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及启示

时间:2022-08-15 12:45:59

日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及启示

【摘 要】日新与中国具有相似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的途径也具有可比性。本文以探究日本和新加坡相似性为视角,通过比较研究,这对新形势下推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日本;新加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日本、新加坡都高度重视经济发展并适时根据国情调整发展战略外,更重要的是日本和新加坡都重视教育,中国目前也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期”,但国民素质发展的滞后性日益突出。相似的文化背景,类似的道德危机,促使我们比较日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似性,借鉴两国成功经验,以加快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一、目标透视

(一)维护阶级统治的政治目标

日本政府根据需要在不同历史时期确立不同的道德教育体制,二战前为迎合对外扩张形势的需要,实施以国家主义、军国主义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体制,向青少年灌输“大东亚共荣”、“效忠天皇”的理念,战败后,以“德”为教育之本,大力倡导青少年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此维护政治统治。

新加坡是一个移民国家,政府指出必须使各种族移民及其后裔淡化对移出国的认同和归属。因此,向国民灌输“我是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使其都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在心理上认同我是新加坡人,有责任和义务建设国家。

(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道德目标

日本朝野各界意识到如今的日本青少年在政治观上,脱离政治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在生活观上,贪图安逸;在道德观上,传统的正义感的精神逐渐淡薄,取而代之的是个人主义倾向不断上升。

新加坡同样在国民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改善的状况下,社会道德风尚受到挑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净化国家道德风尚已成为国家教育的共识。

(三)完善大学生个体素养的思想认知目标

日本政府注重大学生公民社会角色意识的培养,要求大学生作为个人,成为具有权利义务观念的自由主体,个性得到发展;作为社会成员,能埋头工作,为社会福利作出贡献,尊重社会规范;作为国民,具有纯正的爱国心,具有利于国家象征的敬爱之心。

新加坡政府把包括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在内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学校德育目标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第一层次的目标是对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第二是树立亚洲人的观念。第三是培养认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新加坡人”。

二、内容剖析

(一)对中国儒学的借鉴与发展

新加坡将许多儒家观点加入新加坡人的理解, 实现东方内容与西方形式的有机结合。在对待西方文明的态度上,采取了“技术上依赖西方,精神上固守东方”的折中方法,解决了东西方文化的冲突。

日本在现代生活中,虽大学没有开设专门的儒家思想课,但在人文科学课程中仍有儒学的影子。可见,在继承与创新中儒家思想的价值观与伦理道德观,已渗透到每一个日本人的心中。

(二)显性与隐形教育的有机结合

日本主要通过学生社团活动。高校鼓励学生的社团活动, 并创造良好条件。其次是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 渗透道德教育。

而新加坡教育部规定, 学校设专职课外活动主任, 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的课外活动, 并把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分数计入成绩册。

(三)学校、家庭与社会优良教育资源的统整

日本高校重视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作配合,让学生自主地实现自我确立,形成与社会主流观念相一致的生存方式。政府营造一个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的社会教育网络,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新加坡德育也强调齐抓共管,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作用,具体的做法如:第一,学校成立家长联谊会,使学校德育与家庭建立密切联系;第二,建立广泛的社会教育网、监督站,创立融学校和社会机构于一体的互助合作、共同活动的文明社区等。

三、价值借鉴

(一)儒家传统思想的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通俗化的有机统一

在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下,日韩高校在本国文化的基础上,将东方儒家伦理道德与西方民主理念相结合,找到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国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也应“采百家之长”,立足国情,突出“传统思想的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通俗化的有机结合”。

(二)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借鉴日韩40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针对我国现状,可以从几点入手:第一,明确定位,通过对大学生的理解、劝导、帮助,使其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第二,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将德育教师和政工干部从咨询队伍中分离。逐步提升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水平。第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变被动咨询为主动关注,打破学生心理闭锁,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最后,要明确高校心理咨询不应以治愈病患为终极目标。

(三)注重隐形教育, 加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度

当今的大学生思想活跃, 见识广泛, 关注现实。空洞的说教和一味的灌输, 难以取得实效。所以, 我们要借鉴日新的经验, 创新教育方式, 加强隐性教育, 即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影响学生, 讲究以情感人,做到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从而影响其价值观和人生观, 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同时, 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出高校, 融入家庭、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形成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四)构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一体化的德育网络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既有各自独特性, 又相互配合、相互渗透。学校教育是主导, 社会教育是延伸、依托和补充, 家庭教育是基础。为了充分发挥德育的整体作用, 应该建立社会德育基地,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建立家长联系制度。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网络化的今天, 不能固守原有的经验, 而应在借鉴和汲取国外德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日新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值得同为亚洲的我国道德教育工作者思考和借鉴, 不断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道德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庆广, 中国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之比较[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

[2] 戴胜利.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辛慧丽. 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及对中国的启示[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能力 下一篇:初论社会化科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