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

时间:2022-08-13 08:41:16

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

【摘要】 在历史进步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建筑设施也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交通设施方面对于国内经济、人们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公路是我国最为广泛的交通方式之一,其在施工过程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通过对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的现状进行了一些简要分析,并从中讨论了在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还探究了公路施工中软路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

【关键词】 公路施工、软土路基、施工技术、解决措施

一、引言

路基作为公路的组成部分,它是承担公路路面负载的主体。故而,路基应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等特点。公路施工中选择软土路基为路基时应将这些特点考虑进去,并且要以可靠的技术措施为基础。而如何有效的保证软土路基既有质量又合理的进行施工已然成为了公路路基工程施工的重中之重了。路基是依据路线位置与一定的技术要求施工建立而来的带状结构,要保证路基质量亦成为了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公路施工的重要环节。

二、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软土路基在路堤填土施工在完成之后或路堤填筑施工的过程之中,道路路基在这个时候会产生相应的比较大的路基沉降与剩余沉降的问题。而在软路路基施工中残余沉降难以达到设计的标准,所有的不同结构接合处不够平稳,路基高度预留高度难以保证道路达到设计规定的标高,桥头跳车多等诸多问题存在,成为了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中的困难之一。

2、软土路基路堤土施工中路堤滑坡破坏频繁,致使基础稳定性下降。而造成这样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软路路基的固结速度缓慢,强度较低。所以,地基的稳定性,工程进度与质量难以互存,填堵速率缓慢成为了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中的困难之一。

三、我国当前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 处理的现状

我国公路建设中软土地基处理的传统方法一般以粉喷桩,砂垫层法,竖向排水方法,加铺土工织物,碎石桩,砂桩,深层搅拌,强夯压实法等方式为主。而其中砂垫层加袋装沙井土工布的处理方法是软土路基最常用的处理方法。通过这样的处理方法,不但促进了经济效果并且带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在软土地基上设计与施工措施要合理科学,只有这样施工建立公路与桥梁才会将事故发生的机率降到最小。而软土路堤设计与施工方案应将当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材料供需、投资环境、工期要求与环境保护等因素加入考虑之中。当然,要进行合理科学的软土路堤设计与施工方案还要进行论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综合治理等。并且要对软土路基性质、处理方法进行深入了解。也唯有这样才能让设计和施工方案技术先进,经济科学。

四、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分析

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的一般处理措施包括换填法、排水固结法、砂垫法、抛石挤淤法、重锤夯实法等,笔者就这些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分别进行了一些简要的分析。

1、换填法

利用换填土的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基础下的地面不需要太深的要求。而换填法的方法是将质地坚硬、强度高、性能稳定、并且抗腐蚀性能强的砂、砾石、卵石、粒土、石灰土、炉渣、矿渣等分层填充材料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软土的挖掘与换填。并且通过人工或机械方法将地基薄弱与上部荷载低的表面进行压实处理,继而实现强化路基的目的。

2、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是在公路路基中设置沙井在沙井中进行垂直方向的排水方式。在建设施工前,通过内部结构自重逐步分级加载,让土壤整体空隙水流尽进而固结的方式。利用排水固结法的运用,可以使道路路基沉降,并有效的提高路基强度。故而排水固结只有在软粘土地基荷载或饱和的作用下方能实现将土中的水逐渐排尽。而在这个过程中,空隙体积逐渐变小,导致地基固结变形,增强土壤在超静水压力逐渐消失的时候其中的有效应力,从而提升地基土的强度。

3、 砂垫法

砂垫层在公路路基施工中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排水。而为了这样目的在施工过程中应选择粗砂进行施工填筑。其标准应遵守沙粒径低于0.074毫米的砾含量不能超过15%的含量。对此经过测量组精确放出的砂垫层的精确边界还要进行一定的灌注,与此同时,路基的沉降量亦要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并且在公路路基施工的初步宽度一定要做好。为了杜绝路基沉降后致使路基的宽度达不到标准,可以在沿线用装满沙子的编织袋作为挡沙堤使用。此挡沙堤的标准应达到以下的高度、厚度。在高度上,应让其高度控制在同砂垫层的高度相应,而在沙堤外部设置相同的斜坡能够有效的保障在汽车卸砂的时候可以准确到位。在利用推土机进行配合平整期间,施工工程中需在二到三米的范围内设置一个检测站以便在施工工程中进行及时准确的检查。在厚度上,砂垫层的厚度要一定要掌握好松铺系数,而松铺系数最好要要在1.10上下徘徊。

4、 抛石挤淤法

利用抛石挤淤法是有效针对鱼塘与常年积水的洼地的施工方式。抛石挤淤法的使用条件是在软土厚度比较薄的、表面没有硬壳的地方,其厚度要低于四米,并且片石可以沉到水底的泥沼。抛石挤淤法一般采取的手段是向路基底部投入一定程度的片状石块,从而使淤泥从基底的范围内挤出来,继而提升地基强度。而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积水能够利用水泵或排水方法有效的将地表水排到自然排水体系之中。而挖好范围内的排水沟与节水设施一定要做好。可以通过挖掘机等机械设备将两段的中间挖掉上部三米的软土,这对与有效预防再次积水有着重要的措施,而在上部挖出的土一定要帮运至规定好了的弃土场之内。

5、 重锤夯实法

重锤夯实法的意义就是利用吊装机械锥高高的提起,然后重重的落下,如此重复往复的夯击地基方式。在夯击的过程中,软土地单位面积因为受压力高速扩散与传递,软土地由于难以承受这些压力致使产生了高度压缩的现状,而上层土因为重锤的下落运动中一定会出现垂直向下移的现象,继而以四周方向进行推移和排挤的运动。重锤夯实法的运用能够有效的减少公路路基的压缩性,并提升地基的强度。当然,除了有这些有点之外,重锤夯实法亦存在着局限性,例如公路主要是以带状为主的建筑设施,这样的建筑直接致使了施工产地难以扩大的局面。并且施工队伍中难以负担庞大并数量较多的使用机械。而一般使用重锤夯实法通常是由于工程数量较大、软土层比较厚且范围广,别的软土处理措施没有显著效果的软土路基。

五、结语

路基施工时在公路施工工程项目过程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其重要内容与关键环节。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地段基础选择相应的地基处理措施,在此同时还应将新技术、新工艺、与新材料大量投入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中去,也唯有如此方能是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的与新时代下的公路施工相适应。而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工程规定的要求为行动副本,全方面的配合规定,严格把握填筑材料的质量,合理科学利用各项的施工技术设施以保障软土路基获得有效的处理从而满足公路路基的相关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文辉,刘伟泉. 关于国道324线饶平段软土路基设计施工若干问题的探讨[J]. 广西交通科技. 2002(03)

[2] 刘贵,张淑荣,王旭威. 粉喷桩对软土路基的处理[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2(06)

[3] 刘素娟,王瑜,叶洪东. 浅滞水区域钢渣处理软土路基的工程实践[J]. 岩土工程技术. 2002(01)

[4] 于春双,杨明昌,刘玉坤. 试探井点降水法加固软土路基[J]. 经济师. 2002(07)

[5] 谈至明,胡跃军,柳正华. 软土路基桥头路段的预抛高设计[J]. 公路. 2003(11)

上一篇:地面沉降对地铁施工测量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下一篇:隧道进口浅埋偏压隧道施工技术初探