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CT/生肖相克的心理暗示作用 等

时间:2022-08-14 04:06:33

心理CT/生肖相克的心理暗示作用 等

生肖相克的心理暗示作用

李先生与叶女士已是进入不惑之年的中年夫妇。自结婚以来,李先生与妻子一直为小事争吵不休,他们因此还接受过心理辅导。然而,任凭他们怎么努力,婚姻战争就是不能停歇。原来,李先生也是一个相信生肖相融相克学说的人,他认为自己属鸡,太太属狗,两人结合必然是鸡犬不宁。任凭叶女士怎样努力,他只是消极应付。无奈之下,他们办了离婚手续。

因为一方相信生肖相克而造成情感破裂、婚姻解体的事还有很多。那么,生肖不合之说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生肖本来是代表十二地支而用来记录人的出生的十二种动物,它是历法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记录生年的形式,与命相无关。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人相信生肖相克之说呢?心理学家认为,这与历朝历代出现的所谓的“万年历”、“相命术”有很大关系。这一观念由于暗合了人们的某种心理需要而得以延续。实际上,即使是那些印刷“万年历”、卖弄“相命术”的人,也不相信这个东西。

心理学家认为,尽管生肖相克、命相不合之说缺乏科学依据,但它对人心理的暗示作用是巨大的。譬如说,假如你相信两个属虎的人不合,是“两虎相遇必有一伤”,或相信属虎的与属龙的是“龙虎斗”,那么,你的择偶甚至是择友观念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你就会排斥、疏离你认为与自己生肖不合的人,从而失去与他们之间发展爱情与友谊的机会,甚至会人为地制造对立。

相信命理之说,从心理学角度说,其实是人们无意识中形成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即“合理化”。当自己对事情无能为力的时候,人会陷于一种无助感之中。为了摆脱这种令人不安的、有威胁感的状况,人会找出不可抗拒的理由来解释这一事件。比如面对夫妻的矛盾与冲突而无能为力时,便自然地想到“属相不合”的说法,于是,自己不再承担任何责任,紧张与焦虑也因此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经常这么做,真正的问题就会被回避,人们就会失去积极的行动意志,而不去想办法解决问题。

心理学家承认,夫妻关系,还有人与人之间其他类型的关系的好坏与否,完全取决于两个人的性格、观念以及努力的程度,取决于当事人是否能以诚相待、彼此宽容,并有做出牺牲的精神。总起来说,生肖相克之说与任何人际关系的状况毫无关系。

(据《生命时报》 文/心理咨询师王国荣)

看不惯别

案例 俊是一名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不久的中学老师。他有一个困惑,就是看不惯现在的中学生。与自己当初上学时相比,现在的高中生都被惯得不成样子,个个拿着手机,这像学生吗?

有一次,一个俊特别反感的学生在他前面和同学边走边聊,说道:“他不就是一个老师吗?”气得他火冒三丈,马上喊住学生,问:“你说谁呢?”可那学生还假装莫名其妙的样子。打那以后,俊便老觉得学生在背后议论他。

俊生长在小县城一个双职工家庭,父母对他的要求比较严格,养成了他爱竞争的性格。俊相信:人只要努力,就能得到回报。因此,无论工作多么辛苦,他都拼命干。但干完了,他又难免有些怨气:为什么别人都不累,就我累?为什么他们累完了能升官,我不能?他们有房子,我为什么没有?

心理分析 期望值过高,是大学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人的通病。在大学时树立的理想与现实产生了落差,引起人的心态发生变化。

俊的经历增强了这种落差。他在县城长大,那里的生活并不富裕,养成了他听话、能吃苦的性格。后来,俊考上大学,毕业分配在大城市工作,现在的情况与他在县城上中学时有很大的反差。如果俊是在大城市长大的,他的落差感不会这么强烈。

