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如何有效践行目标成本管理

时间:2022-07-17 02:34:11

建筑企业如何有效践行目标成本管理

【摘要】建筑企业如何践行目标成本管理,一方面可以将企业的整个生产活动有机统一起来,保证企业施工等活动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目标成本管理及时发现生产的薄弱环节,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断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建筑企业;目标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管理是贯穿于企业的生产、施工和管理全过程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通过对工程前期的投标、合同和方案等的目标管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成本、工期的控制以及对工程后期的竣工结算、资金情况、保修期等的控制和管理,有效地保障了建筑企业在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实施。建筑企业只有有效践行目标成本管理,才能将整个生产活动有机协调起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和竣工。

1、分析建筑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任务

1.1 计算执行结果以找出差异

通过计算目标成本计划任务的践行结果方法,找出计划和结果产生的差异所在,这是目标成本分析的基础。通过目标成本管理中的分析步骤,对目标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进行计算,将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差异。在进行分析计算时,我们可以采用系统的方法进行计算,将计划和实际两种情况的差异情况反映出来,为以后的分析做铺垫。

1.2 根据实际找出差异原因

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产生差异的原因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具有多样性。我们在进行成本管理控制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将具体影响到实际成本不同的原因找出来,具体定位到某一项因素上面,方便解决和分析工程情况。一般说来,影响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差异的原因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经济原因、市场原因等。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分析这些原因时,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用精确的数据表示每一种因素对于实际成本的影响大小,做到有根有据,实事求是,防止猜想和想当然的情况出现。

1.3 正确评价成本执行情况

找出产生计划和实际成本的差异原因后,我们就可以对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合理评价了。在进行评价时,需要将各种因素的具体情况考虑进去,防止片面和错误评价结论的产生。认真看待计划成本执行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奖励优秀单位和个人,并总结经验,再接再厉;认真看待计划成本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责任具体追究到单位或个人,并进行相应的惩罚。

1.4 提出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案

最后,建筑企业要根据成本执行情况的结果,提出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案,为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积累经验。降低成本,是目标成本管理的目的所在。每一次工程结束后,目标成本管理人员应该根据每一个车间、单位的具体情况提出降低成本的方法,达到目标成本分析的目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建筑企业践行目标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目标成本管理贯穿了建筑企业的施工和管理两个方面,主要包括了成本计划、目标预算、过程预算、成本核查、效益评估等环节。实施目标管理成本的目的在于控制成本,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目标成本的管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常常不能发挥控制和降低成本的目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个面:第一,有些企业的目标成本预算方法和施工组织相分离,造成计划的成本目标和施工管理分工不协调情况出现,常常使得成本管理无法真正落实到施工的各个过程和各个单位身上。第二,企业在进行目标成本管理时,未将成本预算责任落实到位,有些企业的成本预算也未能将责任细化开来,造成施工时操作困难,成本目标无法有效分解,最终使得成本管理形同虚设。

因为上述原因,建筑企业践行目标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下三条原则:第一,坚持责任落实原则。在进行目标成本管理时,建立成本责任区域机制,将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设定项目成本责任区域,并在项目区域内,实施集成管理制度。第二,坚持有机协调的原则。在进行目标成本管理时,将实施、受控和负责等细化开来,力求实现预算的项目成本和施工管理协调起来,实现预算的项目成本和施工管理的成本的有机统一。第三,遵循项目的目标成本可分解,可细化的原则。企业将目标成本的责任落实清楚的同时,必须保证对责任区域的划分细致到部、项、层,使目标成本的管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成本管理的局部和总体有机统一。

3、建筑企业如何有效践行目标成本管理

3.1 重视目标成本管理,及时转换管理机制

企业领导要重视目标成本管理,要带领全体员工重视目标成本管理工作。首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企业要加强广大职工的思想观念培训,促进职工树立市场、竞争、经济观念,形成效益为先的市场观念。其次,企业要改革内部机构和部门职能,不断完善和更新部门设置和职能设置,方便企业工作效率的提升。机构上,企业要建立市场部、工程技术部和施工管理部,并促进这三个部门的职能发挥。

3.2 践行目标成本管理责任制

建筑工程项目由于规模庞大,工程量大,职工和管理方面难度也随之加大。为此,企业要注意践行目标成本管理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单位或个人。

首先,企业要精简管理层次,简化生产关系,建立扁平式管理机制。简化管理层次,一则机制简单,方便管理,二则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对于项目成本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不同的工程项目有诸多的管理要点,企业在进行目标成本管理时,应坚持一个核心,就是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项目管理责任制和成本核算制是有机统一的,只有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责任制,才能将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到到负责人,才能有效实施成本核算。项目经理只有正确处理和协调甲乙方、设计方、政府和监理方等的关系,才能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再次,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市场、用人、分配、服务、监督机制,保证项目的责任落实。

最后,企业要建立灵活的组织体系,加强工程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和成本控制,并对合同、现场、信息、生产要素等进行有效管理,有效保障项目的有序实施。

3.3 制定事前目标成本

企业要做好项目成本的事前工作,制定可操作的项目,有效控制成本。

首先,目标成本的预测要做好。对于每一个施工项目,认真做好成本预测,可以为企业编制项目成本提供依据,方便满足业主和企业双方要求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成本方案,有效控制了成本。做好目标预算成本还可以有效避免成本管理的盲目性,加强了企业项目的成本控制和管理。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调查,分析评估等方法对项目成本进行合理预算。

其次,注重合同管理。企业的工程项目要注重合同的管理,在与建设单位签订施工合同的过程中,要保证文件求全,条款齐全,权责清晰,用词准确,应体现出较强的预见性。加强合同管理做好施工企业的重要内容,不可忽视,不仅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提的依据,也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最后,制定成本控制目标需可行。项目成本的预测过程结束后,应该制定可行的成本控制目标,并对风险进行合理预算,尽量争取效益的最大化。例如,目前的施工企业都实行工程量承包价格事前预定的制定,企业应对这种工程量清单计价形式的风险进行合理预算,有效加强成本目标控制,将风险降到最低,将收益争取到最大。

3.4 事中事后坚持控制成本

首先,控制事中成本过程。对于人工费用的控制,企业可以根据当地市场价格进行

协调,并对人员实施激烈措施,有效提高人工的工作效益和减少实施成本;对于材料费用的控制,在调查建筑市场的基础上选择质量有保证且价格合理的供货方式,并实施严格把关,避免浪费的原则;对于机械费用的控制,企业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损失。

其次,控制事后成本。企业要综合分析项目的具体情况,对于事后成本进行科学考核。坚持成本控制考核制,坚决保证项目成本可控。企业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消除成本控制中的不利差异,发展成本中的有利差异;重视竣工项目的清算和决算工作,积极防范意外成本,有效杜绝意外成本的发生,使经济纠纷和经济风险在施工过程中化解,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翟东进, 秦晓微.目标作业成本管理方法在建筑行业的应用[J].财务与会计, 2008,(14)

[2]徐凤霞, 路娟.目标成本管理和作业成本管理融合研究综述[J]. 财会通讯, 2010,(12)

上一篇:私募的情人和仇人 下一篇:当前我国政府投资审计的风险与防范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