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发行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2-08-14 02:23:23

新股发行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分析

摘要:本文采用2006年6月~2010年3月的数据,基于格兰杰因果随机波动率模型GC-MSV,利用募集资金和冻结资金对我国新股发行股市波动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定条件下,冻结资金量和募集资金量均构成股指序列变化的Granger原因,但募集资金量对股指波动的影响相对而言较为不显著。

关键词:新股发行;股市波动;Granger因果检验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1)02-0058-05

从募集资金的规模来看,2007年9月由于权重股中国石油的发行,虽然IPO只有15家(中位数为18家),募集资金却达到了1 490.40955亿元人民币,远远超出其他各月的募集规模。募集资金规模最小的一个月为2008年3月,只有3.70025亿元人民币。月募集资金量100亿元人民币以下的,共有20个月(含募集资金为0的8个月);100―200亿元的有6个月,200―300亿元的有7个月,300―400亿元的有3个月,400―500亿元的有5个月,500―600亿元的有3个月,600亿元以上的有2个月。

在2006年6月5日―2010年3月24日的这段时间内,从A股新股发行的频率趋势来看,速度越来越快,集中上市的新股数量越来越密集,新股发行对二级市场的影响应该受到投资者更高的重视。

(2)数据处理

在利用时间序列的过去数据来量化历史关系,并试图对未来进行预测时,首先要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对2006年6月5日―2010年3月24日的对数收益序列lnyt作一阶差分后,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

作平稳性ADF检验,结果ADF检验的值为-1.733,P值为0.7358,在1%、5%以及10%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接受原假设,即对数收益序列存在单位根;而对数收益一阶差分序列的ADF检验的统计量为-6.127,远小于1%的临界值-3.968,所以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同样地,检验同期的日募集资金总量和冻结资金总量的平稳性,结果不存在单位根。

2.实证分析

对于A股新股发行,市场申购资金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银行借贷,另一种是从二级市场抽离资金。当新股发行的募集资金来源于二级市场时,募集资金规模会影响二级市场的资金供给,从而可能加大二级市场波动。为了考察新股发行规模对股指波动的影响,采用2006年6月5日―2010年3月24日的日募集资金总量和冻结资金总量两个指标来作为发行规模的度量指标,即统计同一天内发行的所有IPO,将其募集资金量和冻结资金量分别加总,将没有新股发行的时间内(包括IPO暂停)的募集资金量和冻结资金量设为0,并经过指数化处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基于GC-MSV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新股发行规模和股指波动序列之间的关系。

用基于GC-MSV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来考察新股发行规模与股市波动序列之间的关系,序列的波动Granger导致了第2个序列的波动。

用基于贝叶斯的MCMC方法来估计GC-MSV模型,将似然函数和先验分布的编码输入到程序软件WINGUGS中:

五、结 论

本文在二维随机波动率GC-MSV模型基础上,利用MCMC方法和吉布斯抽样,将新股发行价格和量的因素综合考虑,采用新股发行募集资金量和冻结资金量的数据,综合考察新股发行规模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基于GC-MSV模型的Granger因果性检验结果表明,冻结资金量和募集资金量均构成股指波动的Granger原因,但是冻结资金对股指波动的Granger影响远大于募集资金量。说明尽管新股发行要面向市场募集资金,但是相对大量被冻结的打新股资金而言,其占比较小,对股市波动的影响较为不显著。短期内冻结所占用的申购资金,一定程度上起到转移二级市场资金流向,使股市波动加剧,但是从长期来看,募集资金和冻结资金变化不构成股指序列持续波动的主要动力,股指序列的绝大部分变化由自身冲击来解释。

参考文献:

[1] Ibbotson, R., Sindelar, J.,Ritter, J.The Markets Problems with the Pricing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J].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 1994,(7): 66-74.

[2] Jenkinson,T., Ljungavist, A.P.Going Public: The Theory and Evidence on how Companies Raise Equity Financ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3] Allen,F.,Faulhaber,G.Signaling by under Pricing in the IPO Market[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9,(23):303-323.

[4] Welch,I.Seasoned Offerings, Imitation Costs, and the Underpricing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J].Journal of Finance,1989,(44):421-490.

[5] Ritter,J.R.,Welch,I.A Review of IPO Activity, Pricing and Allocations[J].Journal of Finance, 2002,(57):1795-1828.

[6] Loughran,T.,Ritter,J.R.The New Issue Puzzle[J].Journal of Finance, 1995, (50): 23-51.

[7] Miller,E.M.Risk, Uncertainty, and Divergence of Opinion[J].Journal of Finance,1977, (32):1151-1168.

[8] Teoh,S.H.,Wong,T.J.,Rao,G.Are Accruals during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Opportunistic?[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1998,(3): 175-208.

[9] 秦楠.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对股价影响的实证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10]李梦军,陆静.上市公司增发新股信息与股票价格波动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4).

上一篇:在华韩资企业集群的社会网络效应研究 下一篇:政府公共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