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2-08-14 02:50:19

关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摘要:针对新媒体的概念及其传播特征,较为系统全面地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工作实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运用新媒体,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建立信息监管机制,营造健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同时采取多种渠道着力提升师生的媒介素养。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途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228-03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社会由传统媒体时代进入以网络、数字化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已成为“9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主要渠道,同时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认识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针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思考研究,探索新媒体时代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的概念及特征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依托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包括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互联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如今的博客、微博、QQ、MSN、搜索引擎、微信、飞信、手机报等都属于当代意义的新媒体范畴。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向前发展,新媒体的内涵会不断丰富、更新。

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当代新媒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信息传播速度快;②资源丰富;③受众更具能动性;④互动性强;⑤虚拟性。

二、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1.新媒体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并促进了资源的共享。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大学生可以突破传统教育资源等限制,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学习先进的科学理论,吸收人类文明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提升思想理论水平。在新媒体时代,无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是作为受众的大学生,都可以在开放的网络体系中获得丰富的教育资源。同时,借助网络新媒体,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可以进行教育资源共享,还可以适时地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辩论,最终达到了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的目的。

2.新媒体技术进一步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新媒体时代,手机短信、QQ、电子邮件、网络论坛、微博、微信等以其便捷、生动、灵活的特点逐渐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手段。教育者运用新媒体,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更为直观、生动的交流方式,将教育内容传达给受教育者。大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知识,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地点接受教育,既为师生提供了便利,也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3.新媒体增强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教育是主客体间的交往、对话与理解,而在传统媒体时代,受教育者大多都是处在单向灌输的被动受众地位,渠道单向、形式单一,选择性弱。但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在传播形式和内容上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形象性和娱乐性,让严肃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得形象,增强了教育的吸引力,受教育者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自由地选择浏览信息,在主动的探索和寻求新的视觉听觉内容的过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潜移默化和不断提升[1]。同时,新媒体具有很强的交互性,极大地促进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相互沟通和相互影响,从单向被动式向多向互动式转变,能够吸引更多的受教育者,主动参与度得以提高,从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

4.新媒体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网络时代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实现了时空的跨越[2]。网络新媒体能够更为方便和快捷地更具个性化的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文字、图片、声音等方式,把教育内容迅速传递给受教育者,还可以实现相互交流反馈,使思想教育更直接、更深入。由于网络虚拟化的特征,每个人都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减少了人们的顾虑,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大学生喜欢将自己的喜怒哀乐释放在网络上,通过QQ、博客、微博、微信等工具表露自己的心声。教育双方也可以通过短信、网络等形式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所以借助网络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可借助新媒体及时了解和收集大学生关心的热点话题和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而且还能全面、深入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和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展开针对性的教育,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把“双刃剑”,它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得当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塑造。新媒体环境中所产生的多元文化,使得信息在、获取与认知的各个过程中不再受信息主体的控制,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使得所有人都能够接收到;多元文化给大学生更多机会接触各种不同文化知识与价值观念的选择,同时也给大学生的社会生活树立了不同的价值标准。而“90后”大学生崇尚独立、自主和个性,再加上他们自身的好奇心和心理的不成熟,缺乏理性的独立判断能力,面对新媒体的信息多元化、匿名性和虚拟性,无法准确地进行认知与判断,所以容易对很多内容不加分析,盲目接受虚假信息和西方的某些价值观念。在面对多样化信息时,不会片面相信“官方信息”,相反更容易受负面信息的诱导,导致信息权威的丧失,对权威失去信心,使其在信息认知方面缺乏不确定性,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塑造[3]。

2.新媒体对传统教育方式形成挑战。在当前新媒体广泛应用的情况下,大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更加广泛,已经不再依赖于书本和老师的言传身教,他们由于受新媒体的多媒体性和全互动性的影响,较为喜欢接受直观的信息内容和平等的交流方式,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被动摇,同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也受到了挑战,如课堂教育、班会、“面对面”沟通谈心等教育方式,由于其形式和内容相对较为单一和枯燥,难以调动当代“90后”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较好地满足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心理需要,其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为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增加了难度。

3.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素养提出挑战。新媒体的迅速兴起和广泛应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辅导员的自身媒体素养的学习和提高提出了新的挑战。现在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大多是“70后”、“80后”,面对新形势,部分辅导员还存在新媒体技术意识淡薄、网络技术水平差、缺乏接受新鲜事物的敏锐性、观念更新不够等不足之处,对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了解不透彻,对新媒体时代下“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没有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和研究,这就很难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不能提升“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性和可持续性[4]。

四、新媒体时代加强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1.运用新媒体,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巨大优势,将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传播载体。①运用新媒体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互动。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充分发挥E-mail、QQ、MSN、BBS、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快捷、互动性强的特点,及时地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开展教育引导工作,使大学生在使用网络媒体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升获得知识的层次、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导向。②积极推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介的连通、互动、融合,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和特点,打造贴近学生、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品牌项目。例如通过建立主题思想教育网站,将当前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和涉及学生利益的问题,通过党的创新理论加以解释和说明,以视频、图片等生动的形式及时并听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可建立“网上团员之家”,打造共青团工作的新平台。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站上传大学生思想动态调查问卷,进行在线调查,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梳理归类,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采取措施应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除了建立校园网络,还可以创办校园手机报,将全校师生的手机导入到平台中,开设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不同版块,精选积极向上、短小精悍且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发送到全校师生的手机上,营造健康的舆论氛围。

2.建立信息监管机制,营造健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要构建一个健康有序的网络文化环境,就要加强对网站的监督管理,建立校园新媒体信息的管理机制。运用技术手段在校园内网和外网的界面上构筑信息关卡,通过设立网络管理员,及时了解网上信息,对网上的一些有害信息及时进行过滤,屏蔽危害大学生心理、思想的不良信息,对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实施有效的监控和合理的引导。同时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发挥其组织者和管理者的作用,组织学生干部对本校网络信息进行监督,包括贴吧、论坛、学生QQ群、微博、微信等,对社会中传播的不良信息以及学生发表的不当言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删除,坚决切断有害信息传播,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5]。

3.着力提升师生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公众接触、解读、使用媒介的素质和修养,包括三个环节:接触媒介、获取信息;解读媒介、批判地接受媒介信息;利用媒介工作和生活,通过媒介发出声音并维护自己的利益[6]。针对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泛滥的现象,高校要加强引导,提升师生的媒介素养。高校可利用多种渠道加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如可以将新媒体知识、道德和法制教育渗透到有关课程教学中,或组织新媒体知识专题讲座,或开设媒介素养选修课,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有害信息自觉抵制、批判的意识和能力,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新媒体观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不仅仅是“说服”、“传递”信息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信息“分析”、“鉴别”、“筛选”、“评价”、“引导”能力的提升和完善[7]。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顺应时代潮流发展趋势,及时普及新媒体技术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积极运用新媒体去开展工作,提高把握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肖意贞.影响与对策:新媒体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1,24(4):29-33.

[2]徐敏.利用网络新媒体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科学与财富,2012:26-27.

[3]张静,王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信息认知的困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3,25(2):89-93.

[4]朱宇.新媒体视域下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J].媒介教育,2013,02(下):139-140.

[5]李萌.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9(04):55-56.

[6]段京肃,杜骏飞.媒介素养导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7]郑元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107-109.

上一篇:植物保护专业本科专业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开设工程综合能力训练选修课的教学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