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传统武术文化的推广研究

时间:2022-08-14 06:09:50

黑龙江省传统武术文化的推广研究

摘要:十的顺利召开,特别强调要注重国民体质,要把中国的传统武术文化向国际化方向发展。黑龙江省政府为相应十号召,同时为了推广全民健身活动、增强国民体质,特举办“2014年哈尔滨.全国武术段位制指导员、考评员培训班”进一步规整传统武术套路的动作与教学,教授一些群众易于接受简单易学,强身健体的武术套路,进一步推广黑龙江省全民健身活动和武术文化。

关键词:黑龙江省;武术文化;推广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在依法治体上再下大工夫,强调依法治体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对体育事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谋划和研究。特别强调,一定要做好事关民生的五年一次的国民体质普查工作。自2001年武术申奥失败后我国相继编排了《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全国武术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等一系列教学书籍,进一步完善对传统民族武术文化。

1.武术文化的概念

武术文化是在中华民族这块特定的沃土上诞生的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内心修练为特征,以达到身心和环境和谐统一为准则的文化现象。中国武术深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充满着武术文化所特有的哲理性和科学性;具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启慧等特性,具有精、气、神、力等[1]。

2.研究方法和目的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差法、访谈法和综合分析法了解黑龙江省体育发展现状,武术文化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以及开展武术段位制指导员、考评员培训班的意义;目的是加大宣传中国传统民族武术文化,扩大全民武术健身的热潮,向世界推崇中国武术文化,培养终身武术锻炼的意识。

3.黑龙江省体育和武术文化的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

3.1黑龙江省武术文化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武术锻炼的人数比占总人数的0.5%,由于黑龙江省武文化发展相对较缓慢,武术文化更新的时间比较长,位于我国的边缘位置受“外来武术文化”的影响很大;进行武术锻炼的人群主要是中老年,对武术文化的宣传力度较小;武术指导员严重不足;学校武术体育老师不足20%。

3.2影响黑龙江省武术文化发展的致因

造成黑龙江省武术文化发展滞缓的原因不仅有客观原因还有人们认识上的主观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3.2.1地理位置

黑龙江省地处中国东北部,地广人稀,冬季严冷时间较长,人们出去锻炼受限,俱乐部的收费较高,对于大众的健身都造成一定的制约。又相邻韩国,朝鲜和日本,之前受侵略时间长,人们的观念相对滞后,接受外来流行文化的能力比较强(体育文化除了),但对于体育文化的接纳空间很小,长时间的封闭观念,人们对于传统体育的关注逐渐降低,形成目前传统武术的各们各派,缺少传统武术的内涵。西方文化的冲击,是一部分原汁原味的武术文化流传止步,奥运会的举办,给国人视角上的震撼,而传统武术的主要目的是健身养生,和竞技体育相比,对人们视觉上的冲击相对较小。

3.2.2群众的健身意识较强,但健身器材和场地严重缺乏

黑龙江省特殊的气候条件,造就人们的空闲时间比较多,人们走出家门的意识比较强烈,健身意识也较高,但体育场地、体育设施少,质量差,无法满足锻炼的需要。

3.2.3大众的习武观念有所偏颇

许多人认为,习武是男性运动,像太极拳、太极扇之类的武术运动比较适合年龄较大,身体锻炼需求量较小的人群。和散打、跆拳道相比,传统武术缺少时尚感、韵律感,而且学习起来对年轻人心理需求的刺激强度小。另外,我国对武术文化的宣传时间比较短,对武术的健身价值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年轻人对传统武术文化和武术有些排斥。

3.2.4政府对武术文化的支持力度不够

受地理位置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黑龙江省一直将冰上运动作为重点发展项目,在人力、物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而对武术这类小项目关注度不够。2008年奥运会成功举办以来,黑龙江省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广场舞的发展位居我国前列,对武术文化的宣传相比较少。据观察综合分析,牡丹江城市居民武术锻炼的人数仅占晨练人数的3%,并且通过对一部分武术锻炼者的访谈了解到,他们对武术文化的了解不太清楚,从来没有参加过武术的相关活动,锻炼内容靠模仿,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指导,对武术的健身作用仅仅认识在身体出汗、精神足,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进行武术锻炼时间较长,而且比较喜欢。可以看出,政府对武术文化的宣传力度值得各个政府部门的思考,尤其在对培养武术裁判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方面。

3.2.5受外来“武术”文化的冲击较大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外来的“武术”项目进人我国,如柔道、空手道、跆拳道等。这些外来的“武术”项目都具有技术简单,易学易掌握的特点,加之其文化内涵的总结升华与宣传推广工作做得比较成功,吸引了大批喜爱武术的青少年青睐[2]。黑龙江省又比邻相对发达的日本、韩国和俄罗斯严重阻碍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

