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不死 第10期

时间:2022-08-14 03:59:45

投资不死 第10期

杨天南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金融学博士,美国圣地亚哥大学金融MBA,加拿大专业金融规划师。

出生金融世家,20年资本市场投资经验,长于资产规划与管理。目前管理的投资覆盖中、港、美、加四个市场。

金秋十月是《钱经》杂志创刊整100期,这期间我有五年多时光与他们的青春月月交织在一起。眼见着他们单人的成了双、两两的变成仨,这种流光还伴随着知识阅历,以及财富的增长,不由得感叹日子再艰难,大家还是有进步的。

《钱经》最让人感动之处在于,她让那些普普通通的人也有机会见证,即便没有背景、没有关系、没有特权,甚至没有专业知识经验,人们依然能找到通往财务自由的路径。尽管有时会有挫折与失败,但终究还有机会存在,只要自己不放弃。希望等到《钱经》200期的时候,能听到多一些读者讲述在通往财务自由道路上的亲历见闻。

尽管我一直有“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写作习惯,但在2007年牛市行将终结之际应承写这个每月专栏终究是个极其错误的决策,这个“牛尾巴”时刻的决定令我日后懊悔不已,自己经历悲惨也就罢了,还要将这悲惨展示于人前,实在是有苦难言。这再次证明没有人可以预测市场,我也不例外。好在有足够长的时间,让我有机会证明,长期而言,我们并不需要靠运气胜出。

生活中的点滴或多或少地成为文字素材,在某种程度记录了所见所闻,它们是如此受欢迎,以至于我被称为“投资界写文章最好的人”。甚至在发表《第一最好不炒股》之后,有人认为我是搞文艺的,而非投资业者。自己也常回顾一下过去的写作,原本是怕写重复了内容,却发现有些文章确实悦目,就如同不经意间翻出十多年前在美国读MBA时写的论文,看着大篇流畅的英文,心中竟升起幻念:“这竟是曾经的我亲自写的吗?!”

较为中意的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彩色的经济学家》《秋凉中寻桂花香》《投资的目标》《巴菲特,生日快乐》,文采与理念俱佳。至于广泛被关注的《十五年一千万》,应该是无意中切合了许多人心中的愿望,但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理解之后全力以赴执行和义无反顾的精神,“知行合一”绝非易事。

尤为喜欢的是2009年4月两周年时的《有人夸我文章好》,题目潜在本意是说除了文章好之外,我们实际上投资干得更好。清楚地记得,在整个写作过程中,身体像是燃烧了一般激动地发抖,这才明白老一辈作家所言“如果想感动读者需先感动自己”的含义。这篇文章至今读来仍然觉得清新无比,其中一段“春天来了,去年的樱花再次盛开,窗外是一株大大的樱花树,一束束的粉色的花朵竞相地开着。早晨起来,透过繁花,印着清澈蓝天的背景,刚刚割过的草地散发出清新的青草的味道。”本是源自在海外时写给北京亲人的信件。

当时正值温哥华的春天,前不久再次旧地重游,坐在同一片草地前,樱花盛开的季节已过,满目青翠依旧。老友相对,仍然记得2009年4月的对话,“再过三年,也就是2012年的4月,估计这次金融危机应该过去了”, 但是残酷的世界告诉人们,我们实在低估了本次危机的长度与烈度。

这个十月也是本次金融危机整整五周年,自2007年10月上证指数6100点跌宕直下到如今的2100点,累计跌去三分之二,市值缩水7万亿。而相形之下,引发本轮危机的发源地美国,其股票市场在经历危机之后,却已几乎完全复原,这之间的反差确实令人深思。

这五年以来眼见了太多的生离死别,打开媒体至今仍是不断跳入眼帘的悲惨。面对萧索零落的市场,有谁知道是满地鸡毛还是黄金遍地?想起麦克阿瑟著名演讲中的名言:老兵不死,只是凋零。(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我想说:投资不死,只是凋零。(Investo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 即便是过往失去的五年,人们也见到有沙漠之花的盛开。

已有的日子,唯一遗憾的是,在证明每个人都有达成财务自由可能的同时,却没有过多地提醒其间的艰难与残酷。不要指望每一次努力都有正向的回报,翻阅十多年前的笔记,见上面有一段:“我们今天播下的种子,在未来的道路上,如果能有80%发芽,60%开花,30%结果,我们的幸福就已经足够了。”

上一篇:扭曲十年,“房”不胜防 下一篇:养老难题微现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