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历史教学的另一扇窗

时间:2022-08-14 05:58:26

打开历史教学的另一扇窗

摘要:高中课程改革后,广西横县第二高级中学历史教研组以崭新的课程理念,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培养学生“欲放眼天下,应心怀乡土”的家乡情感品格,使本校学生成为“传递花都正能量,宣传横县好形象”的典范代表作为校本课程的出发点与归宿,编写了具有“横县-中国茉莉花之乡”浓厚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印象茉莉,美丽横县》一书,通过开发与教学的实践,促使学生的学习历史兴趣得到了激发,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特点,逐步培养了学生爱家乡、爱校的热情,从而增强了课程的适应性和发展性,促进了课程的民主化和个性化。

关键词:校本课程 《印象茉莉,美丽横县》 开发构思 课程特点 教学成效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105

列宁曾经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历史可以作为镜鉴,照亮当世的前进方向;历史也可以作为旗帜,引导人文情怀、家国情感的形成。因此,历史教育向来是国家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高中阶段,学生们正处于从青涩懵懂的少年迈向成熟独立的成年的关键时期,把握好高中历史教育的内容和方向,是我国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十分关注的工作之一。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育的目标就主要确定为三大方面: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历史能力和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我国高中历史课本的编写基本由教育部统一安排完成。新课改实施后,由学校自行组织开发“校本课程”的潮流逐渐兴起。笔者所任教的横县第二高级中学也开展了系列探索,开发了系列教材,笔者也参与了其中的历史学科结合“广西横县-中国茉莉花之乡”这一浓厚底蕴的文化特色开发的校本教材《印象茉莉,美丽横县》编写工作。现对该教材开发的过程中的体会、思考和在实践中的具体作用作一探讨。

1 校本课程《印象茉莉,美丽横县》开发的缘起

现行的材主要存在三个特点:第一,教材的严肃性。遵循着历史事实的准确性和历史评价的正确性要求,教材语言富于严谨性,而生动性不足。第二,教材的单一性。全国范围可供选择的教材也仅有人教版等为数不多的版本,笔者所在学校长期使用人教版。第三,内容的宏观性。在史料选择上多选取对历史走向具有重大影响的大事件,这对于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可以说是旨在苍茫大海中取了一碗水。

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还导致现在的历史教学出现了些许偏差。主要体现在:第一,在目前应试教育的机制下,历史课程的地位普遍不高,许多学校和教师还将历史教学简单化为知识的灌输和背诵,使丰富而系统的历史课程变成了枯燥乏味和支离破碎时间点、知识点。第二,宏大视角编就的大历史,在一定程度与学生的人生经历、情感体验和知识阅历存在距离,具体说就是缺乏贴近性,容易使学生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第三,偏重教师主导作用,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教材的确定性和教学方向的单一性,历史教学往往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薄弱。第四,注重课堂教学而忽略课外研究。课堂教学更多的是依照教材思路按部就班地进行,让学生自己动手发掘历史、研究历史的活动极少,难以满足学生求知欲,更不易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

这些问题最终导致的弊端也很多:首先,学生丧失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其次,学生认知、分析、研究历史的能力不足。再次,历史课程对学生人文精神和家国情怀的培养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近年来教育部门普遍发现了这些问题,逐步实施了新课改,推行了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新课改的主要的内涵包括:第一,要将教学视作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第二,教学不仅要注重结果和成绩,更要注重学习的过程,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教学不仅要增进学生知识,还要促进学生思想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陶冶高尚情感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也使得“校本课程”这种新概念和新思路应运而生。教学课程的开发由单一的国家开发机制转变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使学校对课程的开发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笔者所任教的横县第二高级中学,在这一波新课改的大潮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大潮中,也不居于人后。为更好地开发好本校历史校本课程,我们组织教师对本校学生的地方史关注度和认知度情况进行了专门调查。调查显示,中学生关心地方史文化的比例大幅度下降,他们对自己的家乡缺乏了解。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心里也产生了一个疑问,我们能为开拓历史的教学领域的广度做些什么,能为我们能为地方史的教育做点什么?所以,产生了编写《印象茉莉,美丽横县》这样一本教材的构思。

