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霸美、亚两洲的IT通路巨人

时间:2022-08-14 11:44:32

联强要靠中国做全球第一

台湾第一大通路商联强国际的身价,来自于比别人更成功、快速的海外布局。联强的营运据点已经遍布全球141个城市,手中握有300个品牌的产品销售,如今正积极抢占中国大陆,要做全球第一。

2005年11月初,全球第三大、中国第一大品牌计算机公司联想总裁杨元庆访台,除了与新联想员工进行第一类接触外,杨元庆不避讳地表示将分别和明基集团董事长李火昆耀、联强集团总裁杜书伍会面,交换关于品牌经营及通路管理的经验。杨元庆直言,台湾市场虽然规模不大,但因为是全球信息产品制造重镇,对于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新联想而言,具有相当程度的指标意义,“台湾一定要赢!”

杨元庆与新联想的企图心毋庸置疑,但最后能不能成功,通路商扮演了临门一脚的关键角色。“跟杨元庆见面时,他对我说,他关于通路的观念都是来自于联强,”联强国际总裁杜书伍低调地提起这段故事。事实上,许多中国公司网站与经理人部落格中,都会同步转贴每期《联强EMBA》的最新文章。甚至中国第一大信息通路商神州数码,自总裁以下两百多位干部,每人都得熟读联强国际经营故事――《不停驶的驿马》。但对联强而言,不仅要做好亚太第一,更卯足全力朝成为全球最大通路商目标迈进。

“台湾企业都有个宿命,就是市场太小,生意就算做得再好,成长还是很有限,唯一的方法就是走出去。”杜书伍指出,过去大家看到的通路商,都有很强的本地色彩,但随着整体竞争环境变化,产品周转率快,跌价速度也快,品牌业者也需要具有以洲为单位的区域通路伙伴,简化销售的层级及复杂度,才能及时因应市场端的需求。

资策会信息市场情报中心分析师魏传虔就指出,一个产品由生产端到消费者手上,中间涉及销售、物流仓储、配送及维修服务。在未来IT产业持续发生低价化风潮之下,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将使得产业链接构产生质变,通路下单以及厂商生产的前置时间也缩短,销售预测、物料与存货管理、产销流程控管等议题会愈形重要,通路商的角色更加凸显。

卖三百个品牌的销售平台

“当平台建立好,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在上面卖,”杜书伍指出,联强目前共销售全球三百个品牌产品,像英特尔、微软、IBM、惠普、诺基亚、摩托罗拉、希捷等公司,产品品项高达5000项,且多项产品的市占率超过25%。

杜书伍说,跟许多同业比起来,在公司成立的前十年就花心思布建的信息系统,是联强最根本的竞争力。联强的信息系统可分为十大部分,连接内部员工、上游原厂及下游经销商等三方面,包括库存情况、财务报表、甚至连每次开会记录,都建立在联强的信息系统内。

“当基础建立后,扩展的速度就很快,”他笑说,甚至还有下游的品牌客户,帮忙穿针引线,介绍其他地区的通路商,与联强形成策略联盟,去年并购的印度公司雷廷顿(Redington Group)就是一例。

海外布局跻身全球第三大

1997年,联强开始展开第一波海外布局的策略,除了在澳洲成立子公司,还以50多亿新台币并购香港雷射公司,经营香港及中国内地市场,几年下来雷射公司的营收已由原来的90亿元成长至2004年的482亿新台币。1999年,并购泰国Compex公司,开始经营泰国市场。2004年又展开新一波的策略,并购印度第二大通路商雷廷顿集团,进入印度、中东、西非等地。截至2005年,营运据点已遍布全球16个国家与地区、141个城市,形成以亚太为主轴,美洲、印度两翼为辅的全球通路布局。

2004年,联强加计北美、拉丁美洲、西欧与印度中东等地区营业额,全集团在全球的营运规模达105亿美元,为全球第三大、亚洲第一大高科技通路商。在2005年10月由国贸局、外贸协会及《数字时代双周》共同举办的“台湾十大国际品牌”评选中,联强以品牌价值2.39亿美元名列第八名,更以20%的成长率名列成长第二快的台湾国际品牌,主要原因就在于联强于海外市场成长惊人。

标竿学院院长朱博涌分析,联强把原来“货进货出”的通路模式(box mover,把产品从这端搬到经销商那一端),变成IT产品服务平台,为经销商创造很大的价值,凸显了通路业所具备的“范畴经济”特性。

本土与国际化经验兼具

“中国是下一个主战场,谁能占有中国市场,就有机会变成世界第一,”杜书伍说,未来台湾企业不是只求“偏安”就可以存活的,一定要在中国大陆把基础建立起来。此外,对品牌大厂而言,最困难的挑战,就是如何处理这广大市场从省、城市到乡村的歧异生态,“我们的机会就在这里。”

惠普大中国区管道总经理庄正松就说,在中国做生意,“最大的问题就是收不到钱。”在这种态势之下,联强占了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如同杜书伍所言,同时是“亚洲的中国人公司”,又拥有“国际化的实际经验与管理能力”。

目前联强已在南京及上海设立运筹中心,并在两百个城市中包括远在西北的乌鲁木齐都有设立据点,未来二至三年内还将投入15亿新台币兴建运筹中心,“中国的竞争太激烈了,很多事我们只能做,不能明讲,”杜书伍说,就如同多数企业面对中国发展的问题一样,前有地头蛇如神州数码,后有一波接一波的海外追兵,联强同样抱持着积极但低调的心态经营。

就股价的表现,联强的经营学也许不是令人兴奋的题材,但联强透过组织、成本、速度、质量、信息架构所谱出的平凡管理学,配合积极的拓展动作,正是每家企业改造自己的最佳教材。

作者:赖珍琳

出处:《数位时代》2005年12月1日

上一篇:IKEA:从瑞典零售商到全球文化品牌的传奇 下一篇:丰田:打造“绿色”汽车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