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桥面调平层悬轨式提浆整平机施工工法

时间:2022-08-14 12:06:31

公路工程桥面调平层悬轨式提浆整平机施工工法

1.前言

为了在公路桥梁梁板安装后,加强梁板之间的整体受力效果,调整桥梁顶面的平整度,在梁板顶面一般都设置有6-10cm厚的调平层。传统的调平层施工方法往往是在混凝土摊铺后采用人工滚杠或机械三辊轴或行星式框架提浆整平机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找平提浆,纵向接缝多,平整度差,效率低下。采用悬轨式提浆整平机,轨道直接铺在防撞护栏顶面,能够克服传统施工方法的缺点,提高桥面调平层的施工质量。通过几个项目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总结编制成本工法。

2.工法特点

2.1本工法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纵向施工接缝。传统的施工设备和方法,由于轨道铺在梁板顶面,由于护栏和轨道之间相互干扰,往往采取二次施工法,采用先施工两侧0.5m宽的辅助带,辅助带施工完成后,在其上铺装轨道;或者先在两侧架设轨道,浇筑中间部位混凝土,然后再二次浇筑两侧后浇带,显然都要增加两道纵向施工缝,混凝土整体性较差,平整度和防水性能都受影响;也有采用一次浇筑,轨道两侧部位混凝土采用振捣棒振捣人工抹平的,由于架空轨道的影响,施工效率低,平整度难以保证。而本工法利用已经浇筑完成的护栏顶部支持轨道,可以使滚轮最大限度的靠近护栏内侧,保证全幅11.75m一次施工完成,避免二次接缝。

2.2本工法可以提高平整度。由于全幅一次成型,提浆整平机整平后可以全幅一次抹面,一次拉纹,整体效果和平整度容易保证。

2.3本工法可以保证轨道位置的刚度和平顺。传统的方法采用埋置钢筋架立支持轨道,稳定度差,劳动强度大,容易造成支撑间距太大而造成轨道下挠,而本工法轨道直接铺在护栏顶部,轨道与护栏之间通过薄板支垫,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可以对支垫物随时加密,容易保证轨道刚度,从而提高调平层整体平整度。

2.4本工法劳动强度低,施工效率高,可降低能耗,提高效益。

3.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梁板安装后先施工防撞护栏,且防撞护栏施工标高控制质量较高、线形顺畅,且梁板安装后表面平整度控制质量较高的工程项目。

4.工艺原理

在防撞护栏顶面上铺装轨道,采用薄板调整轨道高度,通过调整螺旋调整固定提浆整体机吊臂,保证提浆整平机滚轮标高,然后,整平机行走轮沿铺设在护栏顶部的轨道沿路线放线前后振动找平提浆,抹面成型养护,完成施工(见图1)。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2)。

图2 施工工艺流程图

5.2操作要点

5.2.1护栏顶标高复测,放线

每5m一个断面,对桥面两侧标高复测,确定护栏顶与桥面调平层顶面的相对高差;将桥面顶标高标记在护栏内侧,弹出收仓墨线,用来控制混凝土顶面标高。

5.2.2护栏顶铺设轨道

根据护栏顶与桥面相对高差,铺设轨道,轨道采用10#槽钢,每5m长一节,护栏较低的断面,采用薄板支垫。支垫间距0.5-0.7m。为了保证轨道稳定,利用施工护栏时的拉杆孔,采用丝杆将轨道固定在护栏顶面。(见图3)

图3轨道支垫固定图

图1悬轨式提浆整平机工艺原理图

5.2.3桥面凿毛清理

对箱梁顶面局部松散、光滑、和较高的点,采用风镐凿毛、清理和压力水清洗,保证顶面粗糙、洁净。

5.2.4铺设钢筋网片

铺装厂家定做的宽11.6×2.3m的冷轧钢筋网片,横向全宽,纵向搭接≥20cm,全部采用绑扎。根据收仓线,拉线控制钢筋网片竖向位置,采用高强垫块支垫,为了保证钢筋网片不上浮,采用在箱梁顶面栽植钢筋弯钩,将网片拉紧固定,梅花形布置,间距1m。

5.2.5找平机就位

找平机就位,由于每联桥面铺装,轨道与桥面相对高差并不是一个数值,通过调整螺旋,调整垂臂长度来调整滚杠的高度。找平机上部调整螺杆主要是用来调整找平机整体高度;找平机下部调整螺旋主要用来调整找平机横坡和路拱。(见图4、图5、图6)

图4测量滚杠与轨道护栏高差

图5找平机上部调整螺杆

图6找平机下部调整螺旋

5.2.6浇筑混凝土

箱梁顶面在浇筑混凝土前要多次洒水湿润,洒水时要成雾状,务必不要使多余水形成集聚。然后浇筑混凝土,用刮板将混凝土刮平,平板振动器振捣。

5.2.7找平机找平提浆

找平机来回滚搓找平提浆,根据混凝土表面高低情况,调整滚杠的旋转方向,从高处向低处滚旋揉搓,将混凝土抹平提浆。(图7)

图7找平机滚搓后的混凝土表面

5.2.8抹面拉纹

在找平机找平提浆后,施工人员站在可自行行走的施工架上,对混凝土表面收面。根据混凝土和气温情况,收面不少于两次,然后拉纹,提高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的结合力。(见图8)

