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堂互动有效性

时间:2022-08-14 07:33:52

如何提高课堂互动有效性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是师生交互、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师的组织、参与和引导下,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自由表达思想和情感,不断地建构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和开拓视野.同时,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得到完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创新意识得以培养.

初中物理课堂有效互动主要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教师行为指向学生个体的师生互动;二是教师行为指向全班学生群体的师生互动;三是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四是教师的行为指向小组的互动.对于这四种类型,我们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在某个环节适当地进行选择.

课堂互动,既要有认知互动,也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互动和行为互动.积极的情感是人的认知活动的内驱力,教师热爱、尊重、信任学生,对学生真挚的爱,积极的鼓励,会心的微笑,殷切的期待,都会从心理上激励学生产生参与学习的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互动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弘扬学生主体精神,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一、课堂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1. 重形式,轻效果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的教师为增加互动频度,有意识地增多课堂提问的频率.表面看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是不是啊?”“大家一起来回答!”有的教师在该讲的地方不讲,故意营造互动气氛:“大家再讨论讨论!”殊不知,学生在没有得到教师的启发和其他新的信息下,仍是死气沉沉.一节课下来,学生对自己应该学到什么,学会什么,并不是十分清楚,甚至有些学生连课后作业都无法完成.

2.教育机会不均等

课堂教学的互动是以所有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的,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在互听课中,我们发现一堂物理课,有的学生与教师互动的次数有七、八次,在与同学的互动中也处于“领导”地位――俨然是演讲者,而另一些学生则成为“忠实的听众”,或许他们的性格使然,或许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不强,就不“丢人现眼”了,或许他们已经完全习惯了这样的学习方式.

3. 教师没有及时介入学生的学习互动中

在学生互动时,有的教师只是站在讲台边,或看教案,或摆弄教具,或四处张望,或忙着准备下个环节的教具、内容.似乎在学生互动起来之后,教师就 “解放”了.教师没有关注学生互动的即时情况――哪些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哪些学生根本就没有动.教师也没有参与到学生的互动中,成为其中的一员.错过及时点拨、适时调控的机会.

二、提高课堂互动有效性的策略

1.建立有利于师生互动的教学观

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教学观,明确有效互动对学生学习的重大意义,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而不是过分关注教师如何“教”上,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实现师生间、生生间的平等互动,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激发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者、个性张扬的促进者.

物理课堂有效互动,全体师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给予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主动发言、共同参与的机会;不能使一部分学生成为互动的“主力”,另一部分学生成为互动的“替补”;教师应该学会倾听,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寻找学生的思维火花.

正确引导学生把学习延伸到课后,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物理学科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要求学生课后对身边事物多加观察,多加思考,让学生掌握实用知识,得到充分发展.

2.重视实验操作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安排,加强学生实验,把课堂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动手实验的能力.例如,学习物理之初,教学中某些简单的操作,交给学生去做;当教学进行到稍复杂点的实验时,可把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分组实验,再往后就可让学生单独进行实验操作.

3.互动式评价促进学习互动

有怎样的评价就会塑造怎样的学生.评价既是一种评估,也应是一种激励.通过评价,应该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愉,从而促使每个学生的发展.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结合问题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发展.在评价时,我们应更多地关注学生是否发现了问题,发现了多少问题;问题是否有思维深度;问题与情境的指向是否一致;学生是否提出推动教学向纵深发展的问题等.

加强互动评价,促进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以师生、生生、师生与教学内容、师生与媒体之间的多维互动为主的活动,教师要重点评价学生参与的态度、广度和深度.提倡学生相互间的评价,学生有自己的思维、见解,他们相互间的评价更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这样,促进学生尊重、倾听、合作品质的形成,从而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上一篇:浅谈水利工程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下一篇:新课程下如何上好物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