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下)

时间:2022-08-14 06:27:33

【要点讲解】

一、排比。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

(它们的关系是并列的)构成的。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可使文章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文章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总之,适当运用排比行文,能增强文章的语言气势,使其内容层层深入,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如:“我懂得了阳光雨露如何使树木在大地上茁壮成长起来;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也懂得了松鼠、鹿和狮子等各种各样的动物如何觅食,如何栖息。”(海伦·凯勒《再塑生命》)这句话使用排比,交代了“我”在大自然中所学到的知识,侧面烘托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

二、反复。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或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包括: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和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反复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增强其表达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如:“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郭沫若《雷电颂》)这句话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来表达了诗人要打破黑暗,迎接光明的坚定信心和迫切心情。

三、反语。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

一种带有强烈感彩的修辞手法。运用反语可以揭露、批判、讽刺和嘲弄消极方面,增加语言的战斗力;可以鲜明地表示说话人的态度和立场;可以使语言生动有趣,增强说话或文章的幽默风趣感。如:“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这两句话通过反语,表达了作者对英法联军强盗行径的强烈谴责与讽刺。

四、反问。反问是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反问的修辞是用用肯定形式表达否定的意思,否定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的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如:“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无动于衷?”(梅涛《生物入侵者》)通过反问,加强语气,旨在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知识积累】

一、排比与其他修辞手法的区别:

1.排比与对偶:(1)对偶是两个句子或句子成分,而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或短语。对偶必须对称,排比则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2.排比与反复: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排比则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用,侧重点不在相同的词语上。

二、反问与设问的区别:

1.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而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2.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预期表明作者的思想,而设问则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读者注意,启发其思考。

【实战演练】

1.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 )

(2)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

(3)那个石匠笑着为父亲托在肩

膀上,说是能一口气背到家,不收石料

钱。( )

(4)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 )

2.根据下面句子的句式,在画线处填写一句,使之构成连贯流畅的排比句。

有蓝天的呼唤,就不能让奋飞的翅膀在安逸中退化;

;有远方的呼唤,就不能让寻觅的信念在走不出的苦闷中消沉。生活,要有追求永支撑;人生,要有激情常相伴。

3.对下列公益广告运用的修辞手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好普通话,走遍神州都不怕。(“推广普通话”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学好普通话的益处。

B.别踩,我怕疼。(“爱护草坪”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小草的娇嫩柔弱、惹人喜爱。

C.为何血浓于水?因为爱在其中。(“无偿献血”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发思考,强调献血这一善举的意义。

D.欲望就像气球,极度膨胀的结局只有一个——自我毁灭。(“反腐倡廉”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警示人们如不廉洁自律,就会自取灭亡。

4.下列句子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其中一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它就像是村里人共有的孩子,每一声对塘的声声唤,经风吹都能传到塘的耳朵里。水草轻摇,青蛙鸣叫,蜻蜓风舞,燕子贴水,波光荡漾,都是池塘的应答。

——陈志宏《萧萧池塘暮》

上一篇:“物”是肉体,“情”是灵魂 下一篇:读书,是人的内在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