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企业绿色管理

时间:2022-08-14 10:35:40

如何实施企业绿色管理

摘 要:随着企业绿色生产和绿色营销的开展以及员工绿色需求的增长,营造绿色企业文化势在必行。而我国企业环境管理现状堪忧,在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开发绿色产品,进行绿色生产,塑造绿色企业文化等方面还得下功夫。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就本文对企业绿色管理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绿色企业;环境管理;战略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企业绿色管理又叫环境管理,是企业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观念融入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从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着手来控制污染与节约资源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达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保护效益的有机统一。企业环境效率的高低,表明企业环境管理水平的高低。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与其长期成长相关,企业的环境管理、环境效率同企业的财务能力、研究开发能力、营销能力等同样都构成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如果在环境管理上表现出行动迟缓、效率低下,其竞争力就会逐渐减弱,从而就有可能被市场淘汰。

一、实施绿色营销战略

由于受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模式影响,我国多数企业还未意识到绿色营销活动的重要性,企业经营理念中环保意识淡薄,不能紧随世界市场的发展动向,没有从战略的高度来谋求企业的发展,患上了企业近视症。企业营销目标仍停留在刺激消费、追求消费数量增加的粗放型营销阶段。少数企业尽管意识到绿色营销有很好的市场,但由于需花费较大成本,存在风险而不敢贸然行事。所谓绿色营销战略,就是根据消费者和社会对绿色消费及环保的要求,并结合企业现状及其长远经营目标,对市场营销活动制定的长期性、全局性、系统性的行动总方案。绿色营销要求:绿色产品取代非绿色产品成为市场营销活动的中心,企业应积极开发过硬的绿色产品,并逐步提高其绿色含量;企业在制定产品价格时要把用于环保的费用计入成本,制定出绿色产品价格;在选择分销渠道方面要充分考虑产品的绿色特性,分销尽量简化环节,以减少环境污染,防止绿色产品在分销过程中二次污染;企业应积极开展绿色促销,特别是当前绿色产品的生产者,还应负担起绿色信息的传播者、宣传者的责任,正确引导绿色消费。只有当消费者优先选择那些环境形象好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才能使绿色消费健康发展而那些环境污染大的企业才会被淘汰出市场。所以,企业与自然的关系不仅仅是环保、资源消耗的问题,已经成为企业的竞争战略问题。

企业可将环境情报公开,将其环境管理的指导方针、环保目标和已取得的成果,以及企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信息写成环境报告向企业成员、股东、地方行政机构和消费者公布,以此求得社会公众对企业环境的理解和信任,借以树立起一个关心环境和能够承担责任的良好企业形象,使其在公众心目中的绿色形象大大提升。

二、实施ISO14000标准,取得环境标志

加入WTO的国家和地区,均实行国际环境标准如ISO14000、5国际环境标准督察标准制度6等。目前,已有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引进了ISO14000系列标准并在国内极具推广,其影响之大,推广速度之快,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发展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由于ISO14000 系列标准在世界各国产生的影响非常巨大,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开始使用这一管理标准,由此带动的环境外交和环境贸易亦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有些国家表示,如果没有通过ISO14000 认证,产品不要销往他们国家。近年来,我国平均每年有50亿美元的产品出口因难以达到某些环境标准而受到影响和冲击。据报道,仅1995年,中国部分出口产品及其包装因不符合发达国家的环境法规及相应环境指标的要求,蒙受损失高达2 000亿元人民币左右。因此,中国加入WTO后,企业只有实施ISO14000标准才能破除国际贸易壁垒,获得绿色通行证。

为增强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积极性,应鼓励企业积极争取获得绿色环境标志。环境标志又名生态标签,是一种印刷或贴附在商品或其包装上的图案,是一种商品认证标志,证明该商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符合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或损害极小,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和利用。绿色产品必须获得绿色食品或绿色标志标签,并按规定规范地使用这些标签。企业通过取得环境标志,向社会展示其产品与非标志产品在环境行为上的差别,可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绿色标志可以引导消费者选购商品时参与环保活动,也可以使绿色标志同价格、质量一样成为重要的市场竞争因素。

