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盛产培育技巧

时间:2022-08-14 01:43:25

水稻盛产培育技巧

为了实现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工程,结合北安市气候条件特点,总结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现将其总结如下。

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择适应当地生长、在有效生育期不贪青、株高90~110cm、分蘖率高、秆强不倒、抗病性强、不早衰、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中晚熟品种,如龙粳19、垦稻18等。3月20日选种,晒种2d,以增强种子发芽活力,3月22日浸种,采用1.0∶1.1盐水漂种,清除不饱满的大半仁种子。

再用清水洗净种子上的盐分。用提前晾晒好的清水加浸种药剂(施保克、使百克、咪鲜胺)浸种72~96h,待水稻种子吸水量是种子重量的1/4时催芽。催芽前洗去种子表面的药液,再用温水对种子增温,使种子平均温度在25~28℃时装袋,温室催芽温度控制在25~28℃,催芽时间30~48h,待种子90%破胸、芽长0.8mm时,以厚度5cm摊平晾种,晾好的种子盖好并保持其湿度,低温炼芽。

2苗床准备

苗床地应选择背风、向阳、离住地近、有水源、能排水、好管理的平川地,按水稻种植面积的2%计算,1hm2需200m2苗床,营养土选用30%草炭土、60%当地无药害的优质土、10%腐熟农家肥,混合拌好备用,1m2苗床用营养土10kg。秋做床,平整床面,松翻床土15~20cm,床土通气、透水、增温。育苗大棚四周设排水沟,床面雪大时,扣大棚前清除床面的积雪,3月8—10日扣膜,提高棚内床土化冻深度,增加棚内土温。

3培育壮苗

秧盘育苗时,把用水稻壮秧剂(15kg/袋)配制的营养土撒放在秧盘里,用平板刮匀、刮平,去除多余细土,用播种器适量播种。播种后覆0.5~0.7cm厚营养土,用微喷浇透水,待苗床没有积水时,每40m2苗床用1支丁扑乳油灭草剂封闭灭草。秧苗一叶期控制温度在25~32℃,秧苗二叶期在25~28℃,秧苗三叶期在20~25℃开始通风炼苗,在离地面60cm高的挡风膜上部放风控温,随时观察苗床的干湿度和棚内温度,防止秧苗青枯病、立枯病的发生,发现病情及时喷施立枯净等农药。5月10日大棚秧苗进行通风,移栽前补氮,施尿素50g/m2,要求撒施一致,施后浇1次透水,以防尿素颗粒烧苗,5月13日撤去大棚膜,移栽前露天通风炼苗,秧苗喷施1次氧化乐果,以防止移栽后秧苗潜叶蝇发生。

4插秧

秧苗移栽当天,起苗前施入磷酸二铵100g/m2作移栽送嫁肥,此肥不可早施,过早施用会产生肥害。机械插秧规格为26cm×13cm、30cm×10cm,机械插秧株行距保持整齐一致,确保24万~28万穴/hm2,为水稻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在旋耕整地前施入水田基肥,通过旋耕搅拌,达到全程施肥、深层施肥目的。

5水肥管理

灌溉方法以浅水为主,增温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同时根据水稻各个时期的生理生态要求,采取晒田、间歇灌溉和深水灌溉相结合的方法,调节和促控水稻生长发育。立秋后,田间昼夜温差较大,白天浅水增温,晚上深水保温,增强根系活力,加快生育进程,实现安全成熟。根据当地土肥站测验数据,结合水稻栽培所需的不同营养元素科学施肥225~300kg/hm2,一般施优质腐熟农家肥15t/hm2,水田基肥施用优质复混水稻专用肥,水稻插秧后3~7d,结合水田灭草,将丁草胺、草克星等灭草剂与尿素混拌施用,施尿素75kg/hm2。7月15—20日即水稻抽穗前18d,幼穗长1.0~1.5cm时施尿素37.5kg/hm2、硫酸钾75kg/hm2作穗肥,以满足水稻幼穗生长。粒肥可提高叶片含氮量和水稻的光合同化能力,延长叶片功能和维持根系活力,使水稻活秆成熟不早衰,籽粒饱满;为保障水稻米质,在水稻齐穗后14d、8月23日前后施尿素7.5kg/hm2,或结合喷施磷酸二氢钾37.5kg/hm2加尿素7.5kg/hm2,叶面喷施2次。

6病虫害防治

7月5—10日、7月15—20日对水稻喷施2次阿维菌素或锐劲特等农药防治二化螟;稻瘟病可采取先防后治的原则,前期防治叶瘟,中后期防治穗颈瘟、粒瘟,使用药剂为三环唑、富士一号、稻瘟灵、咪鲜胺、施保克、使百克等。在水稻抽穗前后(即7月15日、7月25日、8月5日前后),根据病情轻重,对水稻进行适时喷施。

7收获

水稻进入黄熟后期,达到90%的籽粒黄熟,即可进行收割。收割时捆小捆,摆“人”字架进行风干,6~7d翻转1次稻捆,再晾6~7d,当水稻籽粒含水量降到15%~16%时即可进行脱粒。

上一篇:蓝莓本身性质和培养诀窍 下一篇:自然公益林构建和持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