3.2.6网络宣传效果不明显

21世纪是网络的年代,而黑龙江省参加武术锻炼的人群重要集中在40岁以上,这个年龄段的人对网络宣传效果了解比较少,使武术文化的流传方向朝向大众化、一般化发展。

4.黑龙江省为全面推广武术文化实施的措施

黑龙江省教育局、体育局根据黑龙江省各市、区参加体育锻炼爱好者人群实际情况的分析,将国家规定的23种段位拳中的7种段位拳(长拳、形意拳、螳螂拳、八极拳、八卦掌、自身防卫术和趣味武术)作为黑龙江省各地区群众爱好者的锻炼项目。参加培训和考核的人员需学习《中国武术段位制工作手册》及武术段位制理论教程教学法,从而进一步发展武术的社会领域空间,考核前32名武术爱好者小朋友汇演的《武术.新三字经》加大了对武术的推广力度。下面是参加“2014年哈尔滨.武术段位制指导员、考评员培训班”的学员,他们是来自各个高校、武馆和中小学的武术老师。

黑龙江省武术文化推广拳种与年龄段对比分析中数据统计如下:

长拳有58人,24-30岁7人,31-40岁27人,40-64岁24人;形意拳25人,都是40岁以上;螳螂拳15人,

47岁以上;八极拳15人,50岁右;八卦掌14人,55-64之间;自身防卫术13人,25-40岁上下;趣味武术3人,30岁左右。

由数据统计可知:黑龙江省参加传统民族武术的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40岁以上),占参加培训人数的65%;长拳由于普及面较广,动作简单易学,受到各个年龄段的健身爱好者的喜欢;自身防卫术在年轻人群中较受欢迎;趣味武术是针对中小学生开展的武术活动,动作是根据学生的身体年龄设定的套路,目前在我国的开展范围较小,尤其是黑龙江省群众的武术从小抓起的意识还没有建立。经过此次培训,来自各个地市区的学生、老师和健身爱好者将会对大力推动黑龙江省的武术文化的发展。

表1黑龙江省武术文化推广拳种与性别对比分析表

拳种

性别比长拳

58人形意拳

25人螳螂拳

15人八极拳

15人八卦掌

14人自身防卫术

13人趣味武术

3人

男:女51:721:414:115:014:04:90:3

从表1可知:参加民族传统武术的男女比例明显很大,尤其是螳螂拳、八极拳和八卦掌,造成目前比例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受到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人们都认为习武是男性的天下。但女性小数目的参与武术锻炼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思想,将会对中国的女性群体参与武术健身队伍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因为女性在参与到运动中后,得到健身的价值会鼓舞家人和朋友,女性对提高全民健身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经查阅和与形意拳与八卦掌教练、爱好者了解到,形意拳和八卦掌相对其他几种拳类动作难度较大,学习时间较长,导致学习的人数比较少。趣味武术教师都是女性,由于趣味武术的动作特点和成人规定动作相比力度小,负荷小,女性和男性武术教师相比,女性武术教师在语言表达、肢体动作和表情展现方面比较适合趣味武术动作的教学,对培养小学生对武术兴趣方面起到个更大的积极性作用。

5.建议

1.武术文化要进行社会化推广要考虑文化的多样性,辩证的结合东西方文化的精髓,使我国的武术运动项目适合各类人群。同时,要注重对武术的理论性建设,所有的实践都是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之上的,运用成熟的理论性建设指导武术爱好者,使人们从根本上喜欢武术健身活动,有利于推动黑龙江省武术的快速发展。

2.正确定位对武术文化的认识,不断实现对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更新。

3.丰富高校武术推广内容和体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后备社会体育指导人员。

4.运用科技系统进一步让人们了解武术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武术的健身功效

5.全面总结和加强对武术文化的宣传力度。加强中小学校武术普及与推广力度,从小培养武术习惯,接受中国武术文化教育。完善我省武术竞赛机制,定期举办各种规格的青少年的武术比赛,以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加人到武术训练的队伍中,为我省武术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3]。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体育局体育科技项目,项目编号:KT13-03

牡丹江师范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重点项目:yjsxscx2014-03mdjnu

参考文献:

[1]程大力.传统武术:我们最大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J].体育文化导刊,2003(4):17-20.

[2]戴国清.黑龙江省武术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5

[3]孙鸿.多元文化下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认同[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4

上一篇: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究 下一篇:宋朝皇帝如何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