三、开发绿色产品

绿色产品是指从设计、制造、销售到回收处置的全过程中,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符合特定的环保要求、有利于资源再生的产品。绿色产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纯天然产品,另一类是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要求:一是选择绿色资源,应着重选用无公害、养护型的新能源、新资源,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以节省能源及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是采用绿色技术,即在选择生产技术、开发新产品时,必须作出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技术选择,特别是企业的节能降耗水平和环保能力;三是绿色设计,在设计时应考虑产品尽可能节省材料,可拆卸、可分解,易于回收,零部件可以翻新和重复利用;四是采用绿色包装,国际绿色包装的4R策略是减少使用包装材料、可回收、可复用和可再循环;五是绿色服务,即企业在售前、售后等各环节上都要执行绿色政策,如指导消费者在使用中不对环境造成破坏,对使用过的废旧产品负责回收处理或再循环利用。开发绿色产品就是依据消费者的绿色需求进一步拓展绿色产品的概念,并赋予新的内涵,如绿色品牌、绿色包装、绿色服务和绿色信誉等。绿色产品的开发过程是企业履行环保义务的关键所在,也是绿色管理的支撑点。

四、实行绿色生产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习惯于粗放经营,是名副其实的两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经营。由于资金短缺、技术工艺落后等因素影响,大多数企业还处在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控制管理阶段,同时产生大量的工业三废,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企业推行绿色管理的过程就是企业规范管理,努力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尽可能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的过程,也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的过程。绿色生产又称清洁生产,其关键在于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确定清洁生产的技术方法。首先,实行清洁采购,即按照环境管理的国际标准ISO14000系列的要求,优先采购有利于减轻环境负荷的产品、原材料和服务。其次,进行清洁制造,即整个生产过程要采用对环境无害和高效的设备和生产工艺,尽量采用废弃物循环利用、再资源化、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并保证产品及其使用过程不会对人身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第三,实行环境会计,要求在企业全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要运用会计手段,进行环境成本、效益分析,从中发现问题,以便加以改进,并找出新的发展机会,确立新的经营目标。第四,企业要制定适当的内控环保标准。在我国目前与ISO14000标准配套的环保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出产品和工艺流程的内控环保标准。在进行新产品开发时,企业也应先行制定有关新产品的环保标准,在此基础上才能试行生产。

五、塑造绿色企业文化

企业要充分宣传环保的重要性,使职工视环保为己任,使环保目标与企业目标融为一体,将环保观念融入企业文化中,也就是要把保护环境、维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起来,并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求得企业自身的持续成长。企业能否顺利实施环境管理,最终有赖于在全体成员中明确树立环境观念。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企业要对全体员工进行绿色服务培训,树立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服务的企业精神,并将其体现在企业绿色形象上。

绿色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于树立绿色价值观。企业要摈弃环境保护不经济的成见,树立起重视环境更高于经济的观念,从而在可持续发展中由被动走向主动,由消极变成积极;改变传统的营销效率观,在衡量市场营销效率时,不能仅仅从边际物质生产的增加与产出的比例关系这种有形的技术效率方面,或仅仅从投入一定的货币,取得最大量的货币的纯经济效率的角度衡量,而必须考虑企业的营销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利用,或者说计算企业营销的投入时应包括环境与资源的成本;更新企业成本观,在核算企业成本时,应该包括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环境成本和资源成本,确定新的目标观。

参考文献:

[1] 刘丽敏,杨淑娥,袁振兴.国际环境绩效评价标准综述[J]. 统计与决策. 2007(16)

[2] 林汉川,王莉,王分棉.环境绩效、企业责任与产品价值再造[J]. 管理世界. 2007(05)

[3] 陈璇,淳伟德.企业环境绩效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分析——基于沪、津、渝三地百强企业的考察[J]. 经济体制改革. 2010(04)

上一篇:大型综合医院总体布局设计探索 下一篇: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及设备检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