的教学氛围。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解决,并大力表扬敢于质疑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学困生,即使他们提出的问题是幼稚的,教师都要予以解决,并鼓励他们,让学困生也能体会的成功的喜悦

另外,教师也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动脑思考,变教师“要我学”成为学生“我要学”,改变教学中“满堂灌”的习惯,而是更多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讨论,去研究,从而体验发现知识的乐趣。如,在教学“角的对称性”时教师画出了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问学生有什么想法,立刻有学生提出:这个交点也在第三个角的角平分线上。教师借机让学生来验证自己的想法,从而得出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结论。

四、动手做的课堂才是有活力的课堂

动手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思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投针实验与概率”时,笔者创设情境:小明和小刚都想去看周末的足球比赛,却只有一张票,小明提议用如下的办法决定谁去:找来一枚图钉,每人各掷一次,若顶尖着地小刚去;若钉帽着地,则小明去。你认为游戏公平吗?这一实际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也调动了学生研究的热情。首先,先让学生猜谁获得门票的可能性大,有的说小刚,也有说是小明,也有的说可能性相同。又有学生质疑:与投的高度有关系。于是,在规定了同样的高度情况下,把班级学生分成20个小组,2人一组,每组每人投20次,并填写下面表格:

根据实验,提出问题:

1.你们小组共做多少次实验?

2.钉尖着地多少次?

3.钉帽着地多少次?

4.你能算出它们的频率吗?

以上问题的提出,使研究一步一步深入了,学生在回答中也加深了对问题的思考。最后汇总各小组的数据,并让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从折线统计图中估计二者的频率。

一张球票引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一个活动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认真计算,积极思考,让数学课堂充满了活力。

上一篇:政治课堂教学中,师生应互为主体 下一篇: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