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成长需求,创新德育形式

时间:2022-07-03 09:23:51

基于学生成长需求,创新德育形式

党的十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强调广大青少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深刻阐明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需求的教育才是有价值的教育。”学校作为学生成长阶段中最重要的环境,应该关注和适应学生的身心成长需求,创设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良好的道德教育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为美好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探究分析,关注生本视野的德育需求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现代德育理论中的核心内容,其出发点是现实的、鲜活的、具体的人。因此,德育工作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需要出发,关注生本视野的德育需求,逐步达到德育目标的统一。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人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需求占主导地位。需求既是人的内在价值体现和内在潜能发展的本性,那么关注儿童生命成长的需求对学校德育来说,就意义重大。小学生正处在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期,我们既要关注德育对其成长过程需求的适应,也要关注需求的提升,旨在增强学生的发展内动力和生命自觉性,为其精彩人生奠定美好而又坚实的基础。

一般社会学界认为,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而成长需要是主体与社会在良性的、双向互动关系中不断生成的。因此在德育活动的安排上,关注学生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奖励的需求、表现的需求、认知的需求、交流的需求、创造的需求等,从社会角色成长的需求出发,更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二、激发引导,把握生本需求的成长导向

“文化引导,道德践行,德性培养”是学校德育的基本策略,在充分探索解析的基础上了解学生成长需求,再浸润学科课堂、环境、实践,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领、修正、传承,才能把握学生的成长导向,实现育人价值。

德育应回归育人本原,以知识和课堂为载体,打破课程界限的藩篱,打通课堂渗透德育的主渠道,让教育的过程成为德智交融的过程、心灵沟通的过程乃至生命对话的过程。

学校还应树立“大德育观”,关注学生成长的大气候和大环境,建构“润物无声”的校园文化。学校一方面要注重凸显校园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尽力贴近学生生活,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追求。另一方面,学校应该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追求“于细微处见精神”,积极开辟丰富多彩的楼道走廊文化、班级文化、区域小品文化等独具匠心而又饱含人文魅力的文化创意,丰富校园的人文资源。

此外,校园德育要遵循“活动中实践,实践中体验,体验中升华”的德育规律,以“发展能力、涵咏性情、修持道德”楦本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一是注重体验感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结合清明节、劳动节、六一节等重要节日,重点组织开展“我与中国梦”中队会和“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结合礼仪常规、行为养成,开展“人人行动,人人追梦”主题教育活动;结合道德讲堂、升旗仪式开展“扬中华美德,圆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用伟大“中国梦”凝聚师生的爱国情感,培育道德情操。二是开辟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拓展实践活动基地,组织学生深入消防警营、工艺美术学院、文庙、校外活动中心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学习生活和社会情感,培养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获得内化道德品质。

三、创新形式,促进生本主体的道德自我建构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为让学校德育活动满足学生自我成长的需求,创新德育活动的形式,拓宽深度与广度,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完成道德自我建构,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

“实践体验”是学校德育永恒的主旋律。学校可以开展创新性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让德育融入学习生活,融入社会,融入生命。如:坚持“21天美丽行动”,将“守纪、节俭、礼貌、诚信”等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融入生活;开展“研学旅行”,开辟劳动、环保、科学等实践基地,与春秋游相结合,达到“游中学”的目的等。

创新形式,还要落实“文化兴校、文化育人”的理念,把“文化”与“德育”有机整合,有效融合,引领德育建设,浸润生命内涵。笔者所在学校的具体措施有:一是弘扬“读书文化”,坚持开展“月有读书周、周有读书日、日有读书时”学生读书活动,推行“课前三分钟诵读”,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竞赛等活动,丰富阅读积累,陶冶阅读情趣;二是传承闽南文化,把传统“闽南童玩”引入校园,举行“闽南童玩”手抄报展览、闽南童谣说唱比赛、“闽南童玩”之“滚铁环”“跳格子”等比赛让学生尽享运动乐趣,感受闽南文化独特魅力。

可塑性、趋向性是小学生最显著的心理特点,德育活动也要充分利用其特点,引导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弘扬正能量。可以通过“校园之星”立榜样的方式,精心打造“颁奖台”,以周、月考评评选出学习之星、读书之星、劳动之星、守纪之星、助人之星等,学期综合评定表彰“校园之星”并隆重颁奖,或是设立“积分奖励超市”,将常规、竞赛、表彰、好人好事等融合到评比标准中,让学生遵照标准获得积分,兑换奖品,从而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快乐成长。

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是紧密结合的全方位、开放性、多元化的整体育人系统,要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一是建好“学生网”。构建班队、文明礼仪劝导队、卫生员、安全员等学生自我管理网络,推行学生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实现榜样激励与自我管理。二是争取“同盟军”。寻求社会力量支持,借助教师、辅导员及结对共建单位,实现学校教育资源的有效补充。三是架设“同心桥”。成立“家长志愿者服务队”,吸收各行各业的家长加入志愿者服务队,担任家长助教、活动助手、护学队、义工队等,形成学生家校共育同盟军,架设家校联系沟通、互动互补的桥梁。

每个生命个体都有自我成长与优化的迫切需求,因此我们必须从需求出发,使德育成为对整个人的健全教育,增进人的生命主体意识,从而培养出一大批人格健全、心理健康、身体强健、头脑灵活、学有所成的学生。

上一篇:告别庸常之后的迷茫 下一篇:寻找记忆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