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比较

时间:2022-08-14 10:28:23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比较

【摘要】 目的 对氧气驱动雾化与空气压缩泵雾化治疗儿童哮喘的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儿童哮喘治疗最有效的吸入方法。方法 2012年1月到2012年11月科室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在相同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观察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3天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12例(40.0%),好转17例(56.7%),总有效29例(96.7%),无效1例(3.3%);对照组显效9例(30.0%),好转18例(60.0%),总有效27例(90.0%),无效3例(10.0%)。观察组SaO2在雾化吸入后为(95.0±4.0)%;对照组SaO2在雾化吸入后为(93.0±3.5)%。结论 氧气驱动雾化和空气压缩泵雾化均是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有效方法,但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效果优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并且在疗程上提高哮喘患儿的SaO2,应作为首选的吸入治疗方法。

【关键词】 哮喘;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氧饱和度

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由于气道炎症的持续存在,哮喘需要长期的治疗与控制,而雾化吸入是治疗哮喘的主要给药途径,它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与口服药相比具有剂量小、起效快、副作用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均为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方法之一。为了不断提高治疗水平,取得良好雾化效果和反应,我科室对2012年1月-2012年11月的60例采用了以上两种方法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疗效进行了比较,总结结果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到2012年11月科室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0月-12岁。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12月-13岁。病例排除患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并发症及其它系统的慢性炎症的患者,且入院前没接受过激素治疗。

2 治疗方法和观察

2.1 治疗方法:鉴于儿科特点,我院使用的是德国百瑞公司的雾化器,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利用空气的射流作用,将药液变成雾化颗粒,通过面罩让患儿吸入。两组在常规护理和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直接采用德国百瑞公司生产的雾化器喷头(面罩型),以6-8L/min氧气流量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德国百瑞公司生产的空气压缩泵连接雾化器(面罩型)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我科用于治疗和控制哮喘的雾化药主要有糖皮质激素普米克令舒、β2受体激动剂博利康尼结合,两组用药剂量、频次和疗程均相同。

2.2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雾化吸入3天后治疗效果、雾化吸入结束后血氧饱和度、雾化吸入过程中患儿不良反应。

3 疗效判定和结果

3.1 疗效判定 参照国内相关文献[2]将治疗效果分三级。显效:哮喘发作较治疗前明显减轻,喘憋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呼吸平稳,肺部哮鸣音消失或明显减轻,可停用静脉点滴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好转:哮喘症状有所减轻,喘憋减轻,肺部哮鸣音减少,但仍需使用静脉点滴支气管扩张剂或减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无效:临床症状改善轻微或无改善。显效及好转均属有效。

3.2 结果 两组患者均按计划方案接受治疗3天后总结,观察组显效12例(40.0%),好转17例(56.7%),总有效29例(96.7%),无效1例(3.3%);对照组显效9例(30.0%),好转18例(60.0%),总有效27例(90.0%),无效3例(1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aO2在雾化吸入后为(95.0±4.0)%;对照组SaO2在雾化吸入后为(93.0±3.5)%。对照组部分患儿表现烦躁、哭闹外,两组均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

4 讨论

支气管哮喘发作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气道平滑肌痉挛、炎性细胞浸润、粘膜充血水肿、腺体分泌增加,从而使气道狭窄,临床出现喘息和气促、缺氧等一系列呼吸困难的表现。因此,控制哮喘发作的气道痉挛是治疗哮喘的关键,而吸入疗法是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方法。雾化吸入治疗3天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90.0%,说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均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有效方法,但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比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更显著。

由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时持续保持高浓度的供氧,研究显示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后患者SaO2比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后患者SaO2高,说明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缺氧状况。有研究表明[3]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可使病人SaO2始终维持在正常范围,能有效地防止缺氧、心脏及脑损害。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相比还具有以下优点:①对于患儿:氧气驱动雾化柔和,吸入过程舒适,噪音低,对患儿刺激小,患儿耐受性好,研究显示患儿在氧气雾化吸入时较少出现烦躁、哭闹,对治疗表现出很好的依从性。而空气压缩泵雾化时躁音较大,喷出的气雾有一定的冲力及寒冷刺激,患儿多表现为恐惧、烦躁、哭闹等,不易接受。②对于医院:氧气驱动雾化比空气压缩泵雾化成本低廉。

参考文献

[1] 乔小平.不同雾化吸入方法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5,12(12):56-57.

[2] 刘光慧.万托林联合普米克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临床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26(1):96-97.

[3]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哮喘婴幼儿血氧饱和度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4).

上一篇: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探究 下一篇:衡阳市医务人员吸烟行为、认知、态度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