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搞好高中生物教学

时间:2022-08-14 03:21:34

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搞好高中生物教学

摘要:做好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整合。生物老师要把现代信息技术尽可能地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把生物教学内容制作成课件,也可以在网上进行教学,通过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课程的整合,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尽可能创设数字化的校园环境来影响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电化教学; 培养;生物教学;手段;创新能力

正如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学生要享有发展与创造,就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力和努力来实现。学生的创新素质不是教师直接给予的,也不是教师亲手教会的,而是适宜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自主发展的结果。笔者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积极尝试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以下简称电化教学),探索创新教育,创设学生自主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兴趣、启发学生开放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电化教学在教学中的优越性

通俗讲,电化教学是通过通讯线路〈有线或无线>,将多台地理位置分散且独立工作的计算机互联,以达到通讯和信息共享目的的系统。根据网络覆盖范围,可将计算机网分为局域网、城域网〈MAN> 、广域网〈WAN>等。最流行的世界性网络系统是国际互联网,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形式是计算机教室内部的教学网。计算机网络技术用于教学中,主要优点有:

1、教学资源的利用更充分:教学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可重复率高。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在电化教学中,教学资源共享,被无数人重复使用,教学资源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使用。

2、 教学的开放性、交互性更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师利用快捷、方便的教学资源,了解教育教学动态、教改进程、学习专业知识,不在局限于狭隘的思维范围。对于学生来说,电化教学的开放、交互意义更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的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的交互性特点,能与老师之间、与学生之间进行可更充分的交流研讨。

3、教学更具科学性:运用电化教学,更便于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监控和调整,便于及时了解评估学生学习进展、便于更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 、运用电化教学,创设自主学习情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运用电化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基础,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思维必须有动机,运用电化教学创设自主学习情境,启发思维欲望,使学生内在动机变为思考动力,这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二)运用电化教学激发发散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电化教学借助计算机技术,克服传统教学方法和媒体的不足,运用声、像、图等多种信息传播手段,将抽象变具体、静态变动态、微观变宏观、宏观变微观,使知识生动形象,易于学生接受。同时,启发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发散思维,开阔视野、挖掘潜能,以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如,教授“植物的生长发育”知识,运用计算机技术模拟植物变大、细胞分化。让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如教学“叶绿体运动”知识中,教学课件中设计叶绿体自转和细胞质流动的图示,让学生展开想象,引导学生逆向思维。这样,借助计算机技术,学生通过对未知信息的想象和假设,打破原有的思维,使学生发散思维得到锻炼、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三)运用电化教学,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

运用计算机网络,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除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外,还在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联系实际,动手实践能力等创新能力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电化教学当中借助计算机的特殊功能,设计习题,下载信息,引导学生从大量信息中获取知识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是高中新教材的能力目标要求,运用电化教学更有助于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 运用电化教学培养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五个优化

在教学实践中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体会是:

(一)优化“导入”环节

导入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形成学习动机、创设良好自主学习环境的重要环节。电化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利用计算机的声、图视、动画等功能,精心巧妙制作各种课件导入新课,使学生对新课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优化新知识传授环节

使学生获得新知识、新技能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电化教学中,借助计算机模拟功能,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引导学生运用网络资料获取新知识、新信息,活跃思维。利用网络的高信息量特点,使师声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信息反馈,拓展所学知识。

(三)优化应用巩固环节

电化教学,注意运用计算机容量大,存储性强,使用灵活特点,设计各种问题情景,让学生巩固消化所学知识,运用新知识、新技能解决实际问题。避免传统教学中运用练习题,消化巩固知识的单一性和局限性。

(四)优化教学方法

电化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运用新型的网络探究教学法,创设自主学习情景,提出研究课题,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探究,开展网上讨论,进行模拟实验,通过网络学习、观察、实践、思考、讨论。

四、 运用电化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五个转变:

运用计算机网络教学,教师在做好4个优化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学生做好五个转变:

(一)学习态度由跟老师学向自主创新学习方向转变

运用电化教学,教师要最大程度发挥主导作用,创设学生自主学习情景,唤起学生学习中的主体意识,保证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习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学习中由只重知识向知识、能力并重方向转变

具有创新能力是21世纪人才标准的基本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运用电化教学,引导学生切忌只重知识的简单记忆,而是注重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重视培养综合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学习方法由单一型向多样型方向发展

高中新教材中,要求学生除学好课本知识外,还应阅读课外知识,拓展思维,提高能力。运用网络教学,引导学生不能只满足获得现成答案,应对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多向思维、多种角度认识事情,创造性解决问题。

在电化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意识,使他们了解和掌握生物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生物学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网络课程的开展,不仅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还能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包括:①信息的获取、检索、表达、交流等技能,②独立学习的态度和方法,③将已获得的信息用于信息问题解决、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的信息能力;它是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能力,是进入信息时代的“通行证” 。

总之,运用电化教学培养能够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上一篇:一节意想不到的德育课 下一篇:谈初中数学的趣味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