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时间:2022-08-14 11:47:05

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计算机数据库的发展让我们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工作中都得到巨大方便,但是获得便利的同时也具有很多安全隐患问题。本文针对计算机数据库安全管理的相关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现阶段数据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完善数据库安全管理提供有效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 数据库 安全管理

在计算机应用中计算机数据库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计算机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数据库的存在可以帮助计算机网络上产生的数据进行存储,对收集到的十分复杂又杂乱的数据进行整理与保护,令用户在查阅数据时获得更大的方便。因此在时代不断推进的今天,数据库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各个行业与领域中,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提供便捷而又舒适的服务。但是在数据库功能不断提升的同时,其安全也受到极大的考验,数据库安全事件更是时有发生,令人们充分意识到保护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提高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管理呢?这也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问题。

1 计算机数据库安全管理的特征

1.1 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想要整个数据库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必须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才能实现。数据是数据库的构成组成,数据库能否安全管理直接又数据的安全与完整决定,因此数据的安全性与完整性成为数据库安全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对计算机数据库进行有效安全管理具有重大借鉴意义。这也就要求我们在不断提升数据库安全管理的时候更加重视数据库中的数据是否完整,以此为依据来制定有效安全保护对策。

1.2 数据库的故障恢复

用户在对数据库进行访问的时候,会因为各种原因,比如操作不当或者恶意破坏等给数据库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除此之外,数据库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考虑不够周全,没有将所有影响因素考虑进去,导致数据库建成后常常会导致一些意外情况的出现,而这个时候,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管理就能够有效解决这类型的问题,管理人员通过实时检测与分析问题,将出现故障的数据库恢复正常运行状态,有效发挥数据库应有的功能。

1.3 并发式地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控制

计算机数据库可以共多人一起使用的数据系统,因此数据资源具有共享性这样的特点,而正是该特点造成用户存在资源过度存取的情况,或者同一时间内不止一个用户对同一数据调用的情况出现。由于用户对数据的迫切需求导致管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漏洞。因此数据库中对数据的控制大多采用的并发式的,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让所有的用户满足对数据的需求,而且还能避免因为过度访问而出现的数据库混乱情况。

2 计算机数据库安全管理措施

数据库安全管理存在的意义、特点,以及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等,从这些点都能清楚的意识到提高数据的安全管理有多么重要,这是确保数据库正常运行的保证。因此只有实行有效措施才能将数据库中的数据确保其安全与完整,让这些数据能够获得更好的发挥与应用。

2.1 做好数据库的管理工作

想要做好数据库的管理工作,其中一个前提就是要求数据库管理人员对数据库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有充分认识,定期对数据库的操作系统进行检查和杀毒,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系统中存在的漏洞要及时修补,对数据库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解决,完善原有的数据库。除此之外,还要根据数据库的真实情况来进行相对应的操作,确保数据库中的数据更加安全与完整。

2.2 做好数据库的访问控制工作

数据库安全管理工作之一就是要做好访问的控制。简单来说就是在不同种类的数据库系统中对数据设置一定权限,想要访问数据的用户只有获得相应权限才能将所需要的数据信息获取并调用,反之,如果用户无法拥有权限则无法获取数据库中的数据,无权限的访问则属于非法访问,数据库安全系统有权拒绝这种访问。正是这种访问控制大大减少数据被没有被授予权限的用户所获取,进而导致数据出现泄漏的情况。除此之外,对数据库进行访问控制之前,做好数据库用户进行标志和鉴别,这也能大大完善数据库的安全管理,避免数据库信息被窃取。

2.3 数据库用户的标识和鉴别

利用访问控制来实现数据库的安全管理必须有一个前提,对数据访问用户进行标识,并且在用户实际访问的时候对其行为进行鉴别。因此对用户进行标识和鉴别是建立数据使用权限的有效途径之一,更是对各个用户进行区分的手段之一。如何对数据用户进行标识和鉴别呢?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很多方法来标识和鉴别用户,比如软件验证,利用用户名和密码来进行识别和鉴别,也可以通过回答设定的口令和随机运算结果来进行识别,除此之外,硬件验证技术也可以实现,比如利用声音识别技术、指纹验证以及手写签名、身份证验证等等。将各种用户识别和鉴别的方法综合利用来有效提高数据库安全管理,也有利于数据用户标识和鉴别准确性的提高,进而提高数据库整体安全性。

2.4 建立良好的数据库安全模式

数据库建立对应的安全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基本上常见的模式有两种,分别是多级安全模式和多边安全模式。前者就是将数据库根据一定的规则被分成多级进行管理,每一个级别都设定相应权限,拥有该级别权限的用户才能存取数据,并且各个级别的数据信息完全不同;后者则是在每个数据之间设置一定的分隔,从另一个分隔中调用所需数据就需要将两部分的数据联系在一起,进行一系列操作才能对其进行调用。这两种安全模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与优势,因此在数据库安全管理模式中十分常见,应用很广泛。

3 结论

计算机数据库安全管理对提高数据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而现阶段计算机数据库安全管理中依旧存在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是不少学者的关注焦点,不断改进与完善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性能,加强管理提高数据库安全的稳定性,如此才能为更多的用户提供便利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申永芳.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措施探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1(4):146-148.

[2]田驰.计算机数据库安全管理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1):153-154.

[3]闰迪.关于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措施探讨[J].信息安全,177-179.

[4]蒋昌驰.计算机数据库安全管理措施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4.5:44.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200

上一篇:BIM数据在建筑资产完整性管理的应用 下一篇:通过PROTEUS软件实现ICL7135与51单片机串口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