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记忆的秘诀

时间:2022-08-14 06:55:11

〔关键词〕记忆;初一年级;活动设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北京市启动2018年新中考改革方案,加强了历史、地理、政治这些之前所谓的“副科”的比重,旨在既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又鼓励学生有所专长。这一先进的教育指导思想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更快、更多、更牢固地学习和掌握各类知识,而缩短学习时间最快捷、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要教会学生用心理学的方法激发全脑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包括科学记忆的方法。

(二)理论依据

记忆是学习能力的基本要素之一。记忆包含了两层意思:一个是“记”,一个是“忆”。“记”是将知识存储进去,“忆”是将知识提取出来。只有将知识快速、系统地存储起来而又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出来,才能谈得上是完整的记忆。

人脑有左右脑之分,左脑管辖语言、逻辑、顺序、分析、符号等功能,而右脑管辖色彩、图像、空间感、节奏感、情感、创造力、想象力等功能。如果我们接受的信息能让左右脑的功能同时发挥功用,那么大脑在记忆信息的时候就会比较轻松。

在记忆中穿插想象,能充分运用大脑的双重性,更轻松、更有效地记忆信息,同时释放大脑应有的记忆潜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所针对的是初一年级早培学生。这些学生正赶上北京市2018年新中考改革,与以往学生相比,他们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平衡各门学科,也需要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去应对更多的知识。

初一学生正处于对新环境和新的学习生活的探索和适应过程中,学习科目的增多、学业压力的增大、新环境的适应、心理发育的不成熟,都可能会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困难。如果这一阶段没有过渡好,学生很容易对自己产生怀疑、不自信、畏难、厌学等消极情绪,而在此时掌握提升学习能力的方法,能让他们更自信地应对崭新的学习和生活。其中,掌握记忆的秘诀,学会运用记忆的方法,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养成学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增强他们的信心和能力,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初中的学习和生活。

通过教师访谈和学生情况调查表、记忆小调查发现,我校早培班学生智商较高,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主要表现为喜爱和擅长理科科目的学习,对于文科科目的兴趣不够浓厚。这一现象如不及时纠正,势必会出现学生偏科、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本课旨在帮助这些学生认识到记忆的重要性和记忆能力提升的可能性,增加对文科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而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认知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记忆力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和训练提升。

态度与情感目标:学生享受记忆游戏,愿意培养自己的记忆力。

行为目标:通过活动和训练,帮助学生摸索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记忆的秘诀。

教W难点:引导学生探索和运用记忆方法。

【教学方式】

视频演示法、实践操作法、情境体验法、游戏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课前问卷调查、各种记忆材料、课件、视频、课后收获卡

【活动过程】

一、引起动机(8分钟)

师:大家听说过《最强大脑》吗?这个节目让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请两位学生简单分享。)我也很迷这个节目,印象最深刻的是王峰,他是世界记忆锦标赛的纪录保持者,也是我本人非常崇拜的偶像。我们一起通过他与德国记忆高手的比赛来认识一下他。(播放视频4分43秒)

师:看完视频,大家有什么样的感觉?震撼吗?我们根据什么判断王峰的记忆力超群呢?(请学生分享,教师引导得出快、多、准等标准。)假如你拥有了王峰的记忆力,你的生活会有什么不同?(请学生分享,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记忆的重要性和记忆力好的便利性)你有可能像王峰一样拥有超强的记忆力吗?(请学生分享,教师通过讲授王峰后天训练的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记忆是可以通过训练提升的。)

二、记忆有秘诀(18分钟)

1.记有秘诀(10分钟)

师:王峰之所以记忆力这么好,因为他把记忆研究透了,掌握了记忆的规律和秘诀。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记忆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寻找记忆的秘诀。记忆由“记”和“忆”两个字组成,也就是说既要记得住,又要回忆得出来,两方面的能力都要兼得。大家先来看看“记”这件事,我们换个角度想,什么样的信息和内容最容易被我们记住呢?(引导学生说出图像化、夸张化、有趣等记忆秘诀)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个记忆材料是不是容易记,是不是符合我们刚才总结出来的容易记忆的特征。我们来玩记地名游戏。

一分钟记忆时间,之后请学生举手复述,并询问他们是如何记下来的。

2.忆有方法(8分钟)

师: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课文明明背得很熟了,老师提问时还是会想起这句,忘了那句?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教师请学生分享,引导学生认识到记忆是零散的、片段的)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帮助我们把原本已经记住的东西回忆出来呢?接下来我们再来玩一个记国名游戏,要求大家既要记下来,又要找到快速记忆的方法。半分钟记忆时间,之后请学生抢答,并询问他们是如何记下来的。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后,教师公布答案,简单小结记忆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找到记忆的秘诀是联想,并带领学生运用记忆秘诀对不同的知识材料进行记忆。

三、记忆训练:运用记忆的秘诀和方法(12分钟)

1. 用秘诀记数字(6分钟)

师:我们学习的很多学科,比如历史、地理、数学等等,常常需要记忆数字。接下来我们一起运用秘诀,找到记忆的方法。看看哪一组的方法最有趣、最让人印象深刻。

小组讨论2分钟,派代表说记忆的方法。

2.用秘诀记单词(6分钟)

师: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学英语、背单词。现在我们一起运用秘诀去记单词。看看哪一组的记忆方法最有趣、最让人印象深刻。

小组讨论2分钟,派代表说使用的记忆方法。

四、考一考(检验成效)(1分钟)

教师呈现之前学习过的记忆材料,请学生回忆。教师总结运用记忆秘诀的有效性,并请学生回忆记忆秘诀。

五、课后作业

请学生将今天所学的记忆方法运用到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六、收获卡(1分钟)

教师请学生填写收获卡,写下自己关于这节课的感受、体会和收获。

【教学特色与反思】

(一)教学设计特色:

1. 课程定位:本课程主要针对初一学生,他们正面临学习科目增多,学习难度加大的挑战,同r,这些学生还有重理轻文的特点。掌握提升记忆力的方法,能帮助他们平衡文理科目的学习,增强自信,重视全面发展,快速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

2. 设计理念与思路:本课程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引导学生对记忆抽丝剥茧、层层深入,自主发现好记忆的秘诀,并积极将记忆秘诀运用于学习和生活中去。

3.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本课程选取的记忆材料基本出自于学生即将学习到的学科内容,不仅实用还非常新颖,且颇具趣味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性。同时,本课程涵盖了文字、数字、英文等各种类型的记忆材料,引导并帮助学生游刃有余地在不同记忆条件下运用记忆秘诀。

4.教学形式:本课程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和焦点解决技术,通过层层设问帮助学生认识到记忆的秘诀,并通过游戏训练,使学生自行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二)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依托学生的智慧和探索发现,课堂互动性高,对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发散性要求较高。教师在课堂中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表现把握课堂节奏,加大每位学生的参与度。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100872)

上一篇:基于学生成长需求,创新德育形式 下一篇:行为主义视角下的后进生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