俊对别人的话过分敏感,这是因为心情不愉快,有挫折感。发怒、想发泄也都是正常的反应,但有一点要意识到:别人一定会跟你不一样。不能认为别人有,我也该有。所以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心理对策 首先,俊要从心态上改变,降低期望值,拉近与现实的距离。认清现在的中学生有手机、有电脑是好事,毕竟现在与以前的社会条件不一样了。其次,想有房子、有车,并努力工作,这很好。只要做,就心平气和地做好。第三,少些嫉妒。俊能考上大学,当上老师,说明他很聪明。俊有自己的优势:年轻、健康、上进、爱竞争、受过良好教育,应该用自己拥有的去弥补和争取自己没有的。如果只是嫉妒别人,不仅不能得到,还失去了固有的优势。快乐与否与金钱并没有直接关系。保持自己的快乐,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

(据《健康报》文/袁浩龙)

六种方法缓解心累

宋先生是一家外企的主管,责任心很强的他,每时每刻都紧绷着工作的弦,不敢松懈。可近来,“心累”成了他常常挂在嘴边的词,他总觉得自己情绪低落、缺乏工作热情,可又不得不强撑着处理各项工作。

曾有一项专业调查显示:有61%的白领经常感到“心累”,他们的压力主要来自工作,占48.9%;其次为情感压力,占25.3%;第三位是生活压力,占22.7%。

对于以上情况,卡方国际咨询顾问有限公司资深心理专家柏丞刚先生分析,白领精英们承受的心理压力远远超过一般人,比如,所做的工作不是兴趣所在、对自己要求过高、心理承受力跟不上、老板把过大的压力转嫁给员工、薪水跟不上消费水平等因素,都会使他们遭受很大的挫败感,工作起来感到力不从心。另外,白领们会把绝大部分心力用在事业上,其实,除了工作之外,人生还有家庭、人际关系、身体健康、心智成熟、信仰等其他五个领域,其中任何一个领域出了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工作状态,让人觉得疲惫不堪。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预防并消除心理疲劳呢?柏丞刚老师为大家提出了如下建议:

首先,时间管理。“朝九晚五”一族的工作,8小时的内外界限通常是模糊的,所以,如何处理好工作和休息的关系,对预防“心累”来说是很关键的。因此,每天早晨一上班,不妨先列出今天所要做的工作,再把它们分为最重要、次重要、不重要三级,然后从最重要的一级开始处理。这样,每时每刻你都会觉得已经做完了最重要的工作,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此外,不要长时间从事某种单一的活动,对于工作量较大、时间较久的工作,应分时段、分阶段地进行,并在一个时段后转换其他不同性质的工作,以调整心态,重新激发工作的热情。除了工作时间之外,一定要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多陪陪家人、常和朋友聚会等。

其次,自我管理。有些人总怕自己的能力达不到老板的要求,每做一件事情之前,都要提前进行学习和自练,否则就会觉得慌乱。其实,学习不应只是专业上、技术上的学习,成功人格特质的学习更为重要,应该多“往内找答案”,试着了解自己,完善自己的心智,才能真正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

第三,在工作中找乐趣。当你心情快乐、态度积极地做事时,往往不会产生疲劳感。而当你消极、被动地做事时,这种情绪就很容易转换成一种心理上的疲乏状态。所以,对于一些你不喜欢做又不得不做的工作,不妨在其中找找乐趣;每开始一项新工作前,保持一点好奇心,并享受工作的过程;工作取得进步时给自己一点奖励;工作时注入一些活泼有趣的成分。

第四,多激励自己。不要总在目前的处境中打转,写下这个月乃至一整年的目标,勇敢地写出自己的梦想,不要设限,始终走在人生目标的前面。反过来说,也不要对自己过于挑剔,设立太高的期望值,试着接纳自己、欣赏自己,没有必要过分在意别人的掌声、称赞与关注。

第五,把握精力高峰期。有些人上午生气勃勃,有些人则在晚间精力充沛。找出自己的精力高峰期极为重要,可以恰当地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第六,建议每隔一周或两周从事一些娱乐活动。娱乐是给自己的心情放假,可以给自己设立一个目标,比如一个月交两个新朋友,让朋友多元化;工作之余,多参加体育活动,如打球、做操、散步等;开怀大笑也是一个好方法,能帮助人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据《生命时报》 文/田 野)

上一篇:人造鸡蛋:当心吃出痴呆来 下一篇:扁桃体最好不要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