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设计高中数学作业

时间:2022-08-15 03:55:09

有效设计高中数学作业

【摘要】数学教学的效率取决于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而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后续。它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方式,也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合理的作业设计对学生巩固概念、掌握数学方法、体会数学思想、发展思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高效课堂 数学作业 有效设计

一、 什么是有效作业

“有效作业”这一概念包括三重意蕴即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有效”是对学生而言的,能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作业应该是有效的作业。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作业,能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作业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也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反思改进。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教学的主体已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尤其是高效课堂的提出与探究,如何设置作业,如何做好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 如何设计有效的作业

首先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我觉得数学的作业的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基础性原则

根据数学的高考要求,必须夯实基础,因此必须以简单题、中等难度的题为住,杜绝偏题、怪题,着重突出通性通法。

2、渐进性原则

学生是在学习中逐渐提高的,但是他们又是容易遗忘的,因此作业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不仅作业内容必须是循环渐进的,体现的数学方法也必须是循环渐进的。

3、实效性原则

数学教学的实效不取决于教师教给学生什么,而取决于学生实际获得了什么。每次布置的作业,教师都必须事先做一遍,努力做到每次作业都能发挥它的作大作用,能让学生有所收获。

4、发展性原则

学生是发展的人,作业的设计必须为学生的发展做好准备,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

其次可以采用以下模式

1、分层设计作业。作业设置分四个层次:A、B级(基础):结合本节课的内容,选编基础性较强的练习题,题目要体现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理解,要求学生独立完成;C级(中等):结合本节课的内容选编有一定综合性的练习题,题目要体现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运用,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来完成;D级(拓展):结合本节内容,选编一至两道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的综合性习题,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并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分析和解决问题。

2、设计开放性作业,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作业设计中,我们应该以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为目的,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中心,引导学生会思考,善思考,巧思考,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创新。在实践中可设计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题目以及形式新、入口宽、解法活、策略多的题目。

3、设计研究性作业,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的研究课题,学生带着问题,边学习,边研究,提高了数学学习的层次,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同学交流、共享,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念,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4、设计能力性的作业,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原始的数学知识,还要掌握数学活动技能,如:数学式子的变换技能、解方程和不等式的技能、作图技能、运算技能、论证技能等。而且对考察学生能力较高,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我认为设计作业时应侧重放在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上,既能体现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教学单元目标、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还能进一步巩固知识,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作业评价

我认为,学生的作业不能仅仅以是否完成、是否对错来评价,教师的作业讲评不能仅仅以介绍正确的解法为主,教师在处理学生的作业时必须以切实改进学生的薄弱环节为重点,我的做法是①多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每个学生的作业都有自己的优点,不能只看到学生的错误,而要更多的看到学生的优点,多去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②事无巨细,应该拿出最大的耐心去订正每一个学生的错误,并以提示性的语言,指出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自主订正错误

精心设计好数学作业,使学生作业以趣味训练、体验成功、探索创新、自主选择为主,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望。通过作业设计,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真正使因材施教落到了实处;通过作业设计,能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学生乐学,老师乐教;通过作业设计,能提高同学间互助合作的能力;通过作业设计,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的目的是“打好基础,促进发展,高效教学”.要把握基础教学的要求,并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能成功.在数学作业的训练中,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体验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探究和学习过程,不断反思,归纳、整理、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新课改下的教学质量 下一篇:加强数学习题功能研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