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宝卷的研究价值

时间:2022-08-14 02:11:18

河西宝卷的研究价值

河西宝卷是流传于甘肃省河西地区(包括武威、金昌、张掖和酒泉四个地区)的一种说唱文学,是中国宝卷的重要部分。明末清初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河西宝卷在河西广大地区通过口头念唱和文本传抄两种方式流传,但20世纪六七十年代遭到破坏,之后悄然复苏,直到现在,宝卷在河西农村还有念唱。《酒泉宝卷》的编者指出:“宝卷又名宝传,是一种明清以来流行于民间的讲唱文学。它是劳动人民冒着风险保存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它由唐代的变文、讲经文演变而来,受俗讲的孕育,历经宋的谈经、说参请、说诨经、讲史等,并受到话本、小说、诸宫调及戏曲等的影响,其内容包括儒、释、道的三教合一及各种秘密宗教,并有大量非宗教的历史人物、民间神话、传说和戏曲故事;其结构为散韵相间;其讲唱地点从庙会、娱乐场所,直至家庭院落。宝卷以其曲折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通俗的语言和抒情婉转的曲调,赢得了群众的喜爱,在民间广为流传。”2006年5月20日,河西宝卷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后河西宝卷的命运发生重大转变,从民间念唱、传抄的下里巴人变成了国家非遗项目的阳春白雪。河西宝卷的搜集整理集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时至今日,河西宝卷的研究依旧有下面四方面的重要价值。

一、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文化建设

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先进的现代化意义,这一构想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上的咽喉地带,从汉朝开始,“河西走廊”整体正式融入中国的历史中。随着西汉张骞“凿空”,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由东向西横贯甘肃全境,河西走廊成为中西陆路交通的孔道和门户,成为中原王朝经略西域的前沿阵地。目前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基地受到全国及世界文化专家的重视,在河西走廊诸多的文化资源中,河西宝卷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二、河西宝卷研究的总结与发展规划

河西宝卷的搜集整理工作自20世纪80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广大的文艺工作者、文化研究者已对河西地区的宝卷进行了大规模的搜集整理,到目前为止,内部印行和公开发行编纂的宝卷有《河西宝卷选》(上下)、《河西宝卷续选》(上中下)、《酒泉宝卷》(上中下)、《永昌宝卷》(上下),以及《河西宝卷的调查研究》《河西宝卷真本校注研究》《临泽宝卷》《凉州宝卷》《山丹宝卷》《金张掖宝卷》《敦煌民歌・宝卷・曲子戏》和《河西宝卷集粹》等。这些资料编纂标准不一致,有些对宝卷搜集的地区、宝卷持有人、甄选校注情况作了详细说明;有些保留了方言,有些改写了方言;有些录入了曲调,有些没有标出曲牌名,有些有学术型的前言和后记,有些把资料编纂和学术论文放在了一起。总体而言,虽良莠不齐,但对宝卷资源的搜集整理做出了重要贡献。仔细阅读每个文本,对其优劣做出客观评价,为大型河西宝卷整理编纂工作积累经验,同时借鉴全国宝卷整理编纂的经验,为全面、详实、科学的河西宝卷卷本的整理编纂给出指导性建议,为河西宝卷研究中心的建立做好准备。

三、中国宝卷研究的有益补充

河西宝卷是中国宝卷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与全国宝卷同源共生,又形成了浓郁的地域风格,突显了河有的特色。河西宝卷传承了自唐以来的变文、宋元时期的说唱、明清时期的小说和戏曲的精华,将外来文化、民间文化与官方文化融为一炉,形成了河西民间一种说唱结合、群众喜闻乐见,且广大民众都可参与其中的民间叙事艺术。河西宝卷的搜集整理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全国宝卷资源,有利于与其他地区的宝卷比较异同,共同勾勒出中国宝卷的总体面貌。

车锡伦所著的《中国宝卷研究》中第二编第七章、第八章谈到了明清时期及近代甘肃宝卷的流传发展状况,附录甘肃河西地区流传抄本民间宝卷卷目,车锡伦对河西宝卷的研究重在其源流问题,并认为河西民间宝卷与内地宝卷有同源同流的关系。车锡伦的研究乃中国宝卷研究的奠基之作,以宏观的视野总结了全国宝卷的历史发展状况,对河西宝卷的总体状况做出了介绍。刘永红的《西北宝卷研究》中将河西宝卷、洮岷宝卷、河湟宝卷纳入统一体系中进行研究。车锡伦、尚新丽的《北方民间宝卷研究》中第四章第二节谈到了河西宝卷的源流、形式、功能、现状、传承与保护等问题。学者都从侧面或对比性的角度研究河西宝卷,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专著对河西宝卷做全面研究。河西宝卷的系统研究顺应了宝卷从早期文献整理搜集,宝卷起源及文体研究之后朝着文化深层探究发展的趋势。

四、河西民间文化的深度解码

河西宝卷是特定时期内河西民间生活的真实写照,再读河西宝卷,了解民间生活,从民间叙事的视角再次思考国民性问题。河西宝卷民间叙事研究是要让我们回归宝卷盛行的境况中,身临其境般聆听念卷先生的乡语乡言,通过民间苦难、民间欲望、民间信仰、民俗等问题的研究,理解千年封建社会末期穷乡僻壤民众的思维、情感、信仰、社会建构,以文学人类学的视野对河西宝卷进行文化解码。宝卷盛传的那个时代,民众尚没有强烈的物质欲望和个体生命意识。如今,人们物质上富裕了,却处在道德沦丧、乡村消亡,千年的乡村文化和价值观念消亡殆尽的尴尬境地。曾经的乡民闭塞、宁静、质朴的生活,他们纯洁的心灵为我们所留恋。理解他们的生活、思维、情感,反思如今物质欲望无限扩大、社会资源过度消耗的生存方式。世界文化多元化时代,河西宝卷民间叙事研究将带给我们新的启示。

河西宝卷包括广义的文化价值和狭义的文本价值两方面,广义文化意义上的河西宝卷是指动态表演活动中的宝卷,完整的表演仪式包括念卷先生的讲唱,听卷人的倾听,以及念卷先生和听卷人之间的互动“应声”。广义文化意义上的河西宝卷是活态文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河西宝卷的狭义文本价值,主要是研究被收集整理出来的宝卷文本。宝卷的文本搜集整理是对宝卷资源的抢救,这也意味着宝卷生命活力的终结。宝卷中,同一个故事有不同的版本,即使是同一个版本故事,在不同的演唱环境、不同的群众反应中,加上念卷先生的技艺高下、表演风格的不同,总会有千姿万态的表现。但宝卷文本将其丰富性凝固,将其接受方式改变,将听的艺术变为看的、阅读思考的文本。不同的接受方式,转换视角,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民间生活的真实画面,如今我们对其进行深度文化解码,可以发现其中中国式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人性的卑劣与美好,生活的苦难与超越,生命终极意义的回避与追问――这些永远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综上所述,河西宝卷的研究在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文化建设、河西宝卷的研究总结与发展规划、中国宝卷研究的有益补充、河西民间文化的深度解码等方面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

上一篇:“三少爷的剑”:尔冬升的江湖浪漫 下一篇:如何区分声音的高低、大小和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