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静脉采血方法在新生儿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13 08:45:36

股静脉采血方法在新生儿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方法。方法:对我科2009年1月23日至2009年7月30日在我科住院的新生儿300例采用股静脉采血,操作者由两名护士配合,患儿取仰卧位,尿布包裹好会,一人扶好患儿的非穿刺部位下肢,另外一人使穿刺髋部外展45度并屈膝90度,消毒好穿刺部位,股静脉位于股三角,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紧靠股动脉内侧约0.5个厘米右手持真空采血针垂直刺人,见血时停止再次入,另一头接真空试管,抽出所需血时拔出针头,按压五分钟以不出血为止。结果:300例中一次穿刺成功且采足所需血量286例,占95%,一次穿刺成功采血量不足9例,占2.9%,其中有6例误入动脉之后采集了血标本,占2.1%。所有病例没有发生活动性出血、局部血肿,也没有发生穿刺点感染。结论:股静脉既缩短了采血的时间,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的痛苦。

【关键词】股静脉;采血;新生儿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51-01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广大患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精湛娴熟的专业技术,不断提高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以适医学发展的需求和患者的需求,更好的为患者服务。静脉采血是临床较难的护理操作,更是新生儿护士常见且重要的护理技术操作。在新生儿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中,为明确诊断及治疗、争取抢救时机常需静脉采取血标本以协助诊断。而新生儿的血管比较细小,采血的针头又相对比较粗,加上患儿哭吵,不配合,以至造成采血量往往不够而且容易造成溶血,容易将血管损伤,延误病情的诊断和治疗,更无法配合危重患儿的抢救。再加上危重患儿检查项目多、所需采血量多时,为了缩短采血操作时间,减少多次穿刺给患儿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本科对采血难度大、采血量多的新生儿采用真空采血针穿刺股静脉采血,取得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对我科2009年1月23日至2009年7月30日在我科住院的新生儿300例,男146例,女154例,年龄5个小时到28天。重度新生儿换血术前准备73例,足月小样40例,巨大儿60,危重儿55例,其它72例

2 操作过程

2.1 物品准备:根据检查项目准备好试管,写好标识,7号的采血针一个,常规消毒物品。如需采集血培养标本,需未开封的无菌棉签,酒精灯一个。

2.2 穿刺部位:股静脉在股三角,位于股鞘内,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紧靠股动脉内侧,如在髂前上棘和趾骨结节之间划一连线,股动脉走向和该线的中点相交,股静脉在股动脉的内侧0.5cm处,由于新生儿股动脉搏动在体表触摸感不是很明显,我科采用将穿刺侧大腿外展45度,将脐部向腹股沟做一垂直线与腹股沟的交汇点当成穿刺点。

2.3 操作方法:操作者由两名护士配合,患儿取仰卧位,用一小浴巾或是别的支撑物垫高穿刺侧臀部,尿布包裹好会,以免排尿污染穿刺点,助手约束好患儿躯干及上肢,固定不穿刺侧的下肢及膝关节,采血者使穿刺侧髋部外展45°并屈膝90°,患儿双下肢基本成“蛙状位”,充分暴露穿刺点,采血者固定好穿刺侧大腿,用络合碘消毒皮肤4~5遍,消毒的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在15cm,右手持穿刺针垂直刺入,将穿刺针的另一头连接试管,然后慢慢上提针,看见血液迅速注入试管时固定针头,抽取所需血量后,拔出针头,用棉签按压穿刺点5分钟以免继续出血和引起皮下血肿,不出血后再次用络合碘棉签消毒穿刺点两遍。

2.4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2采用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的t检验。

3 结果

3.1 表1 两组患儿一次采血质量和标本质量比较

注:经x2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

3.2 两组患儿血肿发生情况比较

经x2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

3.3 两组患儿抽血时间比较:300例中一次穿刺成功且采足所需血量286例,占95%,一次穿刺成功采血量不足9例,占2.9%,其中有6例误入动脉之后采集了血标本,占2.1%。所有病例没有发生活动性出血、局部血肿两例,没有发生穿刺点感染。

经x2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

4 讨论

在临床工作中用注射器采血见回血后,因手臂悬空不易固定,抽动注射器活塞时进针位置往往容易滑脱,尤其是在暖箱中的患儿,操作更加的不方便,为了抽取所需的血量往往需要再次寻找血管,这样不仅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引起血肿,而且还会使标本的质量下降,出现凝血或溶血,而一次性真空采血针股静脉手臂可以靠在操作台上,手腕固定不动,进针位置不容易产生滑脱,而且见回血后,真空采血管的负压使血液迅速的流入才血管至所需的血量采集标本的时间用的少,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反复穿刺对股静脉的及股动脉的的损伤和血肿的发生。

一次性注射器如果和枕头如果衔接不够紧凑容易引起溶血,而一次性真空采血针密封好,保证血中不会容入空气,而且针头尖锐,可以减少患儿的痛苦

真空采血管安全,方便,采血管直接送检,减少了标本的污染,增加了标本的合格率,而且可以对医务人员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由于股静脉穿刺有引起局部血肿、髋关节感染、股动脉痉挛所致之下肢坏死的可能,所以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无菌操作技术,穿刺前充分消毒皮肤,按压至不出血之后还要用络合碘消毒穿刺点。

穿刺者要正确了解股静脉的解剖位置,科学的选择静脉穿刺点,争取一次穿刺成功,减少患儿痛苦。助手要固定好患儿的躯干和另一侧下肢,最主要的还有尿布,一定要保证穿刺点不被污染。

如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异常者禁用此法,以免引起出血。若穿刺失败,不宜在同侧反复穿刺。如果抽出鲜红色血液,表示误入动脉,由于新生儿有些检验项目对动静脉血的要求不是很严,如果误入动脉,可留取部分标本,减少再次穿刺给患儿带来痛苦。拔针后要按压5~10分钟,防止活动性出血。穿刺之后,要密切观察局部有无活动性出血,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5 结论

股静脉穿刺除垂直进针外还可以斜刺,即可在腹股沟下方1~2cm处,以30~40°角刺入,向穿刺点刺去,然后连接真空试管后向后慢慢退针,见回血后即可固定针头取血。进针时,可根据患儿皮下脂肪的厚薄来确定进针的深浅度,皮下脂肪少的患儿进针可稍浅,进入针头的1/3或1/2为宜;皮下脂肪丰富者,可进针的2/3或是全部。

一次性真空试管采血标本的使用,使股静脉采血表本的成功率大大提高,操作时间少,发生的不良后果也大大减少到几乎为零,减少患儿的痛苦,通过300例的新生儿的采血体会,体会到新生儿股静脉采血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尤其对重症患儿和长期输液后静脉穿刺困难者,更有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995

[2] 周哓艳,周云辉.一次性真空采血在婴幼儿外周血采血中的应用.当代护士,2008,6,75~76

[3] 胡静,方佶红.注射器接头皮针小儿静脉采血方法应用.安徽药业,2006,10(21):974

上一篇:铸造桩核与纤维桩核在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疗... 下一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心力衰竭10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