图8收面拉纹

5.2.9养生

混凝土初凝后,即用土工布覆盖,少量洒水养生,混凝土终凝后,大量洒水或储水养生。

5.2.10验收

养生期结束,对桥面找平层各项指标检测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

6.工程材料与机械设备

6.1工程材料

本项工程主要需要布置双侧轨道和用于支垫的板材,用于固定轨道的拉杆。其它材料与普通施工相同。

6.2工程所用机械设备参数如表1所示。

表1桥面调平层悬轨式提浆整平机施工机械设备技术

项 目 指标 备注

高频整平幅度 ≤12.18m

振动频率 48HZ

高频振动动力 Y100L-2/3KW

电动行走动力 0.55kw×2

行走速度 一档0.65m/mi

二档1m/min

7.劳动力组织

表2 劳动力组织表

序号 岗位 人数 责任范围

1 项目副经理 1 施工现场总负责

2 技术负责人 1 施工技术、质量等现场总负责

3 专职质检员 1 负责现场质量控制检查、施工记录、数据整理等

4 测量员 2 负责放线、找平机高度控制

5 试验员 2 负责混凝土搅拌控制和现场检测

6 司机 2 负责混凝土运输

7 操作工 1 负责找平机的操作

8 钢筋工 8 负责安装钢筋网片

9 混凝土技工 3 负责混凝土收面、拉纹

10 力工 8 负责摊平混凝土、拖拉平板振捣器

11 辅助工人 2 负责清理桥面、洒水、混凝土养护

8.质量要求及控制

8.1质量控制要求

(1)轨道铺设要严格按照标高控制,线形平顺。拉杆固定要使轨道稳定牢固,不变形,不偏移。

(2)找平机悬臂长度要严格控制,保证滚杠的垂直高度。保证桥面调平层标高。

(3)找平机下部螺旋是用来控制路面横坡的,第一次必须通过高差严格控制,下段施工,只要设计横坡不变,可以不用调整。

(4)找平机揉搓振捣找平要不少于4遍,保证顶面平整度。

(5)及时养护,避免收缩裂缝。

9.安全措施

9.1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穿防雨胶鞋,戴帆布手套。

9.2施工设备注意用电安全,要有可靠的安全接地设施。所有电线电缆,不允许拖地运行。

9.3设备调整维护,一定要先断电后再进行。

9.4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到现场后要由专人指挥。

9.5工人上岗前,要进行三级安全交底,安全落实到人。

9.6要配备专职安全人员,负责现场安全。

10.环保措施

10.1设置固定的机修点,修理前,地面上铺垫塑料布,维修结束后妥善处理垃圾。

10.2洒水时提前做好污水引流措施,防止污水流淌。

11.资源节约

本工法全幅桥面一次施工完成,避免了二次施工。同时,由于轨道直接铺在护栏顶,所用支垫材料都是可以重复利用的,节省了轨道架立在梁顶面的施工工艺中的栽植钢筋,节省了材料,提高功效,节约人力。

12.效益分析

与传统的桥面调平层施工方法,本工法在质量、进度、成本控制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优势。(见表3)

表3 悬轨工法进度、质量、经济效益分度对照表

工艺

名称 适用

范围 进度 成本 质

量 施工

效果

悬轨式 护栏施工质量线形较平顺 快 低 好 好

三辊轴 无要求 慢 高 一般 一般

行星

框架 无要求 慢 高 差 差

(1)质量方面,由于全桥面一次施工,避免了二次施工纵向接缝。防治了施工接缝处平整度、混凝土粘合力、防水等方面的质量缺陷;同时,也避免了轨道在梁顶面处,轨道下面抹面操作限制,平整度和表面质量不容易保证的缺陷。轨道用薄板支撑,薄板上加垫薄钢板,整体刚度较高,可以随时加密,克服了轨道下挠缺陷,整体施工质量良好。

(2)进度方面,由于一次施工成型,施工效率较高。轨道铺在箱梁顶面时,施工前要钻孔栽植钢筋,施工结束后还要切除,施工劳动强度较高,本工法直接在护栏顶支垫固定,只需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施工效率较高。

(3)成本方面,本工法找平层施工成本为元/m2,与传统工艺相比,有一定的效益优势。由于其施工质量好,进度快,成本低,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和推广价值。

13.应有实例

13.1杭州至瑞丽国家高速公路岳阳至常德段土建12合同段安和垸特大桥,2009年7月开工,现正在桥面调平层施工中,该路段施工质量良好,获得业主公司、总监办的一致好评。

13.2杭州至瑞丽国家高速公路岳阳至常德段土建20合同段安乡河特大桥,采用相同的施工工艺,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范立础.桥梁工程(下册)[M]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2] 季节、徐世法等.利用线性规划模型确定沥青类桥面铺装厚度[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18(4)

[3] 高英、曹荣吉.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选择分析[J].公路,2002.3

[4] 谢水友.轮胎接触压力对沥青路面结构的影响研究.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03.3

[5] 李传习、夏桂云.大跨度桥梁结构计算理论.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6

[6] 张安强、姚钟尧.轮胎接地压力分布及其测试方法.第十一届全国轮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化工学会,2000

[7] 帅长斌、张银龙、常大民.桥面铺装结构模糊可靠性与评价.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2001.21(3):49-51

[8] 刘永忠、许均良.关于桥面铺装病害问题的探讨.广东公路交通,1998.3:21-23

[9] 涂常卫、黎增丰、凌子如.混凝土桥面铺装病害与设计和施工的关系浅析.公路,1999.(2):17-22

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编号】1627-6868(2013)07-0029-04

【作者简介】张献波(1968-),男,本科,长期从事技术工作。

上一篇:名优企业赢在何处? 下一篇:我国农户融资需求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