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研究

时间:2022-08-14 05:05:28

高职高专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职院校数量徒增,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们对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研究亦越来越广泛,其范围涉及高职院校入学教育的必要性,内容,方法,措施,模式,实效性等方面,对现有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职业生涯探索新的途径,健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新生入学教育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自觉,主动的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处理好各种关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高职新生入学教育是高职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作为辅导老师,就要以最佳的方式内容去为新生规划职业生涯!其内容的质量关系到能否使新生从最短的时间,最好的效果来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节奏,完成中学生向大学生活的过渡。他影响着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形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将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

目前,我国不少高职高专院校都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并开设了相关的职业指导课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信息,而且还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对于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作为新生事物,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①学校、学生、家长没有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观念;②学校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缺乏保障;③学校专业化职业生涯规划辅导队伍没有建立;④学校缺乏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和健全的组织;⑤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没有成为指导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支持理念;⑥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或由于知识储备、社会阅历以及对自身的了解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导致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往往实践能力缺乏、职业目标模糊、职业准备不够。

作为辅导员老师,根据我的调研和分析,这些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学生本人对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不足,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缺乏针对性、实效性、操作性。因此,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高职高专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职高专新生入学教育研究越来越丰富,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高职高专新生入学教育重要性,必要性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高职高专新生由于心理,学习,生活上的不适应而产生的问题等角度出发,从对学生的个人发展,职业教育高度阐述了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

我认为,新生入学教育是帮助新生适应新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它有利于新生更早的介入职业指导,帮助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入学教育还通过让新生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办学特点等,为新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明确个人奋斗目标打下良好基础,新生入学教育影响到每个新生未来三年的学习生活,甚至以后的职业发展!

在无数的毕业大学生群体中,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想法:当年那么美好的大学生活,自己浑浑噩噩,虚度光阴,一眨眼,就到了毕业的时刻,看着那些认真规划自己大学生活的同学纷纷找到称心的工作或者继续深造,自己追悔莫及。如果时间能够倒流,一定要好好珍惜自己的大学生活,做好规划,等到毕业时,才会轻松搞定一切!也有许多毕业生的口头禅是:“到时再说吧、看机遇吧、家人能找什么工作就是什么吧”。据调查,大部分毕业生对自己未来职业认识模糊,只是确定自己不继续深造,就业的岗位从公务员、教师、企业、自主创业等等都想去尝试。不少毕业生就业前迷茫、就业后频繁换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职业生涯规划,如果在校期间能够尽早根据人生目标和市场需求找准自己的岗位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和能力的培养,那么在就业时将更具有针对性。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它包括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职业规划、爱情规划和生活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无及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求职就业甚至未来职业生涯的成败。从狭义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来看,此阶段主要是职业的准备期,主要目的是在于为未来的就业和事业发展作好准备。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未来职业最基本的保障。

在本科生多如牛毛的时代,专科生似乎总是处于高等教育的边缘。专科生与本科生相比本来就起点低,更应该在在校期间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让自己在漫漫职场路上有个好的起点。通过几年高职高专工作经验以及高职高专学生特点,我认为:专科生职业生涯规划应越早越好,最好从入校那一刻做起!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包括自我评估、确立短期和长期目标、职业环境评价和职业定位四个方面。要做到客观的认识自我、准确的职业定位;评估职业机会、知己知彼;做好职业体验、择优选择职业目标和途径。根据专科生的在校时间规律:大一初步了解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大二提高自身基本素质,做好职业体验;大三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了解求职情况,成功就业。

而我作为辅导员老师,更应该使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情况,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学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与就业相关的信息,初步确定自己长期的职业目标。主要途径:主要是职业道德和就业知识的。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成功典型例证,指导学生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咨询活动,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规划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在参与实习、兼职、假期工作或志愿者活动中获得一些工作经验。

在我看来流程式教学模式更适合学生成长发展,流程式的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按照职业生涯设计的流程,认真做好以下每个环节:①自我评价。②确立目标。③环境评价。㈣职业定位。⑤实施策略。⑥评估与反馈。

整个规划流程中正确的自我评价是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环节,这一环做不好或出现偏差,就会导致整个职业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问题。

而学校应该注重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①学校应树立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②编写具有时代特征、体现职教特色、统一规范的教材。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④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宣传,鼓励高职高专自主创业。

学校应通过校园网、校报、广播站、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竞赛等方式或活动宣传职业规划的内涵、意义和作用。

总之,高职高专院校应建立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基础,以专题讲座为补充,以职业咨询为辅助,以职业见习实习为特色,以就业指导为重点,以专业化师资队伍为保障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做出职业决策,为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上一篇:孩子需要我们的帮助 下一篇:享创造乐趣 促多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