2 校本课程《印象茉莉,美丽横县》具备的特点

在教材开发的过程中,我们总体指导思想是:立足于地方史实际情况和学生实际的知识,通过历史校本课程的编写与教授,让学生走进历史,了解家乡,总结地方发展经验教训,弘扬优秀乡土文化,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基于这种定位,横县第二中学历史教研组成立专门的编写组,通过大量的查阅资料、调研走访、分析研究、编写删改的繁杂工作,最终完成了一份内容详实、内涵丰富、生动有趣的校本历史教材,并具有作为地方史教材所应具备的几个特点:

第一,导向性。主要是针对国家历史教材宏观性较多,贴近性不足的情况,试图通过一本地方教材,带领学生们一起去叩开古韵尘封的地方史大门,传承地方史文化,提升新时代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欲放眼天下,应心怀乡土”的家乡情感品格,使二高学子成为“传递花都正能量,宣传横县好形象”的典范代表。

第二,通俗性。在内容上,我们不刻意追求教材的深度,而是做到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尽量通俗易懂,在充分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语言做到生动活泼,历史内容部分尽量使用故事性叙事方式,贴近学生阅读心理,并加入社会新鲜元素,体现时代精神,贴近社会生活,以发挥历史的借鉴与陶冶功能。

第三,贴近性。《印象茉莉,美丽横县》较为详尽生动地记述横县的历史和现状,全面地反映横县的地域特征、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特色产品和历史人物、横县革命及建设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飞速发展的横县经济和日益繁荣的文化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涵盖了横县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是学生全面了解横县、认识家乡的一个窗口,也是学生深入探究横县、热爱家乡的启蒙读本。可以说,这本教材对拓宽学校的教育渠道,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 校本课程《印象茉莉,美丽横县》教学成效简析

经过实践发现,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使用,确实起到了单使用人教版历史教材所没有的效果。

第一,促进历史教学课程体系的完善。《印象茉莉,美丽横县》这本教材的开发,是对横县第二高级中学历史课程的有益补充。这本教材共有十个专题,分别为茉莉飘香,印象横县;千年古邑,区域横县;秀美山水,魅力横县;舌尖所爱,美食横县;多彩风情,民俗横县;厚重积淀,文化横县;文华之地,名人横县;红色印记,风云横县;科学发展,活力横县;美丽家园,幸福横县。其中,区域横县、文化横县、风云横县等专题是历史专题,其中的叙述脉络与高中历史教材相对应,是现行历史教材的补充和细化。将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大历史”具体化为“小历史”,其中很多史实就是发生在学生们的祖辈、父辈的故事,让学生们感觉到了历史的存在感和现实感,提高了历史教学的质量。国家“大历史”课程和地方“小历史”课程相结合,也形成了横县第二高级中学独特而完善的历史教学课程体系。

第二,促进教师研究水平和教学水平提升。《印象茉莉,美丽横县》课程的开发,也使得我们在历史课程讲授者之外,增加了历史课程编写者的体验。教材编写过程中遇到的谋篇布局、材料选择、文字撰写等各方面存在的各种难点问题也迫使我们多学习、多请教、多研究、多思考,无形中显著提升了教师的研究水平。这种换位思考也明显提升了我们理解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者意图和教材内涵的能力,使备课质量更高,教学效果更深入。

第三,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能力。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还以《我生活的地方――横县乡土资源》为主题,组织横县第二高级中学学生进行了涉及历史、地理、社会多学科的综合实践调查。使学生从教材的被动接收者变成教材的参与者,初步掌握了历史资料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提升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的了解、热爱和认同感。在教学中,我们还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安排多种形式的历史研究讨论活动,包括课堂讨论、辩论,开展身边的历史、文化、名人调查研究等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诱导大家贴近历史、寻觅历史和感悟历史,增强了历史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我们开设《印象茉莉,美丽横县》校本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借助校本课程的风帆,从浩瀚而奇妙的历史海洋中起航,让历史更为亲近与鲜活,试图充分发掘出历史固有的深沉、宽厚与博大,尽情展现其特色、生动和精彩,最终让学生、教师和学校一起成长。诚然,校本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但要走向完善,还有很多工作要求,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也需要经过一个不断实践完善的过程。我们相信,在越走越宽广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会有更多的学校参与到这项工作当中来,促进校本教材的建设得到不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旭东,张宁娟,马丽等.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陆朝银,广西横县第二高级中学,广西横县 530308

黄启联,广西横县第二高级中学,广西横县 530308

上一篇:内蒙古自治区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与发展... 下一篇: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