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一名初中班主任的艺术

时间:2022-08-14 01:32:23

做好一名初中班主任的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1-0024-01

摘要:在我国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育体系中的班主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工作的难点。如何适应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趋势,如何做好一名初中班主任是值得每一位班主任思考的问题。本文立足于我国初中教育的发展现状,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做好一名初中班主任的艺术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素质教育 艺术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组织者、主导者。班主任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对学生技术技能的习得有着特殊的影响。

一、初中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1. 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这是指初中班主任应具有献身教育的思想觉悟,具体表现在教师对《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学习认识的深度及内化为自身育人观的程度,它是班主任教师素质的核心,对其他素质起引领作用,直接决定教师对初中教育的根本看法,决定教师的育人方向与标准,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2. 具备淡泊名利的高尚境界。名利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反映。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就要不断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班主任辛勤工作不是为追逐名利,而是为提高学校学生管理的水平与效益。作为回报和激励,学校应授予班主任恰当的荣誉,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个过程是对班主任名利观的考验。有的班主任为了一丝名利,闹意气,泄私愤,与学校领导及同事关系紧张,影响了班主任队伍的稳定和纯洁。初中班主任要做到荣誉面前不骄傲,利益前面不动心,自觉追求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奉献社会的崇高境界。

3. 具备多元智能教育。初中学生多在学习方法、意志、适应能力及耐挫折能力等方面存在问题,但他们自我管理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欲望很强,有极强的自我表现意识。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启示我们。要转变对“有差别”的学生的教育观念,实施鼓励性评价,帮助学生找回自信,用成功教育理论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成功潜能,帮助初中生走向成功。

4. 具备整体发展观念。班主任要善于运用“木桶”法则,取长补短,使学生不断进步,成为管理上的成功者。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备全局观念,还要担负起推广经验、模范带头、示范影响、创优争先的职责,要以建设优秀学生管理队伍为己任,识大体,顾大局,谦虚谨慎,团结互助,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全面提高育人水平。

二、初中班主任需要有较高的教育能力

1. 较高的理论修养。知识是从事教育工作的财富,受人尊敬的教师除了具有高尚的人格,还要具有丰富的知识,这是对班主任工作的特殊要求。班主任应有广博的基础知识,更应精通专业知识。学生对班主任业务知识和能力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班主任的威信。除了解读教材还要了解本学科形成发展的历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其研究方法及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这样班主任才能在课堂上深入浅出、纵横驰骋,才能讲得精、深、透,才能讲出灵活性、趣味性。

2. 较高的教学水平。班主任首先是

一名教师,教学和育人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教学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桥梁,教学水平越高,桥梁越结实、越宽阔,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就越接近,教师就越有可能获得较高的威信,对学生的影响就越能加速形成和发展,因此中职班主任必须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

三、初中班主任需要有科学管理艺术

管理是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初中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个性鲜明的新世纪中学生,对他们进行管理同样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艺术。作为初中的班主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来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管理的水平。

1. 班级管理的制度化。“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组织作为学校的一个基本单位,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去维护班级正常教育教学活动。当然,班级管理制度有成文的制度与不成文的制度。成文的班级管理制度是实施常规管理,非成文的班级管理制度主要是指班级的传统、风气、习惯等约定俗成的非常规管理制度。

2. 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干部生活在班级学生中,对于班级日常活动非常的了解,对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学习动态都非常了解。因此,通过班干部能有效实现班级管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建设好班级委员会,选拔好班级干部,通过班干部达到学生自治管理。

3. 班主任要掌握班级管理的方法与艺术。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充分的掌握班级管理的艺术。第一,学会正确关爱,营造温馨班级。对于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对待,做到因材施教,因材而管,既关注品学兼优的学生,又关心中等学生,更要重视那种学习落后、思想不上进的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第二,奖罚分明。班级管理中需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等原则,凡是犯错的学生该惩罚的一定按班级制度去惩罚,不偏袒某个学生,该表扬的学生坚决进行表扬。第三,教会学生学会关心。关心是时代的主题,学会关心是教育的另一种模式。班主任需要教会学生学会关心,让学生懂得去关心班集体,关心自己,关心同学,知道互相帮助与互相学习,班主任与学生形成“视界融合”,全班学生与班集体形成班级合力。

结束语:

初中班主任的素质以及教育和管理的方式不仅关系到我国初中教育体系的改革,更是关系到我国初中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初中班主任的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如何做好一名初中班主任不仅是考验每一位初中班主任的问题,也是考验我国初中素质教育改革的问题。本文从初中班主任应该具备的素质和初中班主任应该具备的教育工作能力对如何做好一名初中班主任进行了论述。希望此文可以促进笔者自身工作的进步,也可以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一定的帮助,文中不妥之处还望指出。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王瑞芬.初中班主任工作初探[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72-73.

[3]王林红.漫谈班主任的管理艺术[J].甘肃教育,2006(24):16

上一篇:教师更需要学会赞美 下一篇: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