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堂要荡起一片涟漪

时间:2022-08-13 11:47:21

高中课堂要荡起一片涟漪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35-01

身在中学校园为人师已有二十几个年头了,期间当然要忠诚教育事业、服从校组织的安排任务等事宜,除此我认为还不够,有时就教学方式、教学艺术我也在扪心自问:"能不能在完成工作的同时让自己的思想理念在课堂里大放光彩呢" !我认为改变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是出色完成教学的一条捷径。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有人推出了这样一个描绘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 。显然,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学生知识火药的导火索。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浓厚的兴趣,就能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高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具体涉及到以下几点:

1.让高中学生学习起来有动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喜爱的教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等都会表现出极大的投入,其学习思维就会与教师的教学保持着和谐、完美的统一。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开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为整堂课的教学拉开良好的序幕。作为教师就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并通过这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要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鼓励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生在感知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老师必须积极地引导探究性教学,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知识总量,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探究性教学应该是获得知识,同时亦要使学生获得科学技能、科学精神和情感培养的教学目的,教学生活化的过程取向。我常在教学设计中一开始就把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知识,利用多媒体,实物等创设情境,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游戏等方式组织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浓厚的兴趣,就能事半功倍。喜欢学习,上课就能积极参与;精力集中,在学习过程中就能主动学习;勤于思考,就能提出各种疑难问题;乐于表现,就能积极参加学习小组的讨论研究,设法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并且主动地寻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2.不悱不发,不愤不启

把整个教学过程比喻为一台戏,那么学生是演员,教师就是导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大胆地让学生唱主角,教师要心甘情愿地作好幕后的导演。既然是这样的关系,课堂教学中,必须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坚持启发诱导,民主教学,反对满堂灌。教师不再把知识之戒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主动地探索,对于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确实会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越学越浓,并获得成就感。科学地处理好教材和知识的难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对教材和知识的难度的处理也影响课堂互动的气氛和效果,学生听懂、学会、会学就有兴趣,课堂气氛自然就会活跃,迷惘、困惑、听不懂、学不会,课堂气氛就会沉闷。知识过于复杂,学生却因接受不了也提不起兴趣。课堂学习的知识最好是适中,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功的感觉,心理上产生一种学习的满足感,也就是说,学生经过努力能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才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

3.教学手段多样化

场景讨论教学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在课堂听讲的基础上,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效结合,从而使知识能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的面前。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由教师安排好,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这种主动参与性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能主观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教学效果。这一特殊工具的教学,它不可能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

4.勤奋的鸟儿有食吃,激励先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奋,就能创造学习的奇迹,实现个人的价值。平时在课堂上应为学生创造思考空间与回答机会,多注意关心学生学习状况,细心为他们指出存在问题,课后应加强对学生的辅导,老师应主动接近学生,聆听他们的心声。受传统高考模式的影响,成绩好是你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影响着教育教学的一切活动,所以教师喜欢用标准答案去评判学生的回答,学生们也怕自己的答案教师的不符合而遭到别人的嘲笑,因此,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久而久之,学生懒于思考,课堂上一片沉默,交流谈不上,创新精神的培养更谈不上。所以对学生的回答给与激励式的肯定,尽量减少对学生思维的限制,而是加以引导,使学生敢想会想,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生根发芽。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几方面:教师上课生动精彩、教学内容充实、丰富;教学形式活泼多样,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气氛轻松愉悦、活跃、寓教于乐,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创新式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的及时评价,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等等。为了突出重点,还应该抓阅读教学研讨与实践的过程管理,及时对教学总结反思归纳,加大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观摩研讨及理论培训的力度,注重课堂教学的细节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形成自己的语文教学体系及特色。

上一篇:谈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 下一篇: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德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