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德育课教学中“以人为本”思想的渗透

时间:2022-08-14 02:18:56

浅议德育课教学中“以人为本”思想的渗透

[摘 要]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教师应避免空洞的说教,多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多对学生思想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教学内容既要联系当今中职生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又要结合自已身边学生的思想偏差,并为之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要通过多种方法来充分调动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培育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使他们成为未来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立性、主动性、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的人才,真正把“以人为本” 的思想落到实处。

[关键词]德育教学 以人为本 思想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227-01

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这一规定为深化德育课教学改进指明了方向,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作为一名德育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这一原则的重要性。据调查,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许多德育课存在内容单调乏味、课堂沉闷等现象;教师缺乏激情,学生缺少主动性、积极性,厌学、缺课现象比较普遍;学生对待作业、考试无所谓,考试成绩较差等。究其原因,我认为学生没有积极投入是主要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诱发学生的内驱力,引导学生变“让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增强德育课教学实效,真正实现其育人教化功能,是当前摆在每一位德育课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做到这一点,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要研究学生思想状况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今天,学生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她)们都在想些什么?追求什么?教师不能主观臆断,而应静下心来认真研究,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授课,做到上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应避免空洞的说教,多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多对学生思想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教学内容要贴近社会、贴近职业、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既要联系当今中职生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又要结合自已身边学生的思想偏差,并为之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共同存在的思想问题,应组织讨论、引导辩论,全面提高认识;对于个别学生个别顽固性思想误区,则宜采取个别交流的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为其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

二、要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

在综合素质中,思想品德素质是第一位的,因为一定程度上它决定一个学生的人生轨迹。从某种意义上说,毕业生就是学校的“产品”,专业技术不高的毕业生是“次品”,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是“废品”,而思想品德差的学生则是“危险品”。因此,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是至关重要的。思想品德素质还应包括以“学会关心”为核心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情感智商、自制力、创造力等。德育课必须把学生素质培养、能力锻炼、觉悟提高放在首位,既教书又育人,从“知识型”教学向“素质型”教学转化。

三、教师应确立“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

“以生为本”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是“以学生的学为本”;第二层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中“以学生的学为本”是基础和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归宿和目的。

1、教师应确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尊重学生“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在课堂上,就必须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如在进行课堂探究时将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有效分组,让他们既发挥特长,又取长补短,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个性。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教师在课堂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给学生提供充分发表见解、张扬个性的空间,鼓励、帮助、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探究、讨论、合作与交流活动,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教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和引导者。

四、要改进德育教学方法

以往的德育课常常是“一枝粉笔一张嘴,老师从头讲到尾”,教者吃力,听者费力,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与个体性,因此,要改进教学方法,在尊重学生个体性和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如录音机、投影仪、幻灯、电视机等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改进教学方法注入了活力,实践证明,只要充分利用好电化教学设施,开发软件,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可以从电视节目中有选择地录制了相关资料,如焦点访谈、案件聚焦,名人访谈等,每个资料十几分钟,力求生动真实,在教学中应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还可以建立资料库,收集各种有益教学的信息资料,组织学生制作幻灯片,有事例、数据,图解、漫画等,丰富生动的资料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具体有以下方面:

1、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

改变陈旧的课堂教学方式就是要改变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大量时间不是听老师讲,就是听老师与其他同学一问一答的被动“听”课的局面,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努力为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提供广泛的可能性。

2、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引导学生参与学习

言语或非言语的心理暗示手段,如语言、手势、表情、体态、动作以及某种情境等,都可以间接地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起到强化或抑制学生行为的作用。如赞赏的语言、亲切的微笑、肯定的眼神等,这样可以感染学生,让学生受到鼓励,找到自信的力量,消除对老师戒备和对抗的心理,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形成支持老师的积极的情绪效应,从而强化教师所期待的课堂行为。

3、通过师生互动教学

师生互动教学就是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包括采用问答、专题讨论形式。教师主要做学生的组织者、支持者、合作者和评价者,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组意见统一后,选一人代表小组向全班汇报,其他人补充,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实施师生互动,可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也可以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师生相互切磋与补充,互相倾听与沟通,互相激励与促动。这样,教师启发学生,学生触动教师,达到教学相长。

综上所述,德育课是一门极为复杂的人文学科,它既有严谨的科学性,又需要有生动活泼的实践方法,大有学问可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必须进一步提高德育课教师素质,必须不断进行教学探讨和研究,必须深化教学改革。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要通过多种方法来充分调动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培育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使他们成为未来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立性、主动性、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的人才,真正把“以人为本” 的思想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俞国良.《心理健康》,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蒋乃平.《职业生涯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浅析机电安装工程应注意事项及对策 下一篇:400V低压配电线